【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9 16:00: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
一、选择题
(2023·新课标)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产业基础 C.交通条件 D.人口规模
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
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新课标)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1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5.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等级过低②线路过长③车流量过大④路口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推测新国道通车后(  )
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 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
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 D.县城商业萎缩
(2023·新课标)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2023·新课标)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10.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2023·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13.(2023·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社会经济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集聚、政策法规、历史文化等。市场因素受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影响。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同。通过集聚,不同的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的获取信息和技术,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1.A、交易市场占地面积较大,临近国道处,交通便利,土地价格较高,A错误;
B、为方便养殖,农民一般会选址在房屋附近或农田附近养殖蛋鸡,选址在国道交会处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产业基础不是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B错误;
C、由材料“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可知,交通是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C正确;
D、禽蛋交易市场一般考虑交通、土地价格等因素,因主要面向区域外的市场,选址时较少考虑本地人口规模,D错误。
故答案为:C。
2.①禽蛋交易市场主要是进行禽蛋交易,人们不在当地就业和居住,对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小,①错误;
②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可带动家禽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发展,②正确;
③禽蛋交易后,需运输至全国各地,可带动仓储与物流业的发展,③正确;
④禽蛋不属于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对文化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小,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①④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了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扩大交易范围,①④正确;
②③物流效率提升后,可降低交易价格,减少劳动力的投入,②③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客货运输需求量、巩固国防和加强民族团结等社会因素以及资金、技术等。
4.A、国道等级较高,比一般道路平直,行车速度快,可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县城对外运输,A正确;
B、国道穿城而过,可方便县城对外运输,与县城的内部运输关系不大,且会增加国道附近县城道路的交通压力,B错误;
CD、国道附近交通便利,可能会吸引工业企业集聚形成工业区,使得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环线干道交汇处可吸引批发或者零售商业集聚,但由上述分析可知,国道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县城对外运输,CD错误。
故答案为:A。
5.①国道的等级相同,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旧国道较为平直,线路较短,②错误;
③④旧国道穿城而过,与城市道路交汇形成众多路口,过境车辆与县城内车辆交汇,车流量较大,③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AB、新国道绕城而过,车流量较少,速度提高,用时减少,A正确,B错误;
C、县城汽车保有量与居民消费水平、用车需求等有关,与新国道通车的关系不大,C错误;
D、县城商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等商业市场有关,与新国道通车的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7.B
8.B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有岩石的可溶性、水的流动性、温度。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温度越高,喀斯特作用越强。
7.①②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结合示意图可知,具有溶蚀力的水应自洞顶不断滴落至地面,后不断向四周溢出,从而形成盆状,若沿洞壁缓慢渗出,不能在溶洞内部形成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不断流动的薄层水不利于莲花盆发育,而相对静止的薄层水可提供稳定的沉积环境,③错误,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AB、由图可知,莲花盆形成于相对平坦的水域中,且由上题分析可知,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有利于形成莲花盆,曲折的河道不一定能提供平坦的河床和相对静止的薄层水环境,A错误,B正确;
CD、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不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必要条件,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A
11.C
【知识点】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地表覆盖物可以减少蒸发(可抑制盐碱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减少地面侵蚀,保土保肥;抑制杂草。孔隙较大的覆盖物可以增加下渗,减少蒸发,增加土壤湿度;可以减少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
9.A、由材料“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细颗粒物不是来自基岩风化,A错误;
B、由图可知,草毡层附近河流较少,且流水搬运沉积的物质一般由近水处向四周厚度降低,与材料中“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不符,B错误;
C、冰川搬运的冰碛物大小混杂,棱角分明,与细颗粒物的特征不符,C错误;
D、风力搬运的物质一般粒径较小,且沉积后的厚度较为均匀,附近的冰川、流水沉积物,或干旱区的风沙,经风力搬运后沉积形成细颗粒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
B、土壤中的根系是在厌氧环境下进行分解,与空气中的含氧量关系不大,B错误;
CD、土壤中的根系分解主要与气温和土温有关,与太阳辐射、蒸发关系不大,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①②草毡层隔绝了大气与地下,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草毡层可以增加水分下渗,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③正确,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1)泰北山地地势起伏大,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泰北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
(2)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原因: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因此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曼谷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3)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有利于茶产品的生产的规范性,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丰富茶文化内涵,深化茶旅全要素融合;依托数字技术,加强茶文化国际传播。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本小题可从酸茶的原料、特点和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图中等高线数据可知,泰北山地地势起伏大,排水条件好,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酸茶原料丰富;泰北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雨季闷热潮湿,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有利于解暑降温。
(2)酸茶和红碎茶的主要销售范围需考虑交通、饮食习惯、市场等。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因此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因引入了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了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故红碎茶应价格较高,销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曼谷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因此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3)相比分散生产和采购,生产集中化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制定相应的种植标准,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相比分散生产,生产集中化有利于茶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制作工艺、产品质量标准等,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相比分散采购和销售,生产集中化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通过集中生产获得规模效益。
(4)本小题主要结合酸茶的特点从文化与旅游等角度进行分析。酸茶由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而成,可泡饮,因质量标准不一,因此可制定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泰国北部山地自然风光优美,雨季闷热潮湿,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可通过相关的历史、茶具、与茶相关的故事等,丰富茶文化内涵,深化茶旅全要素融合;在信息技术时代,可依托数字技术,如社交媒体、APP、直播等形式,加强茶文化国际传播。
【点评】(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
(2)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某地的市场条件可以从该地区人口(城市人口数量)对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农产品品质、交通运输条件、距离城市远近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有工序联系、空间联系或信息联系的相关工业会出现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可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效应。
(4)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有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业、服务业的管理;其他方面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等。
13.【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2)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进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强。
(3)秋季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优越,光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4)洪水期泄洪会造成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点源和面源形成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汇入)的洪水大量进入湖泊,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
(5)洪泽湖为地上湖,湖水水位较高,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中关于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可推知,内陆湖泊中的浮游生物相对较少,溶解性有机物应主要以外源类有机物为主。高邮湖流域内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地表径流挟带大量腐殖质汇入湖泊,使得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冬季入湖径流少,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
(2)结合材料“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可知,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说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均数量增多。结合所学气候知识可知,图示区域内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富含营养盐类的废水汇入湖泊,使得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排放和降解了大量有机物。
(3)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需要氧气和光照。湖泊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会消耗氧气,相较气温较高的夏季,秋季藻类物质生长条件较差,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随着锋面雨带南撤,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变好,光对有机物的降解起到催化作用,使得湖泊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
(4)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的众多湖泊可调蓄径流,作为蓄洪区和分洪区。洪水期泄洪时,大量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质(点源和面源形成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汇入)的洪水大量进入湖泊,使得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不泄洪时,进入湖水的污染物质减少,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减少。
(5)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内的众多湖泊可作为分洪区和蓄洪区,调蓄河流径流,接纳含溶解性有机物的洪水。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滞后,说明其接纳洪水的时间滞后。由材料可知,洪泽湖的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当图示区域内的河流出现汛期时,河流水较难汇入洪泽湖,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他水体。由图可知,洪泽湖连接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和苏北灌溉总渠,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可接受到周边携带大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径流汇入,导致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
【点评】(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季节出现在冬春季节。
(2)地表径流量可从水量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水量收入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径流汇入,积雪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人工调水输入等。水量支出主要包括蒸发,下渗,径流输出,人工取水等。此外还需考虑湿地、湖泊等储水,森林、土壤等涵养水源的作用。
(3)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影响生物的种类、形态以及分布。生物一般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4)雨水补给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类型,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特别是东部季风区的河流都属于这种补给类型。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季节出现在冬春季节。
(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川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地理真题
一、选择题
(2023·新课标)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产业基础 C.交通条件 D.人口规模
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
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社会经济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集聚、政策法规、历史文化等。市场因素受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影响。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同。通过集聚,不同的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的获取信息和技术,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1.A、交易市场占地面积较大,临近国道处,交通便利,土地价格较高,A错误;
B、为方便养殖,农民一般会选址在房屋附近或农田附近养殖蛋鸡,选址在国道交会处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产业基础不是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B错误;
C、由材料“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可知,交通是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C正确;
D、禽蛋交易市场一般考虑交通、土地价格等因素,因主要面向区域外的市场,选址时较少考虑本地人口规模,D错误。
故答案为:C。
2.①禽蛋交易市场主要是进行禽蛋交易,人们不在当地就业和居住,对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小,①错误;
②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可带动家禽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发展,②正确;
③禽蛋交易后,需运输至全国各地,可带动仓储与物流业的发展,③正确;
④禽蛋不属于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对文化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小,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①④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了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扩大交易范围,①④正确;
②③物流效率提升后,可降低交易价格,减少劳动力的投入,②③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新课标)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1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5.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等级过低②线路过长③车流量过大④路口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推测新国道通车后(  )
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 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
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 D.县城商业萎缩
【答案】4.A
5.C
6.A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客货运输需求量、巩固国防和加强民族团结等社会因素以及资金、技术等。
4.A、国道等级较高,比一般道路平直,行车速度快,可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方便县城对外运输,A正确;
B、国道穿城而过,可方便县城对外运输,与县城的内部运输关系不大,且会增加国道附近县城道路的交通压力,B错误;
CD、国道附近交通便利,可能会吸引工业企业集聚形成工业区,使得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环线干道交汇处可吸引批发或者零售商业集聚,但由上述分析可知,国道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县城对外运输,CD错误。
故答案为:A。
5.①国道的等级相同,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旧国道较为平直,线路较短,②错误;
③④旧国道穿城而过,与城市道路交汇形成众多路口,过境车辆与县城内车辆交汇,车流量较大,③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6.AB、新国道绕城而过,车流量较少,速度提高,用时减少,A正确,B错误;
C、县城汽车保有量与居民消费水平、用车需求等有关,与新国道通车的关系不大,C错误;
D、县城商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等商业市场有关,与新国道通车的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新课标)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答案】7.B
8.B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有岩石的可溶性、水的流动性、温度。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溶蚀力越强,喀斯特作用越强。温度越高,喀斯特作用越强。
7.①②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结合示意图可知,具有溶蚀力的水应自洞顶不断滴落至地面,后不断向四周溢出,从而形成盆状,若沿洞壁缓慢渗出,不能在溶洞内部形成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不断流动的薄层水不利于莲花盆发育,而相对静止的薄层水可提供稳定的沉积环境,③错误,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8.AB、由图可知,莲花盆形成于相对平坦的水域中,且由上题分析可知,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有利于形成莲花盆,曲折的河道不一定能提供平坦的河床和相对静止的薄层水环境,A错误,B正确;
CD、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不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必要条件,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新课标)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10.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D
10.A
11.C
【知识点】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地表覆盖物可以减少蒸发(可抑制盐碱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减少地面侵蚀,保土保肥;抑制杂草。孔隙较大的覆盖物可以增加下渗,减少蒸发,增加土壤湿度;可以减少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
9.A、由材料“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细颗粒物不是来自基岩风化,A错误;
B、由图可知,草毡层附近河流较少,且流水搬运沉积的物质一般由近水处向四周厚度降低,与材料中“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不符,B错误;
C、冰川搬运的冰碛物大小混杂,棱角分明,与细颗粒物的特征不符,C错误;
D、风力搬运的物质一般粒径较小,且沉积后的厚度较为均匀,附近的冰川、流水沉积物,或干旱区的风沙,经风力搬运后沉积形成细颗粒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10.A、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
B、土壤中的根系是在厌氧环境下进行分解,与空气中的含氧量关系不大,B错误;
CD、土壤中的根系分解主要与气温和土温有关,与太阳辐射、蒸发关系不大,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①②草毡层隔绝了大气与地下,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草毡层可以增加水分下渗,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③正确,④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12.(2023·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泰北山地地势起伏大,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泰北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
(2)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原因: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因此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曼谷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3)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有利于茶产品的生产的规范性,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丰富茶文化内涵,深化茶旅全要素融合;依托数字技术,加强茶文化国际传播。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本小题可从酸茶的原料、特点和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图中等高线数据可知,泰北山地地势起伏大,排水条件好,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酸茶原料丰富;泰北山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雨季闷热潮湿,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有利于解暑降温。
(2)酸茶和红碎茶的主要销售范围需考虑交通、饮食习惯、市场等。泰北山地民族有吃酸茶习俗,因此酸茶主要销往泰北山区。因引入了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了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故红碎茶应价格较高,销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曼谷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因此红碎茶主要销往曼谷及周边地区。
(3)相比分散生产和采购,生产集中化可以促进茶叶的种植生产规范化,制定相应的种植标准,保证茶叶原料的质量;相比分散生产,生产集中化有利于茶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制作工艺、产品质量标准等,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相比分散采购和销售,生产集中化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有利于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通过集中生产获得规模效益。
(4)本小题主要结合酸茶的特点从文化与旅游等角度进行分析。酸茶由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而成,可泡饮,因质量标准不一,因此可制定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泰国北部山地自然风光优美,雨季闷热潮湿,酸茶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可通过相关的历史、茶具、与茶相关的故事等,丰富茶文化内涵,深化茶旅全要素融合;在信息技术时代,可依托数字技术,如社交媒体、APP、直播等形式,加强茶文化国际传播。
【点评】(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
(2)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某地的市场条件可以从该地区人口(城市人口数量)对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农产品品质、交通运输条件、距离城市远近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有工序联系、空间联系或信息联系的相关工业会出现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可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效应。
(4)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有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业、服务业的管理;其他方面包括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等。
13.(2023·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2)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进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强。
(3)秋季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优越,光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4)洪水期泄洪会造成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点源和面源形成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汇入)的洪水大量进入湖泊,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
(5)洪泽湖为地上湖,湖水水位较高,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
【知识点】水循环的意义;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中关于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可推知,内陆湖泊中的浮游生物相对较少,溶解性有机物应主要以外源类有机物为主。高邮湖流域内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地表径流挟带大量腐殖质汇入湖泊,使得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冬季入湖径流少,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
(2)结合材料“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可知,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说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均数量增多。结合所学气候知识可知,图示区域内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富含营养盐类的废水汇入湖泊,使得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排放和降解了大量有机物。
(3)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需要氧气和光照。湖泊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会消耗氧气,相较气温较高的夏季,秋季藻类物质生长条件较差,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随着锋面雨带南撤,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变好,光对有机物的降解起到催化作用,使得湖泊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
(4)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的众多湖泊可调蓄径流,作为蓄洪区和分洪区。洪水期泄洪时,大量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质(点源和面源形成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汇入)的洪水大量进入湖泊,使得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不泄洪时,进入湖水的污染物质减少,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减少。
(5)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内的众多湖泊可作为分洪区和蓄洪区,调蓄河流径流,接纳含溶解性有机物的洪水。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滞后,说明其接纳洪水的时间滞后。由材料可知,洪泽湖的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当图示区域内的河流出现汛期时,河流水较难汇入洪泽湖,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他水体。由图可知,洪泽湖连接南水北调输水线路和苏北灌溉总渠,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可接受到周边携带大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径流汇入,导致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
【点评】(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季节出现在冬春季节。
(2)地表径流量可从水量收支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水量收入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径流汇入,积雪和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人工调水输入等。水量支出主要包括蒸发,下渗,径流输出,人工取水等。此外还需考虑湿地、湖泊等储水,森林、土壤等涵养水源的作用。
(3)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影响生物的种类、形态以及分布。生物一般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4)雨水补给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类型,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特别是东部季风区的河流都属于这种补给类型。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季节出现在冬春季节。
(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川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