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综合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5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综合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9 16: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5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综合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CH3Cl B.CCl4 C.KClO3 D.KCl
2.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下列关于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 B.产物不同,反应类型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3.已知 Diels-Alder反应:,现需合成,则所用的反应物可以是
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B.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烯 D.1,3-戊二烯和2-丁烯
4.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9ClO2,能与Na2CO3、NaHCO3、反应生成CO2,加热条件下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符合题意的有机物共有
A.8种 B.9种 C.10种 D.12种
5.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CH3CH2CH2CH2CH2Cl B.CH3CH2CHClCH2CH3
C.CH3CHClCH2CH2CH3 D.
6.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Cl2
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D.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有两种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
B.由苯硝化制硝基苯;由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
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氯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氯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
8.已知两个醛分子在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 + (、R′代表或烃基)。如果使甲醛、正丁醛、甲基丙醛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最多可以生成的羟基醛有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9.胺是指含有、或者)(R为烃基)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胺与羧酸反应生成肽键的反应类型与酯化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
B.胺类物质具有碱性
C.的胺类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
D.胺类物质中三种含氮结构(题干中)的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B.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C.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性质不稳定、难液化,曾被用作制冷剂,但是因其有毒,现在国际上已经禁止或限制其使用
D.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分离、提纯后通过李比希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通过质谱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1.乙氧酰胺苯甲酯常用于氨丙啉等抗球虫药的增效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
B.与该物质苯环上取代基相同的芳香族化合物有10种(含其本身)
C.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D.其水解产物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聚合反应
12.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有良好的疗效。磷酸氯喹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B.1mol磷酸氯喹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磷酸氯喹分子中C原子采取杂化
D.分子中的被取代后的产物能与溴水作用生成沉淀
13.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 D.乙烯难溶于水,故装置②可以省去
14.VCB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添加剂,以环氧乙烷(EO)为原料制备VCB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反应③为取代反应
C.EO、EC的一氯代物种数相同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5.某DNA分子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键的强度:①>②
B.该片段中所有氮原子都采取杂化
C.该片段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胞嘧啶与鸟嘌呤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二、实验题
16.1,2-二溴乙烷在农业、医药上有多种用途,也可用作汽油抗震液中铅的消除剂.用浓硫酸、乙醇和液溴制备1,2-二溴乙烷的原理和装置如下(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第一步用乙醇制乙烯:(加热时,浓硫酸可使乙醇炭化);
第二步将乙烯通入液溴: (反应放热).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95%乙醇 1,2-二溴乙烷 液溴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 0.81 2.2 2.91
沸点/(℃) 78.5 132 58.8
熔点/(℃) 9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于制备乙烯,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装置B是安全瓶,可监测实验进行时D中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装置B的玻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3)装置C中盛装的是溶液,若没有装置C,装置D中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装置C与D之间可增加一个盛装品红溶液的试剂瓶,目的是_________.
(4)装置D中试管和烧杯内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将粗产物依次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洗涤,选用以下实验仪器_____(填编号)进行分离后加入无水氧化钙干燥,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经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得到产品.
17.苯胺又名氨基苯是最重要的胺类物质之一,可作为炸药中的稳定剂、汽油中的防爆剂,也可作为医药磺胺药的原料等。苯胺为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可用水蒸气蒸馏提纯。用纳米铁粉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的原理及装置图(略去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如下:
4 +9Fe+4H2O4+3Fe3O4
已知部分有机物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硝基苯 123 1.20 5.7 210.8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胺 93 1.02 -6.3 184.4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醚 74 0.71 -116.3 34.6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I.合成:在装置1中的仪器X中,加入9g纳米铁粉、20mL水、1mL冰醋酸,加热至煮沸,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再将8.0mL硝基苯逐滴加入(该反应强烈放热),搅拌、加热、回流半小时,至反应完全。
II.分离提纯:将装置1改为装置2进行水蒸气蒸馏,取装置2中的馏出物约5-6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离出有机层后,水层加入1.3gNaCl固体,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用7.0mL乙醚),合并有机层和乙醚萃取液,加入粒状NaOH干燥,过滤后转移至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水浴蒸去乙醚,残留物再利用装置3蒸馏并收集温度T℃时的馏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加入硝基苯时,“逐滴加入”的目的是____。
(2)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__。
(3)装置2中长导管B的作用是___。
(4)“水蒸气蒸馏”结束后,应先打开止水夹T,再停止对“水蒸气发生装置”加热,理由是___。
(5)利用装置3蒸馏时,温度的范围为___,实验结束得到产物6.0mL,则苯胺的产率为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结构与性质
18.普卡必利可用于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略去):
已知:i.
ii.
iii.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试剂a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D→E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I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J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J→K的反应过程需要控制CH3OH不过量
b.G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1mol普卡必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NaOH
d.A→B的目的是保护-NH2
(6)K→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可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加入K2CO3,其作用是_______。
(7)以G和M为原料合成普卡必利时,P→Q为加成反应,写出中间产物P、Q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9.阿瑞吡坦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药,用于治疗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化合物G是其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下面是化合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其中部分反应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写出由B到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条件不用注明)。
(4)由D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5)每个G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M与A互为同系物。已知:M的分子式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CH3Cl微溶于水,在水中无法电离出Cl-,加入AgNO3没有白色沉淀产生,A错误;
B.CCl4不溶于水,在水中无法电离出Cl-,加入AgNO3没有白色沉淀产生,B错误;
C.KClO3在水中电离出K+和,水溶液中无Cl-,加入AgNO3没有白色沉淀产生,C错误;
D.KCl在水中电离出K+和Cl-,加入AgNO3生成AgCl白色沉淀,D正确;
故答案选D。
2.A
【详解】反应时碳溴键断裂的位置不同,碳氢键断裂的位置也不同,但反应类型相同,产物相同,故选A。
3.B
【详解】由逆向合成分析法可知,合成的方法有:①→+,两种原料分别是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
故选B。
4.D
【分析】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9ClO2,能与Na2CO3、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加热条件下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同时含有-Cl,则根据官能团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分析。
【详解】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9ClO2,能与Na2CO3、NaHCO3、反应生成CO2,加热条件下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说明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Cl,该物质可看作是C4H10分子中一个H原子被-Cl取代,一个H原子被-COOH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有CH3CH2CH2CH3、两种不同结构,可采用定一移一方法,对应CH3CH2CH2CH3结构,若-COOH在链端,,分子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分别被-Cl取代,得到四种一氯取代产物;若-COOH在碳链第二个C原子上,,其分子结构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分别被-Cl取代,得到四种一氯取代产物;对应结构,若-COOH在链端,,分子中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分别被-Cl取代,得到三种一氯取代产物;若-COOH连接在中间C原子上,,分子中只有1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分别被-Cl取代,得到一种一氯取代产物,故分子式为C5H9ClO2,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种类数目是4+4+3+1=12种,故合理选项是D。
5.C
【详解】A.CH3CH2CH2CH2CH2Cl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一种烯烃CH3CH2CH2CH═CH2,故A错误;
B.CH3CH2CHClCH2CH3发生消去反应也只能得到一种烯烃CH3CH═CHCH2CH3,故B错误;
C.CH3CHClCH2CH2CH3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烯烃CH2═CHCH2CH2CH3和CH3CH═CHCH2CH3,故C正确;
D.该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只得到两种烯烃:CH3CH═C(CH3)CH2CH3、CH2=C(CH2CH3)2,但该卤代烃分子式为C6H13Cl,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2-氯丁烷的结构简式为,则分子式为C4H9Cl,A不正确;
B.2-氯丁烷溶于水后仍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电离产生Cl-,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不产生AgCl白色沉淀,B不正确;
C.2-氯丁烷属于极性分子,但极性较弱,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C正确;
D.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卤代烃主要发生水解反应,D不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发生水解反应;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发生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由苯硝化制硝基苯,发生取代反应;由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发生取代反应,B符合题意;
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发生消去反应;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发生加成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氯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氯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该反应的原理实际上是醛基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醛基的加成,正丁醛、甲基丙醛中醛基的邻位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而甲醛没有,故正丁醛、甲基丙醛分子中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分别与甲醛、正丁醛和甲基丙醛中的醛基加成可以生成6种羟基醛;
故选A。
9.B
【详解】A.胺与羧酸反应生成肽键的过程是羧基失去羟基,胺失去氢原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A选项错误;
B.胺类物质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具有碱性,B选项正确;
C.的胺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或者,有、、、、、、、,共8种,C选项错误;
D.题干中三种含氨结构的N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杂化方式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B。
10.C
【详解】A.石油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A正确;
B.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B正确;
C.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性质不稳定、容易液化,曾被用作制冷剂,但是因其有毒,现在国际上已经禁止、限制其使用,C错误;
D.分离提纯后通过李比希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通过质谱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同一短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A选项正确;
B.乙氧酰胺苯甲酯苯环上含有3个不同的取代基,分别用a、b、c表示3个不同的取代基,与其取代基相同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10种(含其本身),分别为,B选项正确;
C.该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酰胺基、醚键、酯基3种,C选项正确;
D.乙氧酰胺苯甲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乙酸、甲醇,乙酸、甲醇不能发生聚合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D。
12.A
【详解】A.氯原子在苯环上,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
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则1mol磷酸氯喹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饱和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单键,采取sp3杂化方式,苯环上的C采取sp2杂化,C正确;
D.磷酸氯喹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水解可生成酚羟基,酚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有沉淀生成,D正确;
答案选A。
13.D
【分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制备的乙烯中混有乙醇蒸气,为了防止乙醇干扰乙烯的检验,需要用水吸收乙醇后再检验乙烯。
【详解】A.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A正确;
B.生成的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C正确;
D.乙醇易挥发,制备的乙烯中混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乙醇,不能省略,D错误;
故选D。
14.B
【详解】A.由图可知EO(C2H4O)与CO2反应得到EC(C3H4O3)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反应③为消去反应,故B错误;
C.由EO、EC的结构式可知EO、EC含有1种环境的H,则一氯代物均为1种,故C正确;
D.CIEC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5.B
【详解】A.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氮原子,半径小于氮原子,形成的氢键更强,则氢键的强度:①>②,A项正确;
B.如图中“*”所标注的氮原子()成三个价键,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因此采用sp3杂化,B项错误;
C.该片段中含有酰胺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
D.胞嘧啶与鸟嘌呤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故二者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D项正确;
答案选B。
16. 蒸馏烧瓶 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尽 液封 降温 ②④ 蒸馏
【分析】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备乙烯,装置B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D中是否发生堵塞,制备过程中可能产生杂质气体和,干扰乙烯与溴的反应,所以利用装置C将其除去,D中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装置E进行尾气吸收。
【详解】(1)观察仪器a的结构特征可知,仪器a为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
(2)如果实验进行时D中发生气路堵塞,B中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B中水压入长玻璃管内,所以玻璃观内液面上升,故答案为: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3)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将乙醇脱水碳化,单质碳可以和浓硫酸发生下述反应,装置C中盛装的是溶液,可以将和气体吸收,若没有装置C,和发生下述反应,装置C吸收,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盛装品红溶液的试剂瓶可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尽,故答案为:;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尽;
(4)溴单质易挥发,试管内水的作用为形成液封,防止溴的挥发,溴和乙烯的反应放热,需要对装置冷却降温进而防止溴的挥发,故答案为:液封;降温;
(5)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与水不互溶,分离方法为分液,选择实验仪器分液漏斗和烧杯,分离后加入无水氧化钙干燥,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继续用蒸馏实验方法得到纯净产品,故答案为:②④;蒸馏。
17.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控制反应速率防止爆炸并提高硝基苯的转化率 减小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苯胺的产率 起安全管的作用(或平衡装置内外气压) 防止倒吸 184.4-210.8℃ 84.3%
【分析】装置1中硝基苯和铁发生反应得到苯胺,步骤将得到的苯胺,与硝基苯等原料中分离出来,利用沸点的差异,首先采用蒸馏,得到硝基苯和苯胺的混合物,最后利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苯胺。
【详解】(1)仪器X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加入硝基苯时,该反应强烈放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控制反应速率防止爆炸并提高硝基苯的转化率硝基苯逐滴加入。
(2)水中加入NaCl固体能减小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苯胺的产率。
(3)装置2中长导管B与外界相通,使得内外压强相同,其作用是起安全管的作用(或平衡装置内外气压)。
(4)“水蒸气蒸馏”结束后,应先打开止水夹T,再停止对“水蒸气发生装置”加热,可以防止倒吸。
(5)根据已知苯酚有机物的一些数据表,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苯胺,二部是硝基苯,因此温度范围为184.4-210.8℃,根据题干的方程式分析,硝基苯和苯胺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理论产量为,实验结束得到产物6.0mL,实际产量为=6.2g,则苯胺的产率为=84.3%。
18.(1)取代反应
(2)羟基
(3) Cl2、FeCl3 +Br2+HBr
(4)BrCH2CH2CH2Br
(5)bc
(6) H3COCH2CH2CH2Br++HBr 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7)
【分析】由A()及F()的结构简式,可确定B为,D为,E为,G为,M为,L为。I为,J为BrCH2CH2CH2Br,K为H3COCH2CH2CH2Br。
【详解】(1)由A()+(CH3CO)2O→B()+CH3COOH,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
(2)B为,D为,则试剂a为HOCH2CH2OH,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答案为:羟基;
(3)D()→E(),是苯环上发生的取代反应,反应试剂和条件是Cl2、FeCl3,E()→F(),是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r2+HBr。答案为:Cl2、FeCl3;+Br2+HBr;
(4)I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I为,J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J的结构简式是BrCH2CH2CH2Br。答案为:BrCH2CH2CH2Br;
(5)a.J(BrCH2CH2CH2Br)→K(H3COCH2CH2CH2Br)的反应过程,若CH3OH足量,则会生成另一种副产物CH3OCH2CH2CH2OCH3,所以需要控制CH3OH不过量,A正确;
b.G()分子中不含有酚羟基,不能与FeCl3溶液作用,b不正确;
c.1mol普卡必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酰胺键、碳氯键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c不正确;
d.A()→B(),在后绪反应中,-NHCOCH3又转化为-NH2,则表明目的是保护-NH2,d正确;
故选bc。答案为:bc;
(6)K(H3COCH2CH2CH2Br)与反应→L()和HBr,化学方程式为H3COCH2CH2CH2Br++HBr,该反应可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加入K2CO3,可与反应生成的HBr反应,从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其作用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答案为:H3COCH2CH2CH2Br++HBr;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7)G为,由P的分子式,可确定P为,M为,则Q为。答案为:;。
【点睛】由已知有机物推断未知有机物时,既可采用顺推法,也可采用逆推法。
19.(1)苯甲醛
(2)
(3)+BrCH2CH2Br→+2HBr
(4) 取代反应 醚键、酯基
(5)3
(6)
【分析】A为苯甲醛,A与X反应生成B,B与BrCH2CH2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加氢还原生成D,D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在Cp2TiMe2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F,F最终生成G。
(1)
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苯甲醛。
(2)
根据已知信息,结合A、B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3)
B为,其与BrCH2CH2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2Br→+2HBr
(4)
观察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中羟基上的氢被取代,生成E和HCl,故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观察E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酯基、醚键
(5)
观察G的结构简式可知,一个G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为3个,图中箭头所指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6)
芳香族化合物M与A互为同系物;M的分子式为;符合以上条件的有四种,分别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的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