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专题6第一单元糖类和油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1_专题6第一单元糖类和油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9 16: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6第一单元糖类和油脂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谷氨酸单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利用发酵法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1mol谷氨酸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约为
C.可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谷氨酸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
D.“中和”时,需要严格控制的用量
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 ②糖类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
③凡是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④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⑤符合C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A.①② B.③⑤ C.④ D.①④
3.近期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 )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B.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淀粉
C.淀粉和纤维素是人体重要能量物质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4.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易导致糖尿病。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5.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H2SO4 B.热水
C.热NaOH溶液 D.浓HNO3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均属合成纤维
B.农林产品中的纤维素可加工成黏胶纤维
C.“神舟”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
D.聚丙烯纤维是加聚反应生成的
7.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且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8.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冒出汽泡
9.用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实验方法是
A.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
B.放入银氨溶液中微热,都不发生银镜反应
C.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
D.分别放入稀酸后煮沸几分钟,用NaOH溶液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生成红色沉淀
10.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能写成C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B.按照分子中含羟基的个数可把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C.因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纤维素每个重复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1.已知某油脂组成上仅含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测得100g该油脂可与116g碘加成,则此油脂是
A. B. C. D.
12.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实验时所需上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3.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
B.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向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不到有银镜生成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
14.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入到盛有2 mL的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 甘油(丙三醇)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15.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葡萄糖乙醇乙酸乙酯
A.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D.向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二、实验题
16.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有催化剂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滴加碘水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17.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1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制取葡萄糖酸钙的流程如图。
葡萄糖溶液悬浊液Ca(C6H11O7)2
已知:a.CH2OH(CHOH)4CHO+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b.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c.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在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在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d.酸性:盐酸>葡萄糖酸>碳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葡萄糖酸钙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
(2)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合适的是___(填序号)。
(3)第②步反应CaCO3需过量的原因是____。
(4)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
(5)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
(6)若制备时葡萄糖溶液中含有9.0g葡萄糖,步骤⑦后得到8.2g葡萄糖酸钙,则葡萄糖酸钙的产率为___。
四、原理综合题
19.参考下列(a)~(c)项的叙述并回答有关问题。
(a) 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b)碘值是100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
(c)各种油脂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假设下述油脂皆为(RCOO)3C3H5的单甘油酯)
(l)主要成分皆为(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884)形成的油,其皂化值是_________。
(2)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所需要吸收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至少是_____L。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A正确;
B.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谷氨酸中手性碳原子有,1mol谷氨酸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约为,B错误;
C.红外光谱仪主要检测物质所含的官能团的种类以及其所处的化学环境,可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谷氨酸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C正确;
D.谷氨酸中含有2个羧基,若过多,可能生成,D正确。
故选B。
2.C
【详解】①糖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如醇、醛、羧酸等,所以不能用“含有碳、氢、氧”来定义糖类,①错误;
②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n表示,但是糖类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②错误;
③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糖类也不一定有甜味,③错误;
④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④正确;
⑤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n表示,有些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m(H2O)n,符合C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化合物,⑤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④,故选C。
3.C
【详解】A.根据二氧化碳和淀粉的结构式可知,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A正确;
B.农作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进而转化为淀粉,B正确;
C.人体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是人体重要能量物质,C错误;
D.该成就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决碳中和问题,又可以合成淀粉,作为粮食,D正确;
故答案为:C。
4.C
【详解】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使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进行检验,Cu(OH)2悬浊液需为新制的且需要加热煮沸,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5.C
【详解】油脂不溶于水,在稀H2SO4和NaOH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均能水解,但只有在足量的NaOH存在下才可以水解完全,故选C。
6.A
【详解】A.棉花、羊毛属于天然纤维,选项A错误;
B.利用农林产品中的纤维素可加工成黏胶纤维,选项B正确;
C.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等优良性能,选项C正确;
D.聚丙烯纤维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7.B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二者分子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所以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二者都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
D.二者都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故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项正确;
B.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故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
D.葡萄糖中不含羧基,与小苏打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棉花和淀粉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不能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A错误;
B.棉花和淀粉中没有醛基,放入银氨溶液中微热,都不发生银镜反应,不能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B错误;
C.棉花和淀粉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不能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C错误;
D.多糖在H2SO4存在下水解生成单糖(葡萄糖),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时生成Cu2O沉淀,该操作可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能写成Cm(H2O)n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可以写成C2(H2O)2,乙酸不属于糖类,A错误;
B.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纤维素每个结构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故选D。
11.A
【分析】C17H31COOH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碳碳双键,C17H33COOH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个碳碳双键,C17H35COOH为饱和脂肪酸。
【详解】A.由两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C17H33COOH)生成,1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按照题干中的数据计算该酯与碘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即1mol酯中含有4mol碳碳双键,A符合题意;
B.由一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B不符合题意;
C.由两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C17H33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C不符合题意;
D.由一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3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淀粉水解需用④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要用①碘水,检验水解产物前应用③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用②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故实验时所需上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④①③②;
故选B。
13.A
【详解】A.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糖,故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的2倍,A错误;
B.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B正确;
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应先加NaOH溶液至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有银镜生成,C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D正确;
故选A。
14.B
【详解】A.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会生成绛蓝色溶液,与醛基无关,A项错误;
B.根据乙醇(一个-OH)、甘油(三个-OH)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的溶液颜色变化可知,葡萄糖溶液呈绛蓝色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B项正确;
C.实验无法确定分子式,不能由实验得出,C项错误;
D.实验无法确定碳链,不能由实验得出,D项错误;
答案选B。
15.B
【详解】A.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但是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在反应中葡萄糖表现还原性,B正确;
C.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乙醛,C错误;
D.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水解,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选B。
16.(1)
(2) 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
(4)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abc
【分析】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水解后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
(1)
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试管甲和乙均用2g淀粉和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试管丙用2g淀粉,与甲对比未用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所以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
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溶液呈酸性,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需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溶液呈现碱性,然后再加入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硫酸。
(4)
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
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
b.向冷却后的淀粉水解液中直接加入碘水,可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检验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
答案选abc。
17. 温度 催化剂 没有加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详解】(1) 实验甲和乙相比,只有温度不同,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实验甲和丙相比,甲加入硫酸在催化剂、丙没有加硫酸,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实验1,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淀粉会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向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会和反应,故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3)实验3,未加催化剂稀硫酸,丙中淀粉未水解;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18. 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 B 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 葡萄糖酸的酸性比盐酸弱,氯化钙与葡萄糖酸不能制得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若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76.3%
【详解】(1)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葡萄糖酸与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第①步中反应在55℃时进行,需要水浴加热,A装置没有滴加溴水的滴液漏斗,C装置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易控制温度,故选B;
(3)过量的能使葡萄糖酸尽可能转化为葡萄糖酸钙,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
(4)因为盐酸的酸性强于葡萄糖酸,氯化钙和葡萄糖酸不能制得葡萄糖酸钙,而的酸性比葡萄糖酸弱,能与葡萄糖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得到葡萄糖酸钙;
(5)温度高,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可以减少葡萄糖酸钙的损失;
(6)(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得到葡萄糖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故葡萄糖酸钙的产率为。
19. 190mg 其不饱和度较小 15.9L
【详解】(1)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时,1 mol油脂消耗3 mol KOH.
油脂~3KOH
884 3×56
1 g m(KOH)
m(KOH)= 1g×3×56÷884==0.19g=190mg,即皂化值为190;
(2)硬化大豆油和花生油相比,皂化值相近,但碘值要大近两倍,说明硬化大豆油所含的碳碳双键少,即不饱和度小;
(3)碘值是100 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不饱和烃基加成碘或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有:
I 2~H 2
254 22.4 L
180 g V
V= 180g×22.4L÷254g=15.9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