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和眼睛 章末复习课 教学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和眼睛 章末复习课 教学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19 18: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课
要点回顾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的,光在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是___________。 二、光的色散 3.太阳光是__________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 4.光的“三基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 5.光的反射: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______________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_____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7.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______________;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____________。二者都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虚像和实像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 四、光的折射 9.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___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 11.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一般会同时发生_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且在这两种现象中,光路都是__________的。 五、透镜及其应用 12.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________的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________的叫做凹透镜,透镜的中心叫做__________,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线传播方向都_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__。 1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__在主光轴上一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用字母F表示;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成为__________光线,将发散光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____________;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f表示。 1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像的特点像距正倒缩放虚实像、物在透镜同侧或异侧 立 像 侧( ) 立 像 侧( ) 立 像 侧( )不成像 立 像 侧
15.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利用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工作。 (2)眼睛: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3)照相机:利用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工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__________。 (4)显微镜:载物片上装载的被观察的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的实像,该实像刚好处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_的虚像。 (5)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______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把实像进行放大。 本章热点题型 热点一 利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解决常见问题 例1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解析: 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答案:B 点拨:(1)由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较多,如日月食、影子、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如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等现象。 跟踪练习 1.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热点二 光的反射及其相关问题 例2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解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答案:B 跟踪练习 2.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图所示,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热点三 识别生活中的各种光现象 例3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答案:D 跟踪练习 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热点四 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问题 例4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A.1.5 m B.2.0 m C.2.5 m D.3.0 m 解析: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进行求解。一个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 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 m,所以该同学和他在镜中的像距离是3 m。 答案:D 跟踪练习 4.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 5.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已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热点五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现象 例5 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解析: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池底变浅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C 跟踪练习 6.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热点六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6 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跟踪练习 7.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 (1)光源S的位置。 (2)ab的入射光线。 (3)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热点七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7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像会离透镜近一些,所以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变小。 答案:A 跟踪练习 8.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的距离 热点八 远、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例8 (多选)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解析:因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收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A正确,B错误;相反,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此时视网膜接收的是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正确,D错误。 答案:AC 跟踪练习 9.人眼看物体的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相同。正常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睛的镜片是__________透镜。 参考答案: 要点回顾 1.光源 2.同一种均匀 不同 真空 3.0×108m/s 3.复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散 4.红 绿 蓝 5.传播方向 6.同一 法线 等于 7.镜面反射 漫反射 遵循 8.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 相等 相同 对称 9.斜射进入 传播方向 10.同一平面内 法线 靠拢 小于 增大 不发生改变 11.反射 折射 可逆 12.厚 薄 光心 不改变 主光轴 13.会聚 会聚 焦点 发散 发散 虚焦点 焦距 14. 物距像的特点像距正倒缩放虚实像、物在透镜同侧或异侧倒立缩小实像异侧(<)倒立等大实像异侧 =倒立放大实像异侧 >不成像正立放大虚像同侧>
15.(1)正立、放大的虚 (2)凸透镜 光屏 倒立、缩小 (3)倒立、缩小的实 凸透 光屏 (4)倒立、放大 正立、放大 (5)倒立、缩小 放大 跟踪练习 1.D 2.B 3.A 4.2m 不变 5.D 6.D 7.如图所示 8.C 9.缩小 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