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10: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作品介绍
  “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知识回顾——文学、文化常识
六艺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曾修订“六经”,并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作者简介
德治
人治
仁治
礼治
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的“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子路、
曾皙、
侍 坐
(仲由)
(点)
(求)
(赤)
在尊长近旁陪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或自谦
称名
由题入志
冉有、
公西华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31岁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51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3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18岁
1、重点字词
基 础 积 累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毋 冉
lún
j n

sh n

kēng
xiàng

guàn
kuì

zhuàn
shè

r n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介词。
年纪比你们大
乎:于。比
不要
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
以:动词,做
闲居,平时
以通“已”,停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即率然,轻率急忙的样子
等到
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微笑
饥馑指荒年。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有军队来侵略它

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因:继
治理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子路(仲由)
有抱负、自信、坦诚,
却较鲁莽、轻率。
志:
性格:
侧重强国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纵横六七十里的小国
或者
使动用法,使……足。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
至于
等待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冉有(求)
谨慎小心
谦虚退让
志:
性格:
侧重富民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礼服,这里指穿礼服 章甫:礼帽,戴礼帽。
相,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存在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
如:或者
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诸侯会盟的事。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先祖的场所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公西华(赤)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志:
性格:
侧重以礼治邦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通“稀”,鼓瑟的声音逐渐稀疏
拟声词,指曲子终了的琴音;也有人说“铿”地一声,指弹奏终了时的最后一声高音
作,起身
伤,妨碍。有什么妨碍呢?
跟三位说的不同。撰,陈述
鼓:弹奏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通“暮”,暮春
沂,沂水。
状语后置,乎沂浴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状语后置,乎舞雩风
长叹的样子
与,赞同
曾皙没有直接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天人和谐”的美好图景。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的太平盛世。
曾皙(点)
淡泊功名、逍遥洒脱、从容淡定
志:
性格:
侧重以礼治国
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曾皙没有直接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天人和谐”的美好图景。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的太平盛世。
为何与点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以礼治国
避世隐居
太平盛世
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解析儒家之志
(一)三子之撰
子路:侧重强国
冉有:侧重富民
公西赤:侧重文明
求仕
(二)曾皙之志
盛世愿景
人民幸福
求众生之乐
子路等人的抱负思想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从政治着手,都想治国安邦,虽有骄谦之分,但并无本质之别,都在为政。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已矣,罢了。也已以,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语气的加强。罢了
走在后面
谦让
以:用。状语后置,以礼为国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同“欤”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形容词作名词,大相
唯:语气词。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整体感知、结构划分
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记叙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全文围绕谈“志”展开
孔子问“志”
弟子言“志”
孔子评“志”
子路
名“由 ”
曾皙
名“点 ”
冉有
名“求 ”
公西华
名“赤”



四位弟子的话,可以调换顺序吗?
不能调换。这番“侍坐”谈论仿佛就是层层递进的展示,呈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与愿景。
子路:勇;方
冉有:足民
公西华:礼乐
曾皙:礼乐治世
1.教学民主、尊重学生
侍坐 鼓瑟 各言其志
2.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耐心解惑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孔子之志
基本特征即为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
大同世界
本文主旨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让学生畅谈志向的情形。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一)一词多义
如果
至于
或者
或者
1、如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2、尔
你们
…的样子,相当于“然”。
…的样子,相当于“然”。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何伤乎
3、乎


和、跟
到、在
语气词 表反问“呢”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5)以俟君子
4、以
介词 因为
动词 认为
动词 做、用
介词 用
连词 而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弹奏
走在后面
吹风,乘凉
(二)词类活用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正道,是非标准。译成“为人的道理”。
小的事情,大的事情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回答
使……富足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①鼓瑟希,铿尔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  
①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暮春,阴历三月。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三)通假字
①如会同,端章甫 会同
②加之以师旅 师旅
①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②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四)通假字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则何以哉
(4)何伤乎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五)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句
(1)浴乎沂,风乎舞雩。
(2)为国以礼
(4)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3、省略句
(2)毋吾以也。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1)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师旅:古代军队编制。《诗经·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郑玄注:“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又可借指军队。《诗经·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五)文学常识
(六)文学常识
(3)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4)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五)文学常识
(5)①宗庙:狭义的“宗庙”是庙号为“×宗”的帝王之庙。而庙号“×祖”的帝王庙称“祖庙”;非祖非宗的帝王庙称“亲庙”。广义的“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乃至大夫、士所修建的祭祀祖先的建筑。
②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或称祖,或称宗。例如祖、世祖、太宗、高宗等。
(五)文学常识
(6)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叫“朝”,
秋天朝见天子叫“觐”;
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或别国诸侯叫“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