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施耐庵
在施耐庵的笔下,一身本领的的林冲,明珠暗投,屈沉于小人之下;虽满腔热血,却枷锁加身,横遭奸臣迫害。皑皑范白雪埋葬了他的全部希望,熊火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终于,他燃起冲天怒火火,愤而手刃三敌,荡尽心中恶气,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导入
目录
1、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
3、文本深度
4、课文总结
1
文学常识
施耐庵,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大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名为《水浒》,又名《水浒传》。
作者简介:拒权贵潜著述的隐士
章回体小说是分章回叙述的长篇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 ,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的高峰。
文体介绍:章回体小说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的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背景介绍
课文节选背景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
姓名:林冲
座次:6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相貌: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身高:1.88米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 :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梨花枪,后改用丈八蛇矛
特性:勇猛,沉静,冲锋,留情
林冲档案
2
整体感知
沧州遇旧知
密谋害林冲
买刀寻仇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情节复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白虎堂上中奸计
野猪林刁难谋害
草料场火烧断后路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前情后事四次逼迫
序幕
第一部分 (1节)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高潮和结局
第四部分(10-12节)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开端
第二部分(2-5节)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
第三部分(6-9节)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情节结构
3
文本深读
2
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
任务一
思考:
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性格特点:
忍辱求安、不思反抗
委曲求全 ,听天由命
序幕-沧州遇旧知
林冲含冤受屈刺配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林冲发配沧州,被派去看管天王堂,一日“闲走间”邂逅曾受他救济过的李小二。李小二遇见林冲,喜出望外,欲报当年救助之恩。这反映出林冲扶危济困,有侠肝义胆,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同时为下文作铺垫。
序幕-沧州遇旧知
分析
买刀寻仇
开端-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思考:
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性格特点:
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
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开端-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正面临危险步步逼近,他此刻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思想?
复仇的念头已经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危在旦夕,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分析
发展-接管草料场
思考:
此段文字的描写,可以看出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发展-接管草料场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性格特点:
小心谨慎,唯恐出事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思考:
此段文字有很多动词,可以看出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高潮-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2)——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高潮-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分析
这段细节描写你能读出哪些信息?(性格、作用等)
①强烈责任心。虽然他此时站在大雪迷漫之中,不知道今晚安身何处,但是,他先想到的是草料场的安全:搬开、探、摸。认定安全了,才想“怎生安排”自己:卷、挑、拽、锁。
②软弱、随遇而安
作用:埋下伏笔(起火是人为)
杀前两个,一点都不罗嗦,杀陆虞候,为什么要罗嗦几句?
这段终极对话,林冲要告诉他:
①杀他的不是林冲,是天道!他违背了基本的为人之道。山神庙里杀人,是否也含有这意思。
②杀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害林冲,恶贯满盈。
高潮-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分析
从此,花枪上就不再挑着酒葫芦了,挑着什么呢?
一部洋洋洒洒的《水浒》写出了一群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而其中的林冲,更是让人感到了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抗争。每当我读到这里时,眼前总会浮现这样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深深的脚印延伸到远方……
结局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心有疑虑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清醒认识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
英勇果敢
奋起抗争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变化
小结
思考2:什么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转化?
忍
忍辱求安
安于现状
反抗 嫉恶如仇
怒起
怒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草堂交接
雪夜寻仇
安
反
逆来顺受
狠(豹子头)
忍(林教头)
逼
小结:人物形象
3
文本深读
2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任务二
1.“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 请简要分析说明
①林冲到草料场时风雪交加,想喝酒驱寒才会到市井洁酒,也因此经过山神庙。
②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这半里路有个古庙,可以安身。
③正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④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才直奔山神庙,紧贴庙门说出放火始末,使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2.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
第一处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作用:写风雪初起,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情景:“卷”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做好了铺垫。
2.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
作用:写雪势正大。不仅突出了凤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
第二处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2.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
第三处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作用:进一步写雪势之大。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
3.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考点链接: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 xx内容(为下文xx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xx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4)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
任务三
鉴赏小说艺术手法
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6.巧妙的伏笔对情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请结合课文选择几处分析本文是如何巧妙运用伏笔的。
①伏笔:
“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林冲)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柚明庇祐!改目来烧纸钱。"
分析:老军送酒葫芦,告诉买酒的市井,这为后面林冲买酒埋下伏笔,进而有了林冲去山神庙躲避风雪的情节,以及后来血染山神庙的情节。
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6.巧妙的伏笔对情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请结合课文选择几处分析本文是如何巧妙运用伏笔的。
②伏笔:
"(林冲)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分析:林冲枪不离手的特点也为后文林冲听到陆虞候的谈话后,挺着花枪出来刺杀陆虞候等人埋下伏笔,
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6.巧妙的伏笔对情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请结合课文选择几处分析本文是如何巧妙运用伏笔的。
③伏笔:
“(庙)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
分析:林冲本是用大石头靠住门来挡风雪的,却阻住了陆虞候等人进庙,这就为林冲无意中听到陆虞候等人的谈话埋下了伏笔,
2
任务四
合作探究
7.有人对林冲的“忍”,怒其不争;也有人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忍为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观点一)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认为“该忍当忍”。当然,“忍”也是有限度的,像林冲那样就有点窝囊了。
(观点二)"忍"要分具体情况,像林冲那样就一点也不能忍。他与高俅的儿子之间有夺妻之仇,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林冲反抗得太晚了。(观点三)林冲的做法是有他的苦衷的。如果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立场上想一想,也许很多人会像他那样做,因为“官"不"逼",“民"是不会“反”的。
8.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我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很值得体味。请谈谈你对这一标题的理解。
(1)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这句话补全的话,就是对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了。
(2)点明故事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 风雪”之夜,人物活动场所是“ 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3)作品的“风雪”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喻黑暗的社会政治,写出了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
9.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对林冲被贬沧州以后的一系列遭遇的详细描述,生动地刻画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委口求全到忍无可忍、愤然反抗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以高俅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及其爪牙的阴险歹毒,表现了统治是一逼重逼,终于把老直姓逼一绝路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