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石钟山记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石钟山记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1 08: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石钟山记
苏轼
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学习目标
导入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同学们,我们社会事态万千,每天都会有很多爆炸性新闻。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的工作者,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苏轼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的扎实采访给我们作出榜样,让我们在《石钟山记》中找到答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走进作者
大宋第一男神:把苦难活成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0-21岁 少年天才 21岁 发解试第二名
21-35岁 名动京师 22岁 22岁,进士第二名
34岁王安石变法,任从六品官员
36-44岁 自请出京 36岁:新旧党争,外任杭州通判
39岁,密州知州
42岁:徐州知州,黄河决堤,抗灾
44岁 乌台诗案 坐牢103天,人生转折点
44-49岁 被贬黄州 筑东坡雪堂,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
“发解试”是宋代“高考”的第一场选拔淘汰考试
苏轼人生履历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生 平
走进作者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名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
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宋神宗
写作背景
石钟山记
文体知识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
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柳宗元
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知识拓展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
不到1 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
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
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整体感知
彭蠡 郦元 钟磬
桴止 铿然 硿硿
栖鹘 磔磔 鹳鹤
噌 吰 穴罅
无射 窾坎 镗鞳


qìng

kēnɡ
kōng
qī hú
zhé
guàn
chēnɡ
hónɡ
xià

kuǎn
tānɡtà
诵读感知
文本理解
《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②。”郦元以为下临③深潭,微风鼓④浪,水石相搏⑤,声如洪⑥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⑦钟磬⑧置水中,虽⑨大风浪不能鸣⑩也,而况石乎!
疏通第一段
①彭蠡lǐ:地名,鄱阳湖别称。
②焉:兼词,于此。
③临:靠近。
④鼓:振动。
⑤搏:撞击,拍。
⑥洪:大,如“洪波涌起”。
⑦以:把。
⑧磬:qìng,古时打击乐器。
⑨虽:即使。
⑩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至唐李渤始①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②,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③,北音清越④,桴⑤止响腾⑥,余韵徐⑦歇。自以为得之⑧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⑨,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⑩,何哉?
①始:才。
②得…潭上:状语后置。
③函胡:hán hu,通“含糊”。
④清越:清脆高扬。
⑤桴:fú,鼓槌。
⑥腾:传播。
⑦徐:慢。
⑧之:代词,指石钟山命名原因。
⑨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的石头。
⑩名:n-v,命名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水石相搏”说
余尤疑之
人常
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扣石发声”说
探究第一段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韵徐歇。
2.二说均疑,“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可以互换吗?
人疑我未必疑
我尤对此生疑
彰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郦说:
人常疑之
李说:
余尤疑之
小结: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①齐安舟行②适③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④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⑤一二扣之,硿硿焉⑥,余固⑦笑而不信也。
①自:从,介词。
②舟行:舟,名作状;舟行,乘着船行走。
③适:到……去。
④因:因而。
⑤其:其中的。
⑥焉:形容词尾,同“然”。
⑦固:本来。
疏通第二段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①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②欲搏③人;而山上栖鹘④,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⑤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⑥笑于山谷中者,或⑦曰此鹳鹤⑧也。
①侧:名词作状语,在一边。
②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
③搏:抓、扑。
④栖鹘:qīhú,宿巢的隼。
⑤磔磔:zhé鸟鸣声。
⑥且:一边一边。
⑦或:有的人。
⑧鹳鹤:水鸟。
余方①心动②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③如钟鼓不绝④。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⑤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⑦,涵澹澎湃⑧而为⑨此也。
①方:正要。
②心动:内心惊恐。
③噌吰:chēnɡhónɡ,钟鼓的声音
④绝:停止。
⑤则:同”乃”,原来是。
⑥罅:xià,裂缝。
⑦焉:兼词“于此”,到那里。
⑧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
⑨为:形成。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①中流,可坐百人,空中②而多窍③,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④镗鞳⑤之声,与向⑥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⑦焉。因⑧笑谓迈曰:“汝识⑨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⑩也!”
①当:处在(某地)。
②空中:中间是空的。
③窍:窟窿。
④窾坎:kuǎnkǎn,击物声
⑤镗鞳:tānɡtà,击鼓声
⑥向:之前的。
⑦作:起,翻译为演奏。
⑧因:于是。
⑨识:通”志”,记住,知道。
⑩不余欺:不欺余,宾语前置。
1.作者为何记叙“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之事?
是对“扣而聆”之的照应。说明李勃的“扣石发声说”深入人心,具备一定影响力;“余固笑而不信也”,进一步表明了作者不从俗轻信的质疑求实态度。
探究第二段
2.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事不目①见耳②闻,而臆③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④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⑤。
疏通第三段
①目:名词作状语,亲眼。
②耳:名词作状语,亲耳。
③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④殆:大概。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
而陋者①乃②以斧斤③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④。余是以⑤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①陋者:浅陋的人。
②乃:竟然。
③斧斤:斧头。
④其实:古今异义。其,指示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真相。
⑤是以:因此。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强调了反对主观臆断、倡导实地调查的求实精神。
2、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所以不传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知而不能言
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寺庙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暮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察 疑
总 结
质 疑
实地考察
李 渤——余尤疑之
郦道元——人常疑之
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作目的
文献记载
文章结构
文中有“三笑”意味悠长,请找出来并分析。
哈哈!……
嘿嘿!……
呵呵!……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②“因笑谓迈曰……”
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
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合作探究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