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能力目标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情感目标 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1、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2、 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 学习生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2) 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3) 学生齐读。
3、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4、 结合注解,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5、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3、 巩固练习。
1、 读全诗练习背诵。
2、 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四、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21教育网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教学步骤同上)
五、朗读指导: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六、作业:
1、连线:
张继 《枫桥夜泊》
元稹 《望洞庭》
刘禹锡 《菊花》
2、填空
“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白银盘”,把( )比作“青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补充资料:
一、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贞元九年进士,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他的诗风格清新,婉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元稹:河南河内(今洛阳一带)人,他曾经作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其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事雕琢。21cnjy.com
二、《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古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首》、《菊花诗两首》。《古诗两首》是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诗。其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名句。《菊花诗两首》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菊花的品格,与课文中《菊花》一诗相呼应。其中“宁可抱香枝头死,不随黄叶舞秋风”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组文章后面的“读一读想一想”旨在引导学生朗读同类题材的诗歌,加深对古诗的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