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9 17: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奕
2.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3. 奕 考虑到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因此设立了( )
A. 京师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北京大学
D. 清华大学
4.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
C.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
D.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5. 他是安徽合肥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家,后热心洋务,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列军事和民用企业。请问他是( )
A. 曾国藩 B. 张之洞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6.丘逢甲在《春愁》中感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是作者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发出的感叹?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将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8.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0.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发生在(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 应理解为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13.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5.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16. “扶清灭洋”口号所反映的矛盾是( )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 清政府与列强的矛盾
17.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反抗外国侵略,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哪里兴起( )
A. 北京
B. 山东
C. 河北
D. 天津
18.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镇压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 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9. 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打败的是( )
A. 华尔
B 西摩尔
C. 义律
D. 瓦德西
20. 电影《火烧圆明园》,反映的是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族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奉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 1 )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
( 2 )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 、福州、厦门、 、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 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 、 、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 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请回答:
(1)请将上述材料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上述三份材料分别是哪个条约的内容?
23.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 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洲所属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1)奕?、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一派的代表还有两个谁?他们的口号是什么?
(2)从材料一看,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三支海军的名称。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活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1-5DCBDC 6-10CDDBD 11-15BABCA 16-20ABABB
21、( 1 )西方的先进技术。
( 2 )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
22.(1)材料一广州、上海、香港岛(答香港不给分);材料二台湾岛、重庆、苏州;材料三:4.5、东交民巷。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3.(1)派别:洋务派;代表:左宗棠、张之洞;口号:“自强”、“求富”
(2)维护清王朝统治
(3)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舰队
(4)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培养了人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