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学习导航
(一)
明朝为何能远航?
(二)
太监郑和为何能领航?
郑和为何远航西洋?
(三)
郑和下西洋对殖民者产生了何种影响?
(四)
中国为何没能继续远航?
(五)
——从郑和下西洋看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3课 筑墙?墙倾!
课标重构
1.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认识其实质及带来的影响;
2.了解明朝对外关系的发展及经略边疆的举措,体会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从中国史的纵向和世界史的横向对比中,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筑墙(一)筑宫墙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问1:明朝为何能远航?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强大的国家力量!
一、筑墙?(一)筑宫墙
一、筑墙(一)筑宫墙
批红权
票拟
六部百司
特务统治
废丞相
问2:太监郑和为何能领航?
中枢权力的异变
探究一: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详解】皇帝利用宦官对内阁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宦官权力增大,实质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排除B项;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排除CD项。故选A项。
战:土木堡之变
和:册封俺答汗,开放边贸
封王、设司
(乌思藏都司)
封官、设司
(奴儿干都司)
蒙古族
藏族
女真族
Δ明朝形势图(1433年)
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明英宗被俘的事变。
一、筑墙(二)筑陆墙
明朝经略陆疆
问3:郑和为何远航“西洋”?
一、筑墙(三)筑海墙
戚继光
俞大猷
倭寇
问4:郑和下西洋对殖民者产生了何种影响?
荷兰人登陆台湾
1.开辟航线
2.渴求商品
3.刺激侵略
蹂躏东南沿海的倭寇不同于普通的海盗。他们登陆以后通常要建立根据地,有时还围攻城池。倭寇入侵的原因,与国际贸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朝禁止民间的海运通商,而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由来已久,在中国政府海上巡逻力量所不能达到的近陆岛屿上,他们指定了走私贸易的港口,由于买卖双方间合同和债券的种种纠纷,十多个以武力作为后盾的中国船主充当了仲裁者,他们逐渐被认为是海上权威,成为了海盗的头目。这些海盗头目与当地的士绅相互勾结,甚至结为婚姻之好。他们勒令村民接受传讯无视中国政府,这肆无忌惮的活动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对策。
——《万历十五年》148页。
阅读材料,分析:东南沿海海盗倭寇猖獗的原因。
探究二
本朝禁止民间的海运通商,而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由来已久
中国政府海上巡逻力量所不能达到
海盗头目与当地的士绅相互勾结,甚至结为婚姻之好
“海禁”政策
军队不力
内外勾结
二、墙倾!
高高的宫墙是否把权力留在了宫墙之内?
延绵的长城是否把游牧民族挡在了长城之外?
无形的海墙是否把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挡在了海外?
政治腐败严重:
宦官专权、
内阁倾轧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西班牙人、荷兰人入侵台湾
女真逐渐壮大,最终跨过山海关
二、墙倾!
英国
推翻专制!
君主立宪!
中国
改朝换代!
延续封建!
问5:中国为何没能继续远航?
探究三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
思考郑和下西洋对当今中国边疆治理和海洋建设有何启示?
1.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
2.开发边疆,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提高海洋战略意识,深化沿海地区开放。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