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大国崛起与小民幸福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现了什么历史事件?
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家的创造精神,不足以形成现实生产力,东西方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英国多元的政治、社会结构和新教精神文化,孕育出了优秀的企业家,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实际上,西方经济学至今仍然继承了关注工业组织和企业家精神的优良传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英国传统陶瓷之父”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 1730-1795),其外孙是《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韦奇伍德在1759年创办Wedgwood品牌,至今已有263年历史。
英国陶瓷业一向不发达,17世纪起集中在斯塔福德郡北部。工人分的很散,各自独立生产。……1769年,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工场,把制陶的工序分得很细。每个人只完成一道工序,工人都成了他自己这道工序的技术能手,成了整体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尽管手工劳动的性质不变,但传统工业的性质却变了。后来(传统工业革命)……实施机械化生产……以工厂制原则实行重建。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从作坊工场到工厂的不同?
手工劳动(零碎分散)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在韦奇伍德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1790年,韦奇伍德的工厂共雇佣278名工人,除5名勤杂工以外,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工种的不同而分配在不同车间里。
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守时已得到关注;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请为工厂制度设定一个概念(时间、关键特征)
工厂制度是一种 时期形成的将 到厂房里、从事 大生产的 和管理形式,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
工人集中
生产组织
机器
制陶业以工厂制原则实行重建,不仅产量大增,而且质量提高,欧洲各地都纷纷到英国来订货,连俄国女皇都定做了一套价值连城的餐具,陶
瓷业成为英国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机器大生产、工厂制与劳动生产率
机器大生产
流水线生产
劳动力集中
严格的规章制度
生产效率提高
经济效益增加
需要 保障
促进
工厂制的特点
从韦奇伍德的“小”工厂看
产业“大”革命
现象到本质
机器大生产、工厂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背后体现的历史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工厂的优势
行业的优势
英国的优势
众多工厂
众多行业取得优势
1760-1827年,英国人口增长2倍多一点,纺织品增长100多倍。
1850年英国生铁产量229万吨,美国51万吨,法国47万吨,德国21万吨。
1800年英国殖民地面积是本土面积的40倍左右,1850年是80倍左右。
1750年英国人口约740万,1850年增长到2060万。
“世界美术史上第一件描绘工人劳动场面的杰出作品”——阿道夫·门采尔
轧钢厂
门采尔曾说:“我一处在危险之中画这些习作,仿佛随时能够被轧钢机器吞进去似的。”
大国小民
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曾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当本杰明古德温和他的爱子阿尔伯特回忆起他们在19世纪90年代乘坐二等座上班的情景时,他们还清晰地记得最后步行的那2英里。可以说,那真是一种解脱。道: "想乘坐火车的乘客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时刻表,弄清楚你要坐的火车是几点钟发车。”……无数小城市和城郊列车将工人们送往就业聚集地,服务了大量新住宅区。最初,较富裕的工人负担得起交通费,主要住在新城区;到了19世纪末,随着票价下降,住在城郊的工人也逐渐变多。——【英】露丝 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判断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工业革命带来怎样的社会变化)
交通便捷
城市化
时间观念
人物1:上班族
叫醒工
人物2:使用打谷机的农民
判断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工业革命带来怎样的社会变化)
——纪录片《维多利亚时期的农场》
农业机械化
1880年,法律规定所有年龄在5~10岁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由于学生人数激增,许多社区的学校资源缺乏,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董事制学校。事实上,董事制学校与英国学校和国立学校几乎没有区别,但在1891年,由于政府要求强制性教育,而董事制学校是免费机构,因此,它们几乎成了英国最普遍的教育机构,基本取代了除富人的公立学校外的所有教育机构。
——【英】露丝 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判断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
(工业革命带来怎样的社会变化)
初等教育发展
人物3:具有强制性毕业证书的孩童
人物4:煤矿工人
判断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
(工业革命带来怎样的社会变化)
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小”人物看社会“大”革命
现象到本质
小人物的故事体现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
社会变化背后的原因:
背后的规律:
机器大生产、工厂制
生产方式的变革影响生活方式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须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畜生。他身体疲惫、精神麻木,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现代工业的全部历史还表明,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
《摩登时代》
现代工业的全部历史还表明,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
不幸福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大发展
生活更为便捷
物美价廉的商品
报刊书籍增多
教育普及,文化素养提高
女性社会地位上升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环境污染严重
职业病
犯罪
幸 福
大国崛起与小民幸福
1、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指出“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项中,对应工业革命最后层次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B.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建立
C.流水线生产的广泛应用 D.英国第一部《工厂法》的颁布
小试牛刀
2、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他认为:“做首领的人,不着重运用头脑,促进全局,而运用手脚,料理日常公事,效能必不会提高。”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据此可知,范旭东( )
A.推动了工厂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代表人物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 D.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小试牛刀
3、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D.初等教育的产生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