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10:1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清朝前期的鼎盛与危机


盛世之域

盛世之治

盛世之危

盛世之思

51PPT模板网 www.51pptmoban.com
盛世之域

清朝皇帝为何如此勤政?
时间 事项
04:00-7:00 起床、请安、用膳、早朝
7:00-12:00 处理政事
12:00-15:00 听讲经史、晚膳
15:00-23:00 处理政事
据《国朝官史》整理雍正作息表
材料二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康熙
从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材料一

盛世之域
问:观察清朝疆域图,概括其特点。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清朝疆域图
西北达巴尔喀什池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跨葱岭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北接西伯利亚

盛世之域
问:
请结合教材找出清前期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西藏、云南)等地面临的挑战?
并梳理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
沙俄入侵
准噶尔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
土司割据
反清斗争
宗教问题
东南
东北
西北及北部
西南
中央
1663年,打败郑氏后裔,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隶属台湾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平定准葛尔丹的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盟、旗制度
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
设立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方式有哪些?
特点

盛世之域
方式:(1)战争;(2)设置机构;(3)签订条约;(4)册封;(5)颁布法律
特点: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意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盛世之域
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性是中国疆域延续两千多年的基础……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整合,清朝统治的这300年才最终成为定居。并且清朝的疆域观超越了历代汉族帝王所固有的“天下观”之窠臼——对领土、主权、边界有着清晰的界定与认知的理念。
——杨学琛《清朝的民族政策》
盛世之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78,请列举清前中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雍正帝)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清通鉴》卷86
(一)实行奏折制度
雍正八年,徐骏在奏章里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将其革职。后又有人揭发他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句,被认为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徐骏被判斩立决。
(三)制造文字狱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 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 后名军机处。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中华书局,第1
(二)设立军机处

盛世之治
(一)盛世之治——奏折制度:
部分官员
通政司
内阁
皇帝
题奏
呈送
阅览、票拟
认可、批红
层层下达
有奏折制度前
有奏折制度后
批红返回
密封呈送,单线联系
红漆皮奏折匣
  奏折匣是奏折外包装的一种形式。奏折也称折子、奏帖等,始于清初,为宫廷机密文书。……奏折匣通常由皇帝赐发,匣中原有的钥匙分别在宫中与具折的官员手中,以保机密。
——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
机密、迅速
1,特点:
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作用:
皇帝不知,臣僚已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军机处
内阁
养心殿
军机处内部
军机处外部
(二)盛世之治——军机处
(1)设立:雍正时期
(2)原因:
①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②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3)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4)性质:中枢秘书机构
(5)影响:
①提高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依据材料及教材,材料中的“葫芦”指什么?概括军机处设立的职责、性质及其影响。
材料五:
俯首铭心听葫芦,神笔妙韵画葫芦。 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
(二)盛世之治——军机处
目的:加强思想专制
影响:严重摧残文化,强化君主专制
案名 起因 株连人数
庄廷龙《明史》案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70—120。
戴名世《南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吕留良案 反对清朝统治。 数十人。
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抄家,死于狱中。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思考:根据材料说说文字狱的目的及影响?
(三)盛世之治——文字狱
文字狱案量刑上多由皇帝核准,其家属也难逃刑罚,多受缘坐。以《清代文字狱档》内记载的85个案件为例:
处以死刑的占45.88%
处以流刑的占9.41%
处以徒刑和杖刑的占3.53%
处以戳尸的占9.41%
……
巩固
中外朝制
中书省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
(顶峰)
确立
三公九卿制
秦朝
唐朝
汉朝
宋朝
元朝
总的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明清政治制度特点: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体现了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君主专制强化
奏折制度
军机处
“文字狱”
疆域奠定
收台湾
抗沙俄
治蒙古
管西藏
康乾盛世虽然取得了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但鼎盛中逐渐孕育着危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论财力,“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白年时问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论文化,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
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盛世之危

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尽量简洁... ...
危机表现一:人口迅速膨胀,人地矛盾突出
问题一:从左图可以提炼出什么信息?
清朝中期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问题二:清朝中期人口为何迅速膨胀?
问题三:人地矛盾突出会引发什么严重后果?
①耕地不足,粮价、地价上涨,商品物价上涨,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②人口过剩、无业流民增多,土地兼并严重,贫富矛盾积累③激化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背景: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衰象更为明显—嘉道危机。
(一)内部危机
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
(一)内部危机
我们喝过的茶叶,(百姓)贪婪索取。他们的主食包括一点米饭,一些菠菜和炒过的葱,一天只吃两顿。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嘉庆初年和珅被赐死,查抄家产的清单共109号……其中已估价的26号清单,即值银2亿2千多万两,全部家产当不下8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收入仅只4000多万两。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到了(乾隆)中后期,腐败案接连爆发,涉案金额成倍、成十倍增长,官员贪污动辄数万、十万、数十万……大家对腐败已经不以为耻,反以为常。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皇帝都不得不承认——“真贪”
乾隆看着查处出的大量官员名单,沮丧地说:“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朝鲜使者对中国官场的评价是:“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
外国人看了都不得不说——“够贪”
危机表现二: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的川楚白莲教起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人口增长
资源危机
政治腐败
贫富矛盾
谋生
流民
宗教结社
农民起义
动摇统治
危机表现二: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自元代以来一直潜伏民间,组织农民起义
信奉弥勒佛会拯救世界
清代中期白莲教起义长达9年之久
曾攻入防卫级别极高的紫禁城
(一)内部危机
(二)外部危机
(二)外部危机
清军入关
《尼布楚条约》
设立军机处
闭关锁国“一口通商”
删销焚毁书籍
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
1644
1689
1729
1748
1757
1776
178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出版《论法的精神》
1765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打败法国确立世界霸权
中国 西方
政治制度 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军机处设立,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频发,阶级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急剧膨胀,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 妄自尊大,天朝上国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勃兴;
理性主义,思想解放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曾经辉煌逐渐落幕的农业文明
如今新生蓬勃崛起的工业文明
(二)从世界坐标再看盛世
农业文明
VS
工业文明
盛世之思

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适当的文字,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尽量简洁... ...
盛世梦
中国梦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苏轼《晁错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根据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文字实录整理
生逢盛世,不负盛世
盛世之域
1.经略四方
2.疆域一统
盛世之治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本课小结
盛世之危
1.奏折制
2.军机处
3.文字狱
1.横向之盛
2.纵向之危
居安思危 不负盛世




汇报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