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A 2.C 3.B 4.C 5.A
6.B 7.A 8.C 9.D 10.B
11.B 12.C 13.A 14.B 15. A
16.D 17.C 18.C 19.B 20.D
21.C 22.A 23.B 24.D 25.B
26.B 27.A 28.B 29.D 30.C
31.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R(2分) 7
(2) AArr或Aarr(2分)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5:1 (2分)
32. (1)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2)不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分)
(3)4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一后期
(1)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分) 双螺旋
(2)解旋 DNA聚合
(3)脱氧核糖 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4) 9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1) CAT GUA
(2) 基因突变 碱基对序列
(3)常 隐 BB或Bb (2分)
(4)新基因 根本
(5)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2分)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学试卷
(时间 90分钟 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内)
1.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同 B.不同类型的配子生活力相同
C.不同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同 D.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A.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B.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3.下列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A.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均为紫花
B.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和正常的女儿
C.纯合红花(CC)和纯合白花(cc)的金鱼草杂交,F1表现为粉红色
D.杂合子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
4.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不能成活,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
A.0种 B.1种 C.2种 D.3种
5.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_C_的比例分别为( )
A.1/16、3/8 B.1/16、3/16 C.1/8、3/8 D.1/8、3/16
6.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两株植物,其中雄性个体能够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Yr:yR:yr=1:1:l,而雌性个体能够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YR:Yr:yR:yr=1:1:l:1,若上述两植株杂交,子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3 B.1/4 C.1/6 D.1/8
7.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是( )
A.8、4、4 B.8、4、2
C.16、8、4 D.8、8、4
8.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不同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仅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处于四分体时期,①、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若乙和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乙中a来自甲时期的交叉互换
C.图甲中等位基因A、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若甲和乙来自不同精原细胞,则产生乙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4种精子
9.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
A.22+X B.22+Y C.44+XY D.44+YY
10.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研究豌豆性状的遗传时,首先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萨顿通过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对比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B.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分离
C.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随机组合 D.后代发生3:1的性状分离
12.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对应位置上的三对等位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对染色体上最多有三对基因
B.D和d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
C.E和e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13.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的
B.芦花雄鸡的Z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子代雌鸡
C.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父或祖母
D.女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儿子也患该病
14.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
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15.“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物质分开研究。下列实验中,未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A.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S型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
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再分别去侵染细菌
C.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别提取RNA和蛋白质,再分别去感染烟草
D.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和蛋白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16.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能够使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的是( )
A.蛋白酶 B.RNA酶 C.脂酶 D.DNA酶
17.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1/4 B.1/8 C.1/16 D.1/32
18.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
A.20% B.30% C.40% D.70%
19.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获得乙链的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名称是( )
A.DNA复制 B.转录 C.RNA复制 D.翻译
20.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细胞内提高翻译速率机制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运载,保证了翻译的速度
B.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多肽链
C.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多种密码子,不同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D.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使各种细胞能合成同一种蛋白质
21.生活中,手机的人脸识别解锁、购物时的刷脸支付等都运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人脸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决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可行性
B.人体中相关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人脸特征的多样性
C.面部特征都是相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D.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识别人面部多个性状实现的
2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细胞中都进行①②③过程,但不同时进行
B.过程②③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进行的场所都不同
C.正在进行过程④的细胞中不能进行①②③过程
D.过程⑤需逆转录酶参与,感染时该酶来自病毒自身
23.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它和天花病毒是“近亲”。202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DNA的复制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人自身DNA的转录可在细胞核、线粒体中发生
C.子代猴痘病毒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
D.人体皮肤表皮细胞一定能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mRNA
2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性状表现
B.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D.人镰状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酶的基因错误表达引起的
25.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B.表观遗传现象比较少见,不能普遍存在于生物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C.基因型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D.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26.2018年10月1日,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因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与恶性肿瘤(癌)细胞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健康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
C.细胞癌变后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D.经常接触紫外线易导致细胞癌变
2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基因重组具有定向性
C.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性状一定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28.基因突变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 )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a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主要发生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C.均发生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分裂Ⅱ前的间期
2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更可能增加生物对环境的不适应性
B.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不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
C.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还具有不定向性等特征
D.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DNA分子上碱基的配对方式
30.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C.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A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二、非选择题( 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1)分析实验可知:基因A/a和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当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F2中产黄色种子植株有______种基因型。
(2)实验二的F2中产黑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
32.(9分)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A表示的是__________过程,B是________过程。
(2)甲图中,若e 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____(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有染色体____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分裂间期____________形成的,①、③和②、④叫做 ______ ,它们的分离发生在 ________时期
33.(11分)下面图甲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看出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DNA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结构。
(2)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__酶。
(3)图中5、6、7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原则。
34.(12分)下面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b代表致病基因,B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B与b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图2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Ⅱ-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基因突变是_____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____________来源。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