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高 2024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题1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发展到 19 世纪的中叶,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
于慢慢地冷却下来。面对大革命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人们开始了冷静
的思考。到了 1848 年革命以后,在冷静地考察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文
学流派悄悄地登上了文学舞台,这就是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劲生命力的现实主义
文学。关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浪漫主义文
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
现实主义文学是对那种全然无视现实、任情感流露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拨。
在它们叙述的故事里,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温情常常是主人公不幸的主观根源,而
金钱和权力是构成不幸的社会根源。但如果把现实主义文学说成是“向社会举起
的一面镜子”,那是不确切的。文学不仅是对现实消极的反映,而且是对社会现
实的反抗。一个追逐各种时髦思潮和表层热点的作家,不过是浅薄的鹦鹉。他们
的学舌作品将随着潮流的东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不是现实主义,而是伪现
实主义。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不屈服于社会的庸俗的流行观念和被权威保护的现实。
他们同这样的现实角力,而殚精竭虑地探索社会表层之下那些最隐蔽因而也是最
强有力的因素。这种力量是相对稳定、模糊不清的,它一旦被作家、艺术家揭示
出来,就能在人的内心唤醒一股如雄狮般的力量,引起社会性的“轰动效应”。
这种力量,在人的内心深处、深不可测的渊底躁动着,当天才的闪电照亮深渊的
时候,它就会欢腾起来,使读者感到一种淋漓酣畅、如瀑布宣泄般的快感。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材料二:
20 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使小说走上了一条艰涩、困难的道路。阅读和讲述这
些小说也同样成为一个困难的事情。但这也许恰恰说明 20 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
遇本身更困难,更复杂,更难以索解和把握。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
的。也正是日渐复杂的现代小说才真正传达了 20 世纪的困境,传达了这个世纪
人类经验的内在与外在图景。我们理解与阐释现代小说的重心也开始转移,一方
面我们想看到小说家表达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更想了解小说家是
怎样表达世界的。这就是 20 世纪小说研究的一个根本转变。研究的重心从内容
偏向了形式。
20 世纪小说形式的复杂化可以说根源于小说家世界观的变化。与 19 世纪以
前的自然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对比可以发现 20 世纪小说观的根本性改变。
人们把 19 世纪以前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观称为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小
说可以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甚至反映本质真实。读者在小说中最终看到的正是生
活和现实世界本身的所谓波澜壮阔的图景。反映论有一种自明的哲学依据,就是
认为生活背后有一种本质和规律,而伟大的小说恰恰反映和揭示了这种本质和规
律。而 20 世纪现代主义小说观则不同,小说家大都认为生活是无序的,没有本
质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甚至是荒诞的。小说不再是对生活、现实和历史某种
本质的反映,它只是小说家的想象和虚构,按符号学大师罗兰·巴尔特的说法即
是“弄虚作假”。他说,“我愿把这种弄虚作假称作文学”,文学就是“用语言
来弄虚作假和对语言弄虚作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兰·巴尔特认为文学的
基本功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功能”,而他给现代主义下的定义就是“语言的乌托
邦”。现代主义小说观把小说看成一种虚构,一种人工制作,是小说家人为的想
象和叙述的产物。
20 世纪现代小说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人性。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小说
创作彼此之间越来越缺少通约性,小说越来越成为小说家个人精神的漫游与形式
的冒险。现代资本主义在无限扩展了人类外部世界的同时,却在人类自我与世界
之间挖掘了一道鸿沟。这道鸿沟意味着人的自我与世界分裂了,人与世界不再和
谐,不再具有一体性。卢卡奇认为这种分裂在荷马史诗时代是不存在的,史诗时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代的特征是自我与世界的“总体性”,没有分裂。荷马史诗其实不仅是荷马一个
人的歌唱,而是整个希腊时代一个大写的“人”的整体性的合唱。而现代人不同,
总体性丧失,个人是被整个世界放逐的人,是存在主义式的异化的人,在世界中
感到陌生,对一切都不信任,对一切都有疏离感。
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基本的悖论。一方面,小说家面对
的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一个中心离散的、经验破碎的世界。叶芝有一句著名的诗: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因此,现代
小说家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正是支离破碎的经验世界本身,一个只有漂泊没有归宿
的世界。而另一方面,小说家又总是在幻想小说能够呈现出某种整体的世界图式,
追求某种深度模式和对世界的整合把握,甚至在小说中追求个体与人类的拯救,
同时正是这种整合的向往构成了小说的基本叙事冲动和主导创作动机。这种内在
的矛盾和悖论,使现代主义小说在形式上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摘编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浪漫主义文学重在表现生活的应然状态,现实主义文学则认为作品应反
映真实的生活。
B.文学反抗社会现实的重要表现和手段,是探索和揭示生活表层之下隐蔽
的本质和规律。
C.现代主义小说艰涩难懂的特质,折射出 20世纪人类生存和境遇的困难以
及复杂性。
D.在 20世纪,随着小说观的改变,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式微,现代主义小说
独领风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家对小说形式的大胆实验,是 20世纪小说研究重心从内容偏向形式
的重要原因。
B.现代主义小说出自于小说家的想象与虚构,它无法反映生活、现实和历
史的某种本质。
C.罗兰·巴尔特批评现代主义小说“弄虚作假”,由此可见,他更认可现实主义
小说观。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D.相比现代主义小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更具有通约性,作家的个
人风格不明显。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于经典名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更斯通过叙述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童工的经历,展现 19世
纪英国底层社会的风貌,揭示世间的美与恶,为研究现实主义反映论小说观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范本。
B.《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关大门发出的“砰的一响”,形同给当时欧洲
保守而又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亮的耳光,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淋漓酣畅、
如瀑布宣泄般的快感”。
C.《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萨姆沙变形为甲虫之后,他与家人乃至整个社会
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这个虚构故事反映了现代人自我与世界分裂、总
体性丧失的生存状态。
D.《百年孤独》讲述“马孔多”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
奇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语言也摇曳多姿。小说呈现了马尔克斯个人精神
的漫游,而非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图景。
4. 材料二结尾画线部分“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指什么 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4 分)
5. 很多同学对阅读文学经典不够重视,甚至会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待文学阅读,
为此语文课上将举行“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主题讨论会。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甲)
①
白嘉轩 重新出现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们差点认不出他来了,那挺直如
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那儿折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屁股高高地搬了起
来;他手里拄着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脸来,活像一只狗的
形体;抬头仰脸跟人说话时,那双眼睛就尽力往上翻睁,原来鼓出的眼球愈加显
得突出,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两个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阔大的嘴巴撇成一张
弯弓,更显出执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气。他在街巷里用简短的语言回答着一个个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关切问询着的男女,仅作短暂地驻足,几乎不停步地移动拐杖,跟着拉牛扛犁的
鹿三走出村巷。
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
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
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
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又远远地从霞光里迎面
奔到他眼前来了。白嘉轩手心痒痒腿脚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
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
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键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儿一手夺过
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得转不
了几个来回就黑咧。”最后还是无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
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
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
犁铧朝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
白嘉轩只顾瞅着犁头前进的地皮,黄褐色的泥土在脚下翻卷,新鲜的湿土气
息从犁铧底下泛漫潮溢起来,滋润着空乏焦灼的胸膛,他听见自己胳膊腿上的骨
节咯吧咯吧扭响的声音。他悠然吆喝着简洁的调遣犍牛的词令,倒像是一种舒心
悦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尽头掉过犁头,背着霞光朝东头翻耕过来的时候,
吼起了秦腔:“汉苏武在北海……”三个来回犁下来,白嘉轩已经大汗淋漓气喘
吁吁,身体毕竟是虚了,可那卧睡炕上三个月的枯燥郁闷的生活也终于结束了。
晚饭后在厅房东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轩临时决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员的聚会。
白嘉轩说:“我的腰好了。”他侧转头瞅着两个媳妇说:“我在炕上窝蜷了整整
一百零七天,你俩——大姐二姐都受了苦尽了孝心都好。”两个儿媳得到了家庭
长者的夸奖却感到惶恐,争相表白这完全是做晚辈的应尽的孝道等等。白嘉轩摆
摆头就打断她俩的话:“你们还不知道我一辈子最怯着啥?我不怯歪人恶人也不
怯土匪贼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怯迟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
死僵僵躺在炕上,让人侍候熬汤煎药端吃端喝倒屎倒尿。”白嘉轩说到这里停顿
一下,然后郑重地说出想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话:“我说前头这些话的意思,
就是说,从明天开始,你们再也不用围着我转了。你们各人该做啥就去做啥,屋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里人该纺线的纺线,该织布的织布,该缝棉衣的缝棉衣,外边人该做的地里活就
②
尽着去做,孝文 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着翻稻地。牛犊你喂槽上留下的
牲口,叼空儿推土晒土,把冬天的垫圈土攒够,小心捂一场雪。地一下冻就赶紧
套车送粪。把这些活儿开销利索,轧花机就要响动了。一句话,原先的日子咋过
从明日开始还咋过。我嘛——好咧!”
白嘉轩被土匪砸断腰杆以后笼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乱的气氛已经廓清,
劫难发生以前的严谨勤奋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恢复。整个四合院犹如那架置了
一个夏天和秋天的轧花机,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运转起来了。这时候,一个致
③
命的打击接踵而来,白嘉轩发觉了孝文的隐秘 。这个打击几乎是摧毁性的。
……
惩罚孝文的举动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惩罚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
前重温乡约族规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来执行。
白嘉轩仍然在台阶上安一把椅子坐着,孝武归来及时替代了不争气的孝文的
位置,也及时填充了他心中的虚空。孝武领诵完乡约和族规的有关条款,走到父
亲跟前请示开始执行族规。白嘉轩从椅子上下来,跷下台阶,从族人让出的央道
里走过去,双手背抄在佝偻着的腰背上。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
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
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
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
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
难,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
(节选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第十七章,有删改)
【注】:①白嘉轩,白鹿村的族长。②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孝文、
孝武、孝义。③指已婚的孝文和田小娥在破窑洞私会的事。
(乙)
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
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
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
纹。……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
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了
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节选自贾平凹散文《秦腔》)
6. 下列对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劫匪打断腰杆给白嘉轩带来的是身体摧残,儿子孝文的犯错则给他造
成精神的重击。
B.白嘉轩用“孝”“义”给儿子取名,可以视为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乡土
民间的寄寓。
C.当白嘉轩夺犁把和鞭子时,鹿三担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因而
表现得很不情愿。
D.秦腔有快板也有慢板,由此可见秦腔唱腔既有豪迈激越的特点,也有凄
恻动人的一面。
7. 下列对两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写到秦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甲文是通过白嘉轩犁
地时吼唱秦腔这一细节来体现的,而乙文是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直接表达
的。
B.甲文开头对白嘉轩被打断腰杆后的肖像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是为
了突出他可怜可悲的形象,营造悲凄哀伤的氛围。
C.甲文划线处连用三个长句,语言节奏徐缓沉重,真切展现了白嘉轩对孝
文的极度失望以及内心的无比沮丧。
D.“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乙文的这个句子有着声音和画面的质
感,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吼唱秦腔时爽快、狂喜和激动的心情。
8. 小说节选部分写了“孝文被打”,《红楼梦》也写了“宝玉挨打”,试概括
宝玉挨打的原因,并简要概述一下宝玉和孝文两人挨打背后的实质。(6分)
9. 陈忠实说:“秦腔与《白鹿原》共有同一个灵魂。”请结合甲、乙两文,从
语言、人物、思想三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臣之壮.也”,……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乙
鲁炅,范阳人也。身长七尺余,涉猎书史。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
为别奏。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使至院右,翰尝设宴,真卿谓翰曰:“中丞自郎将
授将军,便登节制,后生可畏,得无人乎?”炅时立在阶下,翰指炅曰:“此人
后当为节度使矣。”后以陇右破吐蕃跳荡功,累授右领军大将军,赐紫.金.鱼.袋.。
禄山之乱,选任将帅,迁南阳太守。寻而潼关失守,贼使哥舒翰招之,不从。
又使伪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攻之,累月不能克。颍川太守来瑱、襄阳太守魏仲犀
合势救之。犀使弟孟驯为将,领兵至明府桥,望贼而走,众遂大败。 后令珣死
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千有价无米饿死者
相枕藉 。
炅在围中一年,救兵不至,昼夜苦战,人相食。至德二年五月十五日,率众
持满矢突围而出,投襄阳。田承嗣来追,苦战二日,杀贼甚众。贼又知其决死,
遂不敢逼,朝廷因除.御史大夫、襄阳节度使。时贼志欲南侵江、汉,赖炅奋命扼
其冲要,南夏所以保全。十月,王师收两京,承嗣、令殉等奔于河北。南阳遭大
乱之后,距邓州二百里,人烟断绝,遗骸委积于墙堑间。
上元二年,为淮西襄阳节度使、邓州制史。十月,与朔方节度使司徒郭子仪、
河东节度使太尉李光粥等九节度同围安庆绪于相州。炅领淮西、襄阳节度行营步
卒万人、马军三百,以李抱玉为兵马使,吴分界知东面之北。二年六月六日,贼
将史思明自范阳来救,战于安阳河北,王师不利,吴中流矢奔退。时诸节度以回
纥战败,因而退救,尽弃军粮器械,所过虏掠,吴兵士剽夺尤甚,人因惊怨。五
日,至新郑县,闻郭子仪已整众屯谷水,李光粥还太原,灵忧惧,仰药而卒。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六十四。鲁炅》,有删改)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令珣死/又令田承翻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
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
B.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
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
C.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
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
D.后令珣死/又令田承嗣攻之/炅城中食尽/煮牛皮筋角而食之/米斗至四五十
千/有价无米/饿死者相枕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
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节度使,古官名,唐睿宗时在边疆始设,玄宗后遍设国内。总揽数州的
军、民、财政,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元代时废除。
C.除,与“拜”一样,都是授予官职之意,有时也可表示贬职。李密《陈情
表》中“除臣洗马”的“除”与本文中的“除”同义。
D.紫金鱼袋,是唐代后出现的官服装饰,用以盛鲤鱼状的金符。唐三品以
上官员佩金鱼袋,五品以上官员佩银鱼袋。六品以下无鱼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炅身材魁梧,深得器重。曾经受到哥舒翰的赏识,被任命为别奏,在
颜真卿询问年轻人中的翘楚时,哥舒翰更预言他将成为节度使。
B.鲁炅平乱有功,治军无方。他帮助王师平定叛乱,守住了南方。但后来
与史思明在安阳河北大战,失败逃跑,其军队对百姓大肆掠夺。
C.鲁炅英勇无惧,战功显赫。固守南阳时,遭到武令珣和田承嗣的攻击,
因援兵不至而退至南夏,杀敌众多,视死如归,敌军不敢相逼。
D.鲁炅颇有谋略,忠诚有节。在安史之乱中,敌军派哥舒翰招降,他也没
有屈服,在被围困的一年多中,食尽援绝,他依然坚守没有投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2)又使伪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攻之,累月不能克。
14. 鲁炅被围困南阳一年多,最后突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题。
病中对病鹤
白居易
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
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
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病的诗人怜惜生病的鹤,病鹤的精神没受到损害但肉体受到了损害。
B.颔联使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病鹤不能飞向高空而只能觅食谋生的苦痛。
C.“悲吟”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昂藏”者的时候感到自惭形秽。
D.诗人有一点与病鹤相同,那就是诗人的头发和病鹤的羽毛都是白色的。
16. 王若虚评价乐天诗歌之情感“随物赋形,所在充满”,从本诗中可以读出诗
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人写诗喜欢造境,诗中场景往往雄浑阔大,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又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诗人放声高歌,抒发满腔豪情,与苏轼《赤壁赋》中“扣舷而歌
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山河是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山河”一
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8~20 题。
当下,流程简单的塔罗牌、算卦等网络占卜受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追捧。顾
客往往只需提供性别、年龄等基本个人信息,线上占卜师就能为他们的情感、事
业、学业 ① 。
“云算命”为何能流行?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揭示了人们容易相信算
命的原理:人们往往会相信一段笼统的、对人格的描述,认为它准确地揭示了自
己的性格特征。而算命正是以一些 ②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描述让顾客产生
“算得准”的错觉。除此以外,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力求上进的年轻人难
免碰到挫折与不顺,而羽翼未丰的他们尚且不具备处之泰然的心性。如此一来,
一些人便会试图从“玄学”中寻求心理安慰,以占卜的结果为暂时指引,减轻对
未来的忧惧。然而,从算命的结果中并没有什么不可泄露的天机,大多数时候可
以堪称商家引诱顾客消费的心机。向占卜师“病急乱投医”的人不仅得不到什么
实际帮助,甚至还会在 ③ 之下被收割“智商税”,得不偿失。
作家毕淑敏曾写道:“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在迷茫困顿时刻,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是独立思考的清醒
头脑,是只争朝夕的努力奋进。唯有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我们才能脱离泥沼,
真正抽到人生的“ 上上签”。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
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 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小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题与画每每相得益彰,好画还须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
不啻是锦上添花。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
要为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
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张《瞿塘图》,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耿耿在怀。目前经验
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词
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
确实是比较好题。 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
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
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你对着一幅名
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由于心思的焕发、
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词、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的题吧。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辞、字、款式要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
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22.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一个类比推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5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
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罗翔
材料二:
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类要困难的多。
——苏霍姆林斯基
材料三:
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
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
——爱因斯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
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双流区高 2024 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题1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 D【D.“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式微,现代主义小说独领风骚”无中生有。】
2. A【B.“它无法反映生活、现实和历史的某种本质”曲解文意。C.“他更认可现实主义
小说观”错。D.“相比现代主义小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更具有通约性,作家的
个人风格不明显”错。】
3. D【D.“小说呈现了马尔克斯个人精神的漫游,而非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图景”错。】
4. 小说家追求对世界的整合把握;但小说家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世界,他们对世界的经验
是支离破碎的。
5. 经典文学反应特定时代的生活及其本质,能使读者感受到生活和现实世界波澜壮阔的图
景;经典文学反抗现实中的庸俗观念与权威,能唤醒读者内心的力量;经典文学传达人
类生存和境遇的困境,表现人类经验的内外图景,能使读者加深对个体与人类的认识;
经典文学展现文学家的艺术创造力,能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C【C.“鹿三担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错误。】
7. B【B.“这是为了突出他可怜可悲的形象,营造悲凄哀伤的氛围”错误】
8. 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
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官场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
宝玉逼死了金钏儿。(任写出二点即可)
宝玉和孝文挨打的实质是:他们俩的行为和观念触犯了当时传统的秩序和礼义,是代表
着封建家长和乡绅势力者对叛逆者的一次惩罚和打击。
9. ①语言上,《白鹿原》选文运用了“得儿起”“试火”“窝”“叼空”等方言,和秦腔
一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
②语言上,《白鹿原》选文多用排比句,如“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
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读起来具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和秦腔
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将秦腔粗犷豪放、厚重大气的风格融入到小说的字里行间。
③人物形象塑造上,主人公白嘉轩坚强正直,生命力顽强,不畏命运的劫难,与秦腔快
板里展现出来的雄壮豪放精神契合;
④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孝文不顾传统,和田小娥相爱;白稼轩不顾亲情,痛打孝文,情
感表现凸显人物个性,这和秦腔艺术表现出来的各显真性,有着本质的一致。
⑤思想上,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爱憎分明,儿子犯错亦给予严
惩,与秦腔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一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D
11. C【C.“有时也可表示贬职”错。】
12. C【C.“因援兵不至而退至南夏”错。】
13. (1)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
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叛军)又让伪将(或翻译为:敌军将领)豫州刺史武令珣等人攻打他,连续几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个月都不能攻克(南阳)。
14. ①鲁炅带领士兵昼夜苦战,坚决不投降;
②鲁炅率领士兵持箭突围,英勇无惧;
③敌人的胆小懦弱没有步步紧追。
参考译文:
甲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
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我壮年的时候”……郑文
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
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乙
鲁炅,是范阳人。身高七尺多,略知经书和史籍。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举他
为别奏。颜真卿担任监察御史,出使到了陇右,哥舒翰曾经设宴,颜真卿对哥舒翰说:“中
丞从郎将授任将军,(短时间)便升任节制,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恐怕会(没有)人(比你
厉害)吧?”鲁炅当时站在台阶下面,哥舒翰指着鲁炅说:“这个人以后可以做节度使。”
后来凭借陇右打败吐蕃跳荡的功劳,多次升迁至右领军大将军,皇帝赐予紫金鱼袋。
安禄山反叛后,鲁炅被选拔任命为将帅,兼任南阳太守。不久潼关失守,叛贼指使哥舒
翰招降鲁炅,鲁炅不依从。敌人派叛乱头目豫州刺史武令珣等进攻他,好几个月也不能攻克。
颍川太守来瑱、襄阳太守魏仲犀合军援助鲁炅。魏仲犀让弟弟魏孟驯担任将军,率兵到达明
府桥,但他们望见叛军就逃跑了,士众于是大败。后来令珣去世,又派田承嗣攻打他,鲁炅
城中粮食用尽,就煮牛皮筋角来吃,每斗米卖到了四五十千钱,有价格却没米,饿死的人交
错地躺在一起。
鲁炅在南阳一年,救兵不来,日夜作战,(粮食缺乏)甚至以人为食。至德二年五月十
五日,鲁炅率军带箭突围而出,投奔襄阳。田承嗣尾随追击,鲁炅拼死战斗了两天,杀死俘
虏很多敌人。贼人知道他决一死战,于是不敢紧逼,朝廷于是授任他为御史大夫、襄阳节度
使,当初,叛军立志想要向南入侵江、汉一带,全靠鲁炅奋力守住了要道,因此南夏得以保
全。十月,王师收复两京,承嗣、令珣率领残军逃到黄河以北,南阳遭逢大乱之后,距邓州
二百里以内的地方,人烟断绝,遗骸堆积在墙堑之间。
上元二年,鲁炅担任淮西襄阳节度使、邓州刺史。十月,与北方节度使司徒郭子仪、河
东节度使太尉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在相州共同包围了安庆绪。炅率领淮西、襄阳节度行营步卒
万人、马军三百,让李抱玉担任兵马使。鲁炅分界掌管东面之北。二年六月六日,贼首史思
明从范阳前来救援,在安阳河北作战,朝廷军队不利,鲁炅身中流箭败退。当时各节度因为
回纥战败,所以溃散离去,丢弃所有的军粮器械,并抢劫路过地区,而鲁炅的军队尤其抢得
厉害,人们于是惊慌怨恨。五日,到达新郑县,听说郭子仪军队驻扎在谷水,李光弼回到太
原,鲁炅羞愧担心,就服毒自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 C【C“自惭形秽”有误。】
16. ①与病鹤同病相怜。虽然身体生病,但精神依然如故;
②对理想悲观失望。表达了自己像病鹤一样很难再施展抱负的哀伤,说出了只合“觅稻
粱”、难以“对昂藏”这样的感伤之语;
③对自己年华老去的忧伤。用自己家的头发和病鹤的羽毛都是白色的来进行自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
17.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18. ①指点迷津 ②模棱两可 ③花言巧语
19. 示例:然而,算命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可泄露的天机,大多数时候堪称商家引诱顾客消
费的心机。
20.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中的“困境”比作“泥沼”,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
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困境给人带来的影响,如同陷入淤泥沼泽般让人不能自拔。
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是……的……”构成排比句式,节奏感强,增强了语
言气势,强调了只有自身做出努力才是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分)
21. ①原文有一种层层推进的意思,有一定强调作用,修改后为并列关系,没有一种强调突
出的作用。
②原文三个“要好”,读起来更有韵律美,富有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22. ①把马与画类比,好的马比较好骑,就说明好的画很题字;
②经过训练的马,略通骑术就行,这里指好的画作,只要略懂画的人都可以题字,而且
还容易符合意境。
四、写作(60 分)
23. 略
{#{QQABDYQUogiIAAIAAAACAwmACEEQkhGACIgGgAAYIEABSA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