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第1节:温度和温标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测量温度时常用的一种单位——“摄氏度”,它是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这两温度之间等分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为1个温度单位。这种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的测温方法叫摄氏温标,以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摄氏温度。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和温标的知识。
知识温顾: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假如一个容器用挡板K隔开,容器中的气体被分成A、B两部分,它们的压强分别为pA、PB,温度分别为TA、TB。打开挡板K后,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气体会是什么状态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研究某一容器中气体的热学性质,其研究对象是容器中的大量分
子组成的系统,这在热力学中叫作一个热力学系统
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或环境)。在物理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
容器和酒精灯就是外界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2、根据系统和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我们可以区分出如下几种热力学系统
①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此时系统和外界既无
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在该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既不能进也不能出)
②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在该
系统中,物质不能进出,但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
③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简称开系。(在该系统中,与外界可以自由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2、状态参量 : 在热学中,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用到的物理量,这些物理量
叫作系统的状态参量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
状态参量
系统间力的作用用压强P
力学参量
温度为20℃
确定系统冷热程度用温度T
热学参量
容积为100L
几何参量
确定空间范围用体积V
二、平衡态
把不同压强,不同温度的两箱气体注入同一容器
5atm
60oC
0oC
2atm
系 统
平衡态
压强大的气体会向压强小的一方流动。
温度高的会向温度低的一方传热。
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各点的压强和温度都不再变化。
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
二、平衡态
1、平衡态: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
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温度,压强和体积)能够达到稳定,都不再随时
间变化的状态。
2、注意:
①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②类似于化学平衡,热力学系统达到的平衡态也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
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
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③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
三、热平衡与温度
1、热力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接触而传热
乙系统
热
冷
甲系统
温
甲系统
乙系统
2、热平衡:甲乙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状态参量就不再变化了,这说明两个系统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叫作热平衡。
3、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
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实质:接触时两系统不再进行热传递
4、温度: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热学性质”。我们就把表征
这一“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它的特征就是“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这就是常用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水银温度不再升高,这个系统达到平衡态
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这个系统达到平衡态
水银和水这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三、热平衡与温度
平衡态 热平衡
区别 研究对象
判断依据
联系 5、平衡态与热平衡的比较
一个系统
两个接触的系统
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不变
两个系统温度相同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三、热平衡与温度
四、温度计与温标
1、温标:如果要定量地描述温度,就必须有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就是温标。
①温度计中用于测量温度的物质。(水银/铂/气体/热电偶……)
②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了测温读数准确一般要保证测温物质
的测温属性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为线性关系
③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方法.(摄氏温标曾经规定,标准大气压冰的熔点为0℃,水
沸点为100℃;并据此把玻璃管上0℃刻度与100℃刻度之间均匀分成100等分,每
份算作1℃)
(2)温标的建立包含三个要素:
(1)常见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华氏温标
(4)热力学温度(T):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作热力学温度,它是国际位制中七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T表示,它的单位开尔文, 简称开,符号为K.
(5) 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T=t+273.15 K
热力学零度(绝对零度)等于摄氏温度的 - 273.15℃
四、温度计与温标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
B.0℃的水和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同
C.如果两个系统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也处于热平衡状态
D.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
C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2.热学是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时的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它起源于人类对冷热现象的探索。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B.温度越低的物体,其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
C.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其冷热程度一定相同
D.随着冷冻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实现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2800C
C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B.两个邻近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温度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
A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
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
D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
B.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热量一定相等
C.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铁的摩尔质量为MA,铁的密度为ρ则1kg铁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
A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7.下列各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是( )
A.放在0℃的房间里的冰水混合物
B.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的铜块
C.刚刚放在教室中2分钟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加较多冰块的可乐
D.一瓶放在房间中很久的84消毒液
ABD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8.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由于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关于它们后来是否能处于热平衡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
B.可能
C.要看它们后来的温度是否相同
D.取决于其他状态参量是否相同
BC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9.A、B两物体之间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则( )
A.两物体所含有的热量相等
B.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C.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D.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CD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10.下列关于热平衡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系统的温度相同时,才能达到热平衡
B.A、B两系统分别与C系统达到热平衡,则A、B两系统达到热平衡
C.甲、乙、丙物体温度不相等,先把甲、乙接触,最终达到热平衡,再将丙与乙接触最终也达到热平衡,则甲、丙是处于热平衡的
D.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相同,压强、体积也一定相同
AB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
1.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两分子从相距r=r2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则从r=r2到r=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分子势能一直在增大
D.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 第1节: 温度和温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