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9 21: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硅
B.厨房燃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抽油烟机进行通风换气
C.“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沉时要携带两组压载铁,生铁是合金
D.绿色化学研究的是如何用化学技术与原理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至溶液呈中性:3Ba2++6OH-+2Al3++3SO=2Al(OH)3↓+3BaSO4↓
B.向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C.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2H2O=4Fe3++4OH-
D.CuSO4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Ba2++=BaSO4↓
3.工业上制取的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被氧化
B.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生成1个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4.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根据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A.Z2在①、③反应中均为氧化剂
B.溶液中可能发生:2A3++2Z-=Z2+2A2+
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
D.若消耗1molH+反应①中转移1.6mol电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B.可作阻燃剂
C.是治疗胃酸的药剂 D.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2SO2H2SO4
B.NH3NO2HNO3
C.C6H5ONaC6H5OHCO2
D.SiO2(s)H2SiO3(s)Na2SiO3(aq)
7.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剂②NH4NO2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C.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D.氢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硝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H3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气常用作制冷剂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NO2能导致“光化学烟雾”
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
10.有下列三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在反应中当1 mol 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
11.实验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壁附着的硫
C.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D.隔绝空气密封保存日常所用铝条
12.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过程中,加入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
B.加入锌粉过量的目的是使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
C.操作M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该实验中制备的ZnO不导电,所以ZnO是非电解质
1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时与铜反应只体现酸性 B.干燥氢气体现脱水性
C.使白纸变黑体现吸水性 D.加热时与碳反应体现强氧化性
14.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中H2O2是氧化剂,体现了氧化性,还原产物是O2
C.判断司机是否饮酒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酸性K2Cr2O7与司机呼出的酒精反应,生成灰绿色的Cr2(SO4)3,该反应原理的酒精是还原剂
D.反应①②③中,只有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Mg2+、Ca2+等离子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
B.有机玻璃和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D.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
二、填空题
16.氯的常见氧化物有、、),其沸点分别为3.8℃、11.0℃、82.0℃。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常压下,上述三种氧化物中属于气体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消毒水时,还可将水中的转化为,再水解生成胶体,说明具有_______性,检验有胶体生成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
(3)工业上可以用反应制备,生成1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的反应原理为,浓盐酸在反应中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填字母)。
A.还原性 B.氧化性 C.酸性
17.Ⅰ.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2)已知2个在反应中得到10个电子生成一个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
A.氧化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还原性: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Ⅱ.是一种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处理尾气。已知通入的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未配平):,。
(5)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与的数目之比为5∶2,则该溶液中与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18.有反应:。
(1)该反应中盐酸体现的性质:_______
(2)若消耗了2mol,则生成的体积是_______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19.为探索稳定性溶液对氮氧化物()的处理效果,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具有强氧化性,且氧化性随着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氮氧化物具有强吸收效果。
(1)“制气”阶段生成、NO和。“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可以将NO氧化为,并进一步将氧化为,则被还原为。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 或“小苏打片”(主要成分是NaHCO3) 给病人治疗。
(1)写出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宜服用___________ (填“小苏打片”或“胃舒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材料二: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为它能够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性。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4)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是___________剂。
21.某种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1)分别写出该煤气和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把一套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时,应对空气和燃气的进气量做怎样的调整_______?
22.(1)难溶物PbSO4溶于CH3COONH4溶液可制得易溶于水的(CH3COO)2Pb,发生的反应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说明(CH3COO)2Pb是________(填“强”或“弱”)电解质。
(2)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则次磷酸是_____元酸(填“一”、“二”或“三”)。
(3)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净化。高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请补充并配平下面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
____Fe(OH)3+____ClO-+____OH-=__FeO+___Cl-+______
(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当有2mol H3PO4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e-
2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等。硫酸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在化工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_______。
(2)某同学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黑色固体,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此实验过程中主要体现浓硫酸性质中的_______。
(3)有一种硫酸盐不溶于水和酸,且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因此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这种硫酸盐为_______(写化学式)。
24.I.有以下物质:A石墨;B钠;C酒精;D氨气;E盐酸;F氯化钠固体;G熔融H:I:J:H2SO4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3)能导电的_______
II.某河道两旁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K+、Ag+、Fe3+、C1-、OH-、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
(4)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
III.+6价铬的毒性很强,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需要转化为低毒的Cr3+,废水中含有的可以用绿矾(FeSO4 7H2O)除去。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含Cr3+、Fe3+、H+等阳离子。
(5)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5.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②该反应中当有被氧化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是_______。
③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三氧化砷,俗称砒霜,分子式,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开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
①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_______性,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③砷化氢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然,其氧化产物是砒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主要是硅,A项错误;
B.厨房燃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抽油烟机进行通风换气,避免电火花引起火灾,应直接开窗通风,B项错误;
C.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C项正确;
D.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产生,D项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铝离子的水解会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至溶液呈中性,即铝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3Ba2++6OH-+2Al3++3SO=2Al(OH)3↓+3BaSO4↓,A正确;
B.向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CO2,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B错误;
C.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应为4Fe2++O2+4H+=4Fe3++2H2O,C错误;
D.CuSO4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A
【详解】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A.在该反应中, S元素化合价由S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H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A正确;
B.在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O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作氧化剂,B错误;
C.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所以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C错误;
D.反应中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降低1价,所以每生成1个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4.C
【解析】①16H++10Z-+2XO=2X2++5Z2+8H2O中Z-是还原剂,XO是氧化剂,且Z-的还原性大于X2+;②2A2++B2=2A3++2B-中A2+是还原剂,B2是氧化剂,且A2+的还原性大于B-;③2B-+Z2=B2+2Z-中B-是还原剂,Z2是氧化剂,且B-的还原性大于Z-。
【详解】A.由分析知Z2在①中是氧化产物,而在③反应为氧化剂,故A错误;
B.由分析知A2+的还原性大于B-,而B-的还原性大于Z-,则A2+的还原性大于Z-,说明2A3++2Z-=Z2+2A2+不可能发生,故B错误;
C.由分析知A2+的还原性大于B-,B-的还原性大于Z-,Z-的还原性大于X2+,则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故C正确;
D.反应①若消耗1molH+,则参加反应的Z-是,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C
【详解】A. 能杀菌消毒,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如作为葡萄酒的抗氧剂,故A正确;
B. 分解生成MgO具有熔点高的性质,可作耐火材料,故B正确;
C. 碱性太强,常用NaHCO3作为治疗胃酸的药剂,故C错误;
D.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在国防、科技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故D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 FeS2在氧气中煅烧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SO2能被双氧水氧化成H2SO4,故A正确;
B. NH3催化生成NO,NO氧化生成NO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HNO3,故B错误;
C. C6H5ONa与HCl生成C6H5OH,苯酚与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得不到CO2,故C错误;
D. SiO2(s)不溶于水,不能生成H2SiO3(s),硅酸与NaOH生成Na2SiO3(aq),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第二步反应中,亚硝酸铵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3价变为0价,所以亚硝酸铵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①、②错误,⑤正确;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故③正确;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变化,故④正确;
综上,③④⑤正确,答案选D。
8.C
【详解】A.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氢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硝酸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C。
9.D
【详解】A.三种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项错误;
B.液态NH3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项错误;
C.酸雨与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C项错误;
D.活性炭因吸附使品红褪色、SO2因发生化合反应使品红褪色、Na2O2因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D项正确;
答案选D。
10.C
【详解】A、反应中HCl中氯的化合价升高,则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中,;在反应中,;在反应中,,因此氧化性:,故B错误;
C、在反应中当1 mol 参加反应时,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生成,其中2molHCl被氧化,故C正确;
D、根据还原性顺序:,和反应时,氯气先氧化亚铁离子,再氧化溴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强的微粒首先与氧化剂发生反应。
11.B
【详解】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沙子盖灭,故A错误;
B.硫易溶于二硫化碳,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壁附着的硫,故B正确;
C.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故C错误;
D.铝在空气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氧化,铝条不用密封保存,故D错误;
选B。
12.D
【分析】根据流程图可知溶解过程中Zn和Cu都被溶解,Zn可直接被硫酸溶解,而Cu不能直接溶于酸,故加入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得到硫酸锌、硫酸铜溶液,加入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溶液处理得到氧化锌;
【详解】A.根据流程图可知溶解过程中Zn和Cu都被溶解,Zn可直接被硫酸溶解,而Cu不能直接溶于酸,故加入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故A正确;
B.为了保证操作M后铜被完全分离,加入过量锌粉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故B正确;
C.操作M为分离固液的操作,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正确;
D.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氧化锌在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D。
13.D
【详解】A.加热时与铜与浓硫酸反应既体现酸性,又表现了强氧化,故A错误;
B.浓硫酸干燥氢气,体现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够使白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脱水性,故C错误;
D.浓硫酸与非金属单质碳反应只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答案:C。
14.B
【详解】A.Cr2O3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题给反应①知Cr2O3能与KOH反应:Cr2O3+2KOH=2KCrO2+H2O,可知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
B.反应②中被H2O2氧化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2+3H2O2+2OH-═2+4H2O,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还原产物是H2O,故B错误;
C.酸性K2Cr2O7与司机呼出的酒精反应,生成灰绿色的Cr2(SO4)3,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酒精是还原剂,故C正确;
D.反应①③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②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只有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 生活中“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Mg2+、Ca2+等离子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A正确;
B.有机玻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错误;
C.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为氮氧化物,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正确;
D.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D正确。
答案为B。
16. 、 氧化 用一束光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 1mol AC
【详解】(1)常温常压一般指25℃、101kPa,Cl2O和ClO2的沸点低于25℃,在常温常压下,Cl2O和ClO2状态为气态,Cl2O7的沸点高于82.0℃,Cl2O7的状态不是气态;
故答案为:Cl2O和ClO2;
(2) 根据题意Cl2O将Fe2+转化成Fe3+,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2O中Cl的化合价降低,即Cl2O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检验有胶体生成,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即用一束光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
故答案为:氧化性;用一束光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
(3) NaClO3中Cl的化合价由+5价→+4价,化合价降低1价,生成1mol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1mol;
故答案为:1mol;
(4) 根据反应方程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NaClO3中Cl转化成ClO2,浓盐酸中Cl一部分转化成Cl2,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体现还原性,还有一部分转化成NaCl中Cl,Cl的价态没变,体现HCl的酸性,故AC正确;
故答案为:AC。
17.(1)
(2)
(3)AC
(4)
(5)15∶2
【详解】(1)KBrO3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Br的化合价降低,则在反应中As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即反应物是AsH3,生成H3AsO4,所以AsH3是还原剂。
(2)2个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10个电子生成一个X,则1个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5个电子,Br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则X的化学式为Br2。
(3)在反应中,KBrO3做氧化剂,AsH3做还原剂,Br2是还原产物,H3AsO4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KBrO3>H3AsO4,还原性:AsH3>Br2,故选AC。
(4)在反应中,氧化剂KBrO3中Br的化合价为+5价,反应后为0价,Br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1molKBrO3参加反应,得到5mol电子,还原剂AsH3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为+5价,1molAsH3参加反应失去8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5)Cl2 通入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NaOH+Cl2→NaCl+NaClO+H2O ,NaOH+Cl2→NaCl+NaClO3+H2O,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 NaClO 与 NaClO3 的数目之比为5∶2,设生成的NaClO为5mol,则生成的NaClO3为2mol。在反应中,Cl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和+5价,共失去5mol+5×2mol=15mol电子,则Cl也得到15mol电子,Cl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则生成NaCl 15mol,则该溶液中 NaCl 与 NaClO3 的数目之比为15:2。
18.(1)还原性和酸性
(2) 112 10
【详解】(1)反应中,生成氯化钾、氯化锰两种盐,体现盐酸的酸性,生成氯气,体现盐酸的还原性。
(2)由方程式可知,若消耗了2mol,生成5mol氯气,则生成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Mn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为+2价,故消耗2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0mol。
19.
【分析】“制气”时,NaNO2和浓硫酸反应产生NOx,然后用ClO2“吸收”NOx,最后通过检测尾气中NOx判断ClO2吸收NOx的效果。
【详解】(1)根据图示可以发现反应物有NaNO2和浓硫酸,所以方程式为:;
(2)和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的原理可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NaHCO3=Na++HCO
(2) 胃舒平 Al(OH)3+3HCl=AlCl3+3H2O
(3)A
(4)还原剂
【解析】(1)
NaHCO3在水中电离出Na+、HCO,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O;
(2)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最宜服用胃舒平,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3)
酸能使石蕊变红,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选A;
(4)
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说明具有还原性,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是还原剂。
21.(1)2CO+O22CO2、2H2+O22H2O、CH4+2O22H2O+ CO2
(2)CH4+2O22H2O+ CO2
【详解】(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均能燃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H2+O22H2O;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 CO2。
(2)煤气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H2+O22H2O、CH4+2O22H2O+ CO2,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燃烧相同体积的煤气和天然气,后者需要的氧气量大,所以灶具调整方法应是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
22. 弱 一 P、CuSO4 10NA
【详解】(1)根据物质发生反应,复分解三种情况(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或生成弱电解质),(CH3COO)2Pb是易溶于水,发生的反应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 (NH4)2SO4,说明(CH3COO)2Pb是弱电解质;故答案为:弱。
(2)氢氧化钠是足量的,和次磷酸(H3PO2)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说明H3PO2中的一个氢被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次磷酸是一元酸;故答案为:一。
(3)氢氧化铁中Fe由+3价升高到+6价,升高了3个价态,ClO-中Cl由+1价降低到 1价,降低了2个价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Fe(OH)3系数配2,ClO-系数配3,根据质量守恒,系数配2,Cl-系数配3,根据溶液呈中性、氢、氧守恒得到后面添加H2O,根据电荷守恒OH-系数为4,根据质量守恒H2O系数为5,根据氧守恒检验,因此得到2Fe(OH)3+3ClO-+4OH-=2+3Cl-+5H2O,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为;故答案为:。
(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P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 3价,又升高到+5价,CuSO4中Cu由+2价降低到+1价,因此氧化剂是P、CuSO4;11molP参与反应时有6molP化合价升高,转移了30mol电子,生成了6mol H3PO4,当有2mol H3PO4生成,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10mol,电子数目为10NAe-;故答案为:P、CuSO4;10NA。
23.(1)干燥剂
(2)脱水性、强氧化性
(3)BaSO4
【解析】(1)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干燥剂;
(2)
蔗糖逐渐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答案为:脱水性、强氧化性;
(3)
BaSO4不溶于胃酸,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故答案为:BaSO4。
24.(1)E、F、G、I、J
(2)C、D、H
(3)A、B、G
(4)K+、Cl-、OH-
(5)
【分析】电解质是其熔融状态或者其水溶液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其熔融状态、其水溶液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1)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水和部分金属氧化物等,可知题干中盐酸、硫酸、氯化钠固体、熔融氢氧化钡、氧化钙为电解质;
(2)
非电解质包括部分有机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如氨气等,可知题干中酒精,氨气,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
(3)
石墨和钠两种单质具有导电性,熔融氢氧化钡有能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也能够导电,其他电解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无法导电;
(4)
由题知甲厂水碱性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无法共存的银离子、铁离子在乙厂水中,乙厂水中银离子无法与氯离子共存,所以乙厂水中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而甲厂水中的离子为互不反应的钾离子、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5)
亚铁离子有还原性,重铬酸根有氧化性,两者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三价铬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和转移电子数守恒配平其反应式为:
25.(1) 4.48L
(2) +6+6=2+6+3H2O 氧化性 1.2
【解析】(1)
①反应,Cl2中Cl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氧化剂是Cl2,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N2,氧化产物是N2;
②反应,当有被氧化时,生成0.2mol,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是0.2mol×22.4L/mol=4.48L。
③反应,Cl2中Cl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NH3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用双线桥标出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为;
(2)
①As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为-3,Zn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为+6+6=2+6+3H2O
②中As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为-3,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6=1.2。
③砷化氢室温下在空气中自然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