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印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画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旷
世
奇
才
学 · 知 人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常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6岁卒于常州
展· 思古人
导
背景介绍:乌台诗案
苏轼作诗赋,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即《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二部分
解题
学 · 解 题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怀古(咏史)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写景(陈迹)
抒情(感悟)
怀古(人事)
文赤壁与武赤壁
学 · 解 题
怀古(咏史)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写景(陈迹)
抒情(感悟)
怀古(人事)
学 · 解 题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怀
内容特点:
①怀人伤己。 表达像古人那样渴望建立功业的志向。
②怀古伤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③理性反思。劝诫今人。
第三部分
文本研读
念奴娇
苏轼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学 · 感情基调
初读课文
【思考1】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豪放、有气势、雄壮
【思考2】整体感知:概括上下片内容
明确 上片,写赤壁壮丽景象;下片,写赤壁所想,吊古伤今,自抒怀抱。
上 阙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作者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请分析其作用。
“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中哪些词的运用富有表现力?
下 阙 下阙所写何人何事?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意图是什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议 · 品 诗
·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升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
议 · 品 诗
·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①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引起怀古思绪。(解释这一句写了什么)
②“大”“千古”包容着空间和时间的广泛内涵;“东去”“淘尽”突出长江非凡的气势。景物境界开阔,气势雄浑,奠定了全词豪放的感情基调。(景物特点)
③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引发历史的想象。(抒发的情感)
议 · 品 诗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赤壁怀古》
①内容: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
②结构:为下文对赤壁之地壮丽景象的描写和对周瑜英雄事迹的追忆做铺垫。
③情感:不仅赞扬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而且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周瑜的敬仰之情。
雄奇壮丽、
惊心动魄
的画面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高耸险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
卷:波涛巨大的力量
雄浑壮阔的意境
议 · 品 诗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提问:该句哪些词的运用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雄奇壮丽、
惊心动魄
的画面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高耸险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
雄浑壮阔的意境
卷:波涛巨大的力量
议 · 品 诗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提问:该句哪些词的运用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夸张
拟人
比喻
字词
修辞
基调
豪
迈
奔
放
议 · 品 诗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风流人物
①过渡句(承上启下)。
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③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 阙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作者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中哪些词的运用富有表现力?
下 阙 下阙所写何人何事?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意图是什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议 · 品 诗
议 · 品 诗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轻得意
风流儒雅
从容破敌
谈笑自若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怀古伤己
仰慕
英
雄
展 · 思古人
对比映衬
议 · 品 诗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
“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
“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
“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
“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光阴虚掷,自笑多情,自我解嘲,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
议 · 品 诗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流露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从感叹自己转为自我劝解。落差极大,壮志未酬,心境苍凉,难免消极。
可人生几何,何必太计较得失,不如让满腔愁绪随江东去,举杯赏月!流露出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结
人生如梦是他洒脱的诠释,还酹江月是他豪情的讴歌,多遭贬谪,生之劫难,浩然来,旷达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词、文、书、画,更是他面对逆境的从容乐观。
基础积累
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 通“樽”,酒杯。
2、古今异义: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古义:长江 今义:流量大的河流
3、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羽扇 纶巾:名词作动词,羽扇:拿着羽扇,纶巾:戴着纶巾。
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
4、文言句式:
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
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