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BEST合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BEST合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9 22: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BEST合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20题,共12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丽的汉字书法
杨键
蒋勋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汉字的象形是建立在视觉会意的基础上,而我们今天熟悉的欧美语言,甚至亚洲的新语言(指原也受汉字影响的韩文、越南文),大多都是拼音文字。汉字靠视觉,图像思考使汉文化趋向快速结论式的综合能力,与拼音文字靠听觉记音的分析能力很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两种文化思维的基本走向不同。
谈到中国最伟大的三件行书作品,蒋勋说,《兰亭》真迹虽不在人世了,但是《兰亭》确立了汉字书法“行草”美学的本质——追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保留创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做作的原始情绪。在此意义上,被称颂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实际是一篇草稿!而唐代中期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祭悼安史之乱中丧生的侄子,泣涕淋漓,涂改圈划更多,同样也是一篇没有誊录以前的“草稿”。最后一篇,北宋苏轼被贬黄州,在流放的苦闷中写了《寒食帖》,诗中也有错字别字的涂改,线条时而沉郁,时而尖锐,变化万千,《寒食帖》同样也是一篇“草稿”。三件书法名作都是“草稿”,但却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三件行书作品,也许可解开行草美学的关键,那就是追求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
蒋勋一再谈到汉字书写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比如山海关的城楼上有一块匾,大字正书“天下第一关”。如果少掉这几个字,也许就会失去气壮山河的雄强气派。欧洲的城堡宫殿建筑上很少看到文字,凡尔赛宫也想不起来有什么地方适合题字,然而文字书写在中国或东方的建筑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他说,台南孔庙大成殿里,孔子不是一尊人像,是用汉字书写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与希腊的人像纪念完全不同。长久以来,汉字传承一直是东方文明历史的核心命脉。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唯一还可以在现代科技的电脑中方便使用的古文字。它是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年轻的文字。五千年前看到黎明日出写下的“旦”字,和我们今天庆祝一年第一个日出的“旦”是同一个字。
蒋勋说,每次看到弘一法师的书法会有震动,尤其是法师晚年刺血写经,字迹只是血痕。一句“慈悲喜舍”,安详静定,仿佛千万劫来的沧桑化成一痕淡淡微笑,仍然使人对汉字书写有真正敬意。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汉字是建立在视觉会意基础上的表意文字,受汉字影响较大的韩文也是“象形”文字。
B.中国建筑水平美学追求和欧洲建筑垂直直线上升特色,分别源于隶书和拼音文字的书写特点。
C.汉字可以输入电脑,证明汉字完全可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取代拼音文字的优势。
D.台南孔庙大成殿里汉字书写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说明文字书写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
【小题2】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兰亭》书法的重要价值是确立了汉字书法“行草”的美学追求,即原创当下的即兴之美,保留创作者最饱满也最不修饰、最不造作的原始情绪。
B.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颜真卿的《祭侄儿文》,涂改圈画甚多,这体现作者痛失亲人的哀伤感情和流放途中的苦闷情绪。
C.山海关城楼上书写“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彰显出气壮山河的雄强气派,为此处建筑增色不少,而在欧洲建筑中根本看不到题字现象。
D.弘一大师的书法作品可以震动人心,其晚年书写的“慈悲喜舍”一句,能让人心灵安详静定,这完全归功于佛法的力量。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汉字靠的是视觉,拼音文字靠的是听觉,不同的文字决定了文化思维的不同走向。
B.汉字隶书的 “波磔”特点与中国建筑“飞檐”的美学特征,都是同一时代形成的。
C.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它负载的文明是西方文明所望尘莫及的。
D.文中多次将东西方文字和建筑的特点进行比较,目的是突显汉字书法的独特之美。
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唯一还可以在现代科技的电脑中方便使用的古文字”,选项“具有取代拼音文字的优势”文中没有表述,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选项B对应的原文“最后一篇,北宋苏轼被贬黄州,在流放的苦闷中写了《寒食帖》”,选项“颜真卿的……流放途中的苦闷情绪”把“苏轼”换为“颜真卿”,张冠李戴;选项C对应的原文“欧洲的城堡宫殿建筑上很少看到文字”,选项“在欧洲建筑中根本看不到题字现象”,以偏概全,混淆逻辑范围;选项D对应的原文“仍然使人对汉字书写有真正敬意”,原文通过弘一大师的例子重在说明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选项“归功于佛法的力量”,曲解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文中没有东西方比较的意思,选项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言诗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共19分)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不去。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辗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崤关下军,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①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成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贾竖:跑买卖的人,对商人的蔑称。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数:多次
B.沛公殆天授 殆:大概
C.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 具:准备
D.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款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崤关下军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①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C.①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②不如因善遇之
D.①今始入秦,即安其乐 ②吾其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亮祖先是韩国人,张良在下邳的时候,喜爱打抱不平。项伯杀人,张良也跟随他隐藏起来。
B.陈涉等起义后,张良也举兵起义,部属有一百多人。在张良准备去归属陈涉时,遇见了沛公。
C.当沛公打算攻打晓崤关的秦军时,张良劝阻沛公,让他采用围而不打、分化瓦解秦军的策略。
D.当沛公占领咸阳、俘虏秦王子婴后,又是张良对沛公及时进行了劝阻,让他接受樊哙的意见。
【小题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试题分析:啖:利诱。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重宝”怎么“款待”,搭配不当,应为“利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在下邳住,爱打抱不平。项伯曾经杀人,躲避在张良那里。
十年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去跟随他,走在路上碰到沛公。沛公正带领几千人攻占下邳,便跟随了沛公。沛公让张良做了厩将。张良多次向沛公讲《太公兵法》,沛公非常高兴,常接受他的计策。张良对别人说,别人都不理解。张良说:"沛公可能是天授之才。"就跟随他再也不离开。
沛公从洛阳出发向南出辕,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攻占韩十多城,击败杨熊的军队。沛公就命令韩王韩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向南,攻占宛,向西攻入武关。沛公想用两万人攻打秦峣关下军,张良说:"秦兵还很强大,不要轻视。臣听说那里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经商的小人可以用利来引诱他。希望沛公先在壁垒中留守,派别人先行,为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上插旗帜,作为疑兵,派遣郦食其拿着财宝诱惑秦将。"秦将果然要联合共同(二)阅读唐诗,完成下列问题。(共11分)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注释:
①结宇:造房子。
②莲花:亦指《莲花经》。
【小题1】简析义公禅房周围的环境特点?(6分)
【小题2】诗歌末尾两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小题1】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蒋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林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前六句描写了义公禅房的优雅秀丽、深邃空寂的环境。
【小题2】“莲花”既指高洁的莲花,也指《莲华经》,含蓄的表现出义公高僧的襟怀坦白、心无杂念、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意境的题目,首先提取诗中的意象,然后概括意象的共同特征。主要意象:“宇”“林”“峰”“壑”“夕阳”“庭”,意境额特征抓住诗歌中的“寂”“空”“秀”“深”“空”“净”,应是“优雅秀丽”“深邃空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情感的题目,先明确“莲花”指《莲华经》,然后结合上题意境的分析可以看出高僧的“心无杂念”“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
【小题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小题2】鹰击长空,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小题3】真的猛士,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好的作品
何一飞
县文联作家蒋单嘴上经常挂着一句话:我笔下都是高洁之士。这倒不是他吹的,他写的大多是医家、书家、藏家系列小说,笔下人物都有高士之意,作品在省内外很受好评。
蒋单本人也是个高士。别看他是个作家,却长得五大三粗,满面油光,有水镇人喊他屠夫。他呵呵地认了,完全没有被作践的样子。他确实做过屠夫,上世纪70年代初知青回城后,先是在肥得流油的县肉食水产公司系条油油的裙子卖肉。据说手上功夫甚是了得,卖肉不用秤,全凭手感。但他摸惯了杀猪刀的手硬是喜欢上了码字儿,并且写得小有名气。80年代初,县里成立文联,就把他调了过来。那时肉食水产公司这个单位肥得不得了,文联却是清贫单位,人家笑他米箩跳到糠箩,他就笑笑。后来肉食水产公司倒了,人家说他有眼光,他也只是笑笑。
蒋单喜欢交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也肯帮忙。搞运输的刘老板加盟某大品牌家具公司,新开了一家家具城,要挂一副对联,上联取自品牌公司的企业宗旨:以人为本,构建绿色社会;上联弄好了,却没有对得上的下联,找了许多写手也没有合适的,最后找到了蒋单。怎么弄个这样的上联?蒋单问,言下之意这上联不咋的。他不待刘老板回答,自己泡了杯茶,顺着浓浓的热气喝了一大口,放下杯子说,有了,下联是:让爱做主,营造温馨世界。水镇人都说这是绝对,而且极适合家具城用,把个刘老板喜得拿了两条蓝芙蓉王烟来答谢。蒋单没收,说刘老板要是方便的话,以后文联搞文学讲习班你来个小赞助吧。
县里招商引资,引进了大老板张董事长在县里建一个大型电子厂,总投资3000万,前期投入l000万。张董事长来签约那天,给县领导提了个要求,要在水镇找个作家给他的老爷爷也就是他父亲的爷爷写个传记。光绪年间他父亲的爷爷在水镇做过县令,勤政为民,爱民若子,后来累死在任上。这样一个小要求,县领导满口答应,说这书安排我们县里在全省有名的作家蒋单来写。
蒋单本来在写一个长篇,但还是爽快地应了下来。招商工作是县里大事,自己虽是一介文人,也有义不客辞的责任。
张董事长特意在水镇最大的酒楼设宴款待蒋单,席问,张董事长说,蒋先生要不到我公司来,做个策划总监,月薪五位数怎样?蒋单淡然笑笑,说谢谢张董事长抬爱,我这辈子怕是放不下这支笔啦。
张董事长说是要蒋单写,其实只是要他修改润色、署个名而已。张董事长自已带来了一部已写就的传记,交给蒋单,说仅供你参考,希望蒋先生能在两个月内完成,我给你两万元酬金。张董事长说完,从他精致的皮包里拿出了一沓崭新的钞票。蒋单接过书稿,却不接那钱,双手抱拳对大家作个揖,说张董事长慢喝,我不胜酒力先走一步。说毕,迈开腾腾大步走了。
过了五天,蒋单却把书稿退给了张董事长,说这书他写不了,也不能写。张董事长以为蒋单嫌钱少,叫秘书从财务室拿来5万元钱,啪地一声砸在蒋单面前。先给你5万,张董事长说,写完再给你5万,蒋先生总该满意了吧?蒋单像是被羞辱了一般,屠夫性格就出来了,拿起钱径往张董事长身上砸去,愤然说道,我这一生,何曾被这劳什子累过。
张董事长把这事告到了县领导那里。县领导一个电话把蒋单叫了过来,狠狠批评了蒋单一顿。然后又许诺说,县里正在调整干部,只要把书写好,可以把他调到文化局当局长。
蒋单拒绝了。他说,我查阅了县志,张董事长的老爷爷是水镇县史上最大的贪官,当时水镇人送他四字:天高三尺。意指他搜括民脂民膏掘地三尺。他也不是累死任上的,而是被暴怒的饥民打死,这些县志上记载得清清楚楚。
领导说,你不要管这些,把书写好,把这老板给我留住就行了。他老爷爷贪不贪,现在有几个水镇人知道?就是这书出来了,有几个水镇人会看,张董事长不过是拿回老家炫耀炫耀。
蒋单说,我不能写这书,我一生极恨贪官,如玉之笔岂能黑白历史,为贪官作传?
领导火了,把桌子一拍,你不写这书,明天我就下你的岗。
蒋单二话不说,从领导宽大的办会桌上扯过纸笔,当即打了辞职报告,一撇一捺,刚刚正正,力透纸背。最后将笔一扔,昂然说道,水镇也不会有人写这书,谁写我都不放过。
水镇人没看过蒋单的辞职报告,但他们都认为蒋单的辞职报告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作品。
(《北京文学》2010年第3期)
【小题1】简析小说画线处肖像描写的作用。(6分)
【小题2】统观全文,简析蒋单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8分)
【小题3】蒋单这种尊重事实、不为名利所诱、不做虚假代言人的行为引起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8分)
张董事长高薪请他做策划总监,他拒绝);⑤正直(宁辞职,不为贪官写虚假传记)(4分。要点4分,解析4分)
【小题3】蒋单在高报酬、高官位的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做人的良知,最后不惜辞职来维持自己的品格的高洁。(2分)近年来,许多明星所代言的虚假广告夸大产品功效、隐瞒产品副作用,使消费者因信任而上当受骗,轻者损失金钱,重者损伤身体健康。他们只追求高额的代言费,却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4分)我们在外界的诱惑面前,要自觉守则,能依循良心做出负责任的选择(2分)。
【解析】
【小题1】
5、主旨,主要找小说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主旨的。
具体答题时套用即可。此题是一道文章情节的题目,首先是肖像描写,当然是突出人物性格,此段又是文章的开头,作用是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答题是不要只答套话,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火钵(bō) 玉玦(jué) 显宦(huàn) 长歌当哭(dàng)
B.逶迤(yí) 祷告(dǒo) 解剖(pāo) 叱咤风云(zhà)
C.作揖(yī) 彘肩(zhì) 窒息(zhì) 桀骜不驯(ào)
D.刀俎(zǔ) 忤逆(wǔ) 婆娑(suō) 殒身不恤(x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剖(pōu)。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此题主要涉及的是形声字的误读,字都出自课本,这类词语的读音要重点记忆,尤其注意《异读词审音表》中标注的词语。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B.与张艺谋前几部影片引发的反响有所不同,《山楂树之恋》没有太多口诛笔伐的声讨,广大观众不满意的只是“大师怎么拍了一个小品”。
C.近日,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他们觉得此书中丰子恺先生的画和字看着很赏心悦目。
D.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行禁止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文革”时期的当事人逐渐离世,史料不断散失,“文革”史的研究亟待抢救和开掘。
B.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破坏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搭配不当,“研究”和“抢救和开掘”搭配不当;选项B成分赘余“暗地里”和“阴”重复;选项D成分残缺,“伺机”后面没有谓语,在“伺机”后面加“从事”。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 阅读下面这首词,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平生太湖上, 。如今重到,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 。(《水调歌头》)
①双泪堕清波 ②短棹几经过 ③归去老渔蓑 ④何事愁与水云多
A.④②③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这是一道诗词填空的题目,要注意韵脚,也可用熟悉的词对照字数的差异,此题可根据内容填写,第三空前面是“扁舟”,后面“蓑衣”比较合适,由此可以排除AC,在最后一空,前面是“望”,后面应该“泪”,由此判定选项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写作(40分)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回忆或思考?自选角度和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答案】
风中的余香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解析】
试题分析:作为作文题目,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方法, “一切都会过去”的主体应该是客观的事物,大到历史的发展,王朝的覆灭,小到人的生老病死,物的存在消亡,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主题。“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主体可以是主观精神上的,道德信仰,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亲情与爱情,友谊地久天长等等;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了,自然法则和制度等。
至于命题期待的背景则有宽广的腹地,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明显感到“过去”的速度在加快,而我们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上,如何看清时代的面目,如何认知自身的价值,并真真切切地参与进来,而不要仅仅看着古代英雄事业的覆灭,圣人先哲的薪火相传,人文精神的生生不息,什么“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延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物是人非。其实我们身边的故事俯仰皆是:姚明伤病缠身,刘翔难回巅峰,大鲨鱼奥尼尔退役,告诉我们英雄都会过去的,但是他们竞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