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
11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921年春
新经济政策
第三单元
一、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反动势力乘机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
开始时间
首要任务
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新经济政策
第三单元
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上
贸易上
工业上
分配上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生产积极性
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
提高企业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一、新经济政策
教版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新经济政策
启示: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有什么作用?
作用:
一、新经济政策
苏联建立
第三单元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共有15个加盟国。
二、苏联的工业化
沙俄:16世纪——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至今
教版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苏联的工业化
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去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的工业化
纪末
苏联的工业化
教版年级上册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第三单元
1928年-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开始:
1926年
目的:
实现国家工业化
过程: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
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性下完成
二、苏联的工业化
第三单元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结果
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第聂伯河水电站
二、苏联的工业化
B.危害: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A.积极: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
第三单元
三、农业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
背景:
(1)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解决粮食问题。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粮食问题
时间:
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
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
生产计划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关系: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
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没锅。
没柴。
那就煮!
烤鱼!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高呼:“斯大林万岁!”
这笑话说明了什么?
苏联模式
第三单元
四、苏联模式
开始标志: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主要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1.权力高度集中。
2.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材料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
材料二:材料一:对俄国人民来说,五年计划是一件福祸兼有的事情……它们使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材料四:
材料五:由于存在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坏,许多无辜的人遭到迫害……历时多年的大清洗运动给苏联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
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弊1:损害农民利益,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弊3:民主法制受到破坏。
弊2:经济发展不协调。
怎样评价苏联模式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日益显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封建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变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
1917年十月革命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几次变化?
1991年苏联解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训(启示)
第三单元
①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从国情出发。
②坚持实事求是;
③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四、苏联模式
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突出发展重工业 D.制定国家新宪法
3.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C
A
C
牛刀小试
4.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请你算一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5.1921年,当战时共产主义陷入危机之时,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最让农民高兴的是( )
A把大型工矿企业交给国家
B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C在全国实行电气化
D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B
B
5:50-6:15 通读书本第11课两遍,背诵精编[重要提醒]
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开始、首要任务、内容、特点、作用
2.苏联的工业化开始、目的、过程、重点、特点、结果、评价
3.农业集体化背景、目的、时间、措施、评价
4.苏联模式开始标志、主要特征、新宪法影响、评价苏联模式
5.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6.关于俄国的发展历程
7.列宁、斯大林时期的重要事件
8.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启示
6:15-6:40 抽默+精编+准备道法默写: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7题
明天默写道法1-4题,做好准备!
晚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