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10: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17课基础知识过关(请认真仔细逐字逐句阅读教材内容做好准备)
1.红军长征:
①背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始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
③经过:开始阶段遇挫,湘江战役中三十四师师长__________壮烈牺牲;转折事件_________;_________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________,跳出敌人包围;_______年______月中央红军到达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④胜利:____年____月三军在__________会师。
2.遵义会议:①纠正了_____的错误,肯定了______的正确________
②会后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
③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地位
④挽救了_____,挽救了______,挽救了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__________的转折点
①纠正了“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会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
③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④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长征精神,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
自学目标
逐字逐句快速阅读书本(7分钟),完成以下内容:
1.完成作业本P73填空。
2.知道1936年前日本的侵华史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3.知道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4.概括:面对日本侵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国民党政府、国民党爱国将领、共产党、学生、封建遗老等)作何反应。
一.日本侵华的背景
材料1: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业生产急剧萎缩,数百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负债累累。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2: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提出大陆政策(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直至称霸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1927年《田中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3: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①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转嫁经济危机)
②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③日本侵华之心蓄谋已久
④蒋介石积极内战,让日本有机可乘
一.日本侵华之九一八事变
1.时间、地点:
2.策划者:
3.结果:
4.影响:
1931、9、18 沈阳
日本关东军
东北三省沦陷
①.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②.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是导致东北三省沦陷的重要原因
一.日本侵华之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全国人民:
东北民众和未撤走的爱国东北军:
封建遗老:
中国共产党:
反对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侵略
建立伪满洲国
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局部抗战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
二、日军侵华之一.二八事变
1932年5月,在英美法意四国调停下,中日签定《淞沪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签定协定后,蒋介石把十九路军调往围剿红军的前线
蒋光鼐、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重机枪队
三、日军侵华之华北危机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华北危急!!!
南京国民政府:
爱国学生: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爱国将领:
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在中共领导下,发动“一二.九”运动
①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西安事变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四、一二.九运动
1.时间、地点:
2.经过:
3.结果:
4.意义:
1935、12、9 北京
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进行游行示威
被镇压
一二九运动冲破了国民政府的严密统治,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计划,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有力地宣传了戈停止内,一致对外”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标志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中的先进青年,后来沿着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深人到农村、工厂和革命部队中去,走上了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其中许多人成了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骨干。
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②.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③.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五、西安事变
1.背景(原因)
①民族危机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③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时间、地点、爆发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五、西安事变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杀蒋”?还是“放蒋”?
亲日派何应钦
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想办法争取放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
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在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哦,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意义:
①.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