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08: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6分)
想象是人类与生具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有想象力,引人xiá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dàn离奇的《皇帝的新装》,着实奈人寻味。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滑稽(  ) 着实(  )
xiá(  )思 荒dàn(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8分)
古代诗人有“悲秋”情怀。在巴蜀羁旅中,李商隐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孤独凄凉(《夜雨寄北》);在月如霜的受降城上,李益唤醒了“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乡愁(《夜上受降城闻笛》)。也有诗人爱秋、赞秋,曹操东临碣石,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的豪情(《观沧海》);刘禹锡别出心裁,唱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励志高歌[《秋词》(其一)]。
人生遇挫时,读读陆游,从“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中汲取坚定的信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心浮气躁时,读读诸葛亮,从“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中领受修身治学的教诲(《诫子书》);遭人误解时,读读《论语》,从“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中学习对待误解的态度。
3.与书为友,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如果要从《西游记》师徒四人中选一个人物为友,你最想和谁交朋友?请结合人物形象和作品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理由。(4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①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②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融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
③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窗花儿上散射出来
④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
⑤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①④③⑤②
5.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6分)
(1)下面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图,请你说说看图后的感悟。(3分)
INCLUDEPICTURE"图2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语河南\\图22.TIF" \* MERGEFORMATINET
(2)请你为此次课外读书活动写一句含比喻修辞的宣传语。(3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5分)
驴小弟变石头
[美]威廉·史塔克
①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子。
②在一个下雨的星期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雨水落到背上凉凉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说。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颗有魔法的石子!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的话时,天就变黑了,闪电雷声来了,大雨也来了。
③“我真是太幸运了!”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
④就在他赶着回家,走过草莓山时,竟然碰见了一头狮子。那只饥饿的狮子瞪着他,把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回到家里,也可以希望狮子变成小菊花或蚊子。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有办法用心想。“我希望变成石头。”说完,他就变成了一块岩石。狮子跳过岩石,围着他闻了又闻,最后只好嘀咕着走开:“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
⑤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但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这显然没法做到。他心里既害怕,又着急。最后终于明白:唯一的希望是有人发现这颗小红石子,并许愿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头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⑥最后,驴小弟睡着了。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⑦驴爸爸和驴妈妈在家急得要发疯了,驴小弟从来没有过了晚饭时间还不回家的,他到哪儿去了呢?他们整夜没睡,天快亮了,还是不见儿子回来。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们多么希望亲爱的儿子就在身边啊!“我以后再也不责骂他了,”驴妈妈说,“不管他做什么。”
⑧天亮了,他们到处打听,毫无音讯。他们去找警察,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他们嗅过了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叶,搜过了远近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当然他们也闻过了草莓山上的那块岩石,可是那气味半点儿也不像驴小弟的气味。
⑨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过了一个月,驴爸爸和驴妈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推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他们试着重新振作,但仿佛到处都有驴小弟的影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他们伤心极了,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
⑩日夜更替,驴小弟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他醒着时,只有伤心和绝望。他觉得他会永远变成岩石。他想要习惯这件事,他不想醒了。
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啸着掠过草莓山。下雪了,大多数动物都待在温暖的家里。冬天的草莓山荒凉极了,驴小弟就这样孤零零地趴在那里。又过了一段时间,雪融化了,大地渐渐暖和起来,树木开始吐出了嫩芽。
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持要带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不在了,但生活还得继续。”他们来到草莓山,驴妈妈恰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她温暖的体温使沉睡的驴小弟苏醒过来。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他只是一块石头。
驴妈妈在岩石上摆放食物,驴爸爸则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草地上那块小红石子。“啊,多奇妙的石头!小宝肯定会非常喜欢。”说着,他就把小红石子放在了岩石上。
这时,驴小弟虽然还是石头,却像驴子一样完全清醒了。驴妈妈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小宝爸,你知道吗?我有个奇怪的感觉,我们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
“我就是!我就是!”驴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来。
“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驴爸爸悲伤地低下了头。然后,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又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
“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拥抱、亲吻、问答、凝视和欢呼!
等他们回家后,驴爸爸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一个铁盒子。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需要什么呢?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有删改)
6.下面是“魔法小红石子”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4分)
一个下雨天,我遇见了一头小驴,当他知道我能满足他人愿望时,开心坏了。→驴小弟兴奋地带我回家,在草莓山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想变回驴,但他没办法触摸到我,我没办法帮他实现变回驴的愿望。就这样,我陪着他在草莓山上躺了好久好久。→五月的一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被驴爸爸藏进了铁盒子,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我想他们不会需要我啦!
7.优秀的童话故事往往是荒诞离奇又合情合理的。请参考示例,结合文中第段画线句,体会童话的这个特点。(3分)
示例:原文:(见第②段画线句)我的感悟:一颗石头竟然有满足人愿望的魔法,这个情节充满了离奇的想象。石头需要触碰才能发挥魔力的这个特性让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
原文:“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写给孩子的童话总是慢慢道来。结合第⑧段和第⑨段的加点部分,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9.驴小弟最后从石头变回自己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发呢?联系童话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4分)
童年的春节
冰 心
①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来独往,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
②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③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④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里”,什么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个。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⑤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我们家不供神佛——供桌上只有祖宗牌位、香、烛和祭品,这一桌酒菜就是我们新年的午餐——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来了。
⑥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最先来到的自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金钩寨的花会!
⑦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⑧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⑨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⑩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有改动)
10.阅读全文,用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
INCLUDEPICTURE"HNJ-1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语河南\\HNJ-19.tif" \* MERGEFORMATINET
11.朗读让我们与经典作品更亲近。请参照示例,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做朗读设计。(4分)
【示例】原文:第③段画线句
朗读设计:朗读时,我会把重音落在“系、挽、装”等动词和“大块大块”上, 语调轻快,以突出母亲的忙碌和年味的诱人。
原文: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朗读设计:
12.文末所写的“这一夜的滋味”包含了哪些滋味?(3分)
13.读了《童年的春节》,你会联想到《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请从情感主旨或语言表达上探究两文的相似性。(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各题。(11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14.解释下面加点词。(2分)
(1)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
(2)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16.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宋君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是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甲】文幽默风趣,寓理于事,在笑中对人进行教育;【乙】文中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的。
C.【甲】文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盲目传播,一定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乙】文则告诉我们,毫无根据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D.两篇短文都是寓言故事,【甲】文节选自《吕氏春秋》,【乙】文节选自《列子》。
17.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乙】文这则寓言故事,你怎样理解其寓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秋词(其一)①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2分)
1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作文(50分)
20.阅读以下漫画和文字,在两个选题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INCLUDEPICTURE"HNJ-2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语河南\\HNJ-20.tif" \* MERGEFORMATINET
选题一:小蜗牛在途中会经历什么呢?请发挥联想和想象,创作一个故事。(以下词语也许能开启或丰富你的想象:魔法森林、温馨小屋、遇见、放弃、梦想……)
选题二:漫画和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在风雨中前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②不出现校名、人名等透露真实身份的信息。
答案
一、1. (1)jī zhuó 遐 诞 (2)具 俱 奈 耐
2.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风萧瑟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尚思为国戍轮台 
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不知而不愠
3. 示例一:我选孙悟空做朋友。他是一个本领高强、有情有义的人。在取经的路上,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是孙悟空解决的。他对唐僧这样一个总是误会他的人,几次三番把他赶走的人,依然放心不下。在三打白骨精后,他被唐僧赶走,回到花果山,也想着唐僧,与这样本领高强、有情有义的人做朋友最好。
示例二:我选唐僧做朋友。唐僧是一个善良、有毅力、有理想的人。虽然他没有什么本领,总是被妖怪蒙蔽,总是被抓,但是作为一个凡人,面对取经路上的困难、危险,唐僧从来不曾退缩过,他一直都是最坚定的人。和这样的人交友,一定能够受到好的影响。
示例三:我选猪八戒做朋友。猪八戒是一个乐观、善良、活泼、有毅力的人。猪八戒在整个取经路上是一个开心果,虽然嘴上常说要散伙,但是当唐僧遇到危险、孙悟空被赶回花果山时,猪八戒反而居中调解,想办法让孙悟空回来帮忙。
示例四:我选沙僧做朋友。沙僧是一个沉默寡言、吃苦耐劳、憨厚老实的人。在取经路上,沙僧总是默默干活,从不争抢,但是当遇到危险时,也从不退缩。
4. A 点拨:这是一个景物描写的语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首先判断首句,通过阅读可知,④句点明时间,讲太阳出来后的冰窗花儿,为第一句;①句中有“开始”一词,写出太阳照射下冰窗花儿的样子;③句用“最初”照应前句的“放射出”,写出最开始冰窗花儿的色彩是如何的;⑤句紧接着解释“不同的色彩”;②句用“越来越热”显示出层次感,同时照应前文“太阳出来”;故排序为:④①③⑤②。
5. (1)示例:书犹如望远镜,读的书越多,我们才会看得越远。
(2)示例: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二、(一)6. (1)他遇到了一头饥饿的狮子,他害怕得胡乱说出“变成石头”的愿望,我想也没想便满足了他
(2)驴爸爸和驴妈妈来野餐,驴爸爸恰巧发现了我并把我放在了驴小弟变的那块岩石上,驴小弟想重新变回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7. 一块石头竟然能变成一头小驴,这真是太离奇夸张了。其实是驴爸爸把魔法石子放在了他身上,他又被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内心发出想变回自己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结果又是合乎情理的。
8. 示例:连用四个“每一……”和两个“一……又一……”的句式,极尽夸张,突出驴爸爸和驴妈妈为了找儿子所做的努力之多。这样的反复语句,突出强调了爸爸妈妈失去孩子时内心的焦急和痛苦,将角色的内心放大,更加真实可感,富有感染力,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9. 驴小弟能从石头变回自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绝境中也能逢生;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每个人都能紧握那颗神奇而又美好的“魔法小红石子”,实现心中的愿望。
(二)10. (1)福州的春节 (2)农人们来耍的花会 
(3)“姥姥家”的糖、点心和花灯
11. 示例:朗读时,我会将重音落在“最喜欢”“嗤嗤”“点点”等词上,语速稍慢,以突出“滴滴金”的特点和“我”燃放时的欢喜与兴奋。
12. 对春节美好时光的不舍、依恋,美好时光逝去的落寞、伤心,对即将来临的学习生活的惆怅。
13. 示例一:我联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的春节》写了作者童年在烟台和福州的春节的所见所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两文都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之情。
示例二:我联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的春节》详细描写了福州的灯笼的分类,描写细腻生动,如“走马灯”“白兔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百草园诸多动植物,如叫天子、蟋蟀、覆盆子等。两文在表达上都精练准确,描写生动形象。
三、(一)14. (1)讲述 (2)告知,开导
15. (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
(2)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16. B
17. 示例:在生活中,要积极发现问题并勤于探究;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二)18. 秋高气爽,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19. 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四、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