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过河 第一课时表格式教学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过河 第一课时表格式教学建议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06: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过河(第一课时)
一、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本节课学生主要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再第三单元还要学习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之后还将学习没有括号和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因此本课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54÷(6+3)
=9+3
=12
四、教学过程建议
环节 材料 核心问题(任务) 设计意图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P8的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利用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 1.问题: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模仿练习: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 独立列式计算,并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序呈现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讨论“29+25÷9”这样的算式合适吗?为什么?如果不合适怎么办?独立列式解决。5.介绍小括号的历史。 1.理解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2.巩固和加深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综合运用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5×(36-29)(46+17)÷781÷(16-7)2. 用短横线标一标运算顺序,并计算。2.独立列式解决。 巩固运算顺序。2.培养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拓展 1. 读懂了什么信息?2.比较两个算式,为什么一个前面加小括号,一个后面加小括号? 1.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小括号不是随便添加的,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
五、练习设计参考
课前练习(注:可安排前测的安排前侧,便于找准教学起点。)
增加部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题。
课中练习(注:可安排课后及作业本上的针对性练习,针对本课重难点的训练。 )
2.为了美化环境,学校买来39盆吊兰,25盆绿萝。如果每间教室摆放8盆绿植,这些绿植可以摆放多少间教室?
3.三(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8人,老师要求6个人组成1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课后练习(注:带“*”,指向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内容,体现思维拓展、实践探究、分层要求。练习时间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