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蓝藻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蓝藻的核糖体游
离在细胞质基质中,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核糖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B结误;两
种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高等植物叶肉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但没有叶绿体,D错误。
2.C生物体的含水量因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水生生物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A正确:细胞新陈代谢旺
盛时,结合水可以转化为自由水,细胞新陈代谢缓慢时,自由水可以转化为结合水,B正确:补充生理盐水的
目的是补充丢失的无机盐,维持渗透压平衡,C错误: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含镁化肥中添加的镁元素可以
被植物吸收用于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
3.C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核纤层在前期解体,在末期重建,具有周期性变化,A正确:在前期时,核纤层蛋白磷
酸化,核膜在前期解体,该时期染色休呈散乱分布,B正确;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才会
加倍,C错误:核纤层去磷酸化后进人末期,在晚末期游离的核膜小泡融合,重新形成新的核膜,D正确。
4,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形成囊泡,A正确:内质网可以合成蛋白质和脂质,推测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直接接
触可能与脂质的运输有关,B正确:题干中只提到了内质网与线粒体的直接接触,不能说明内质网只与线粒
体直接接触,C错误;结构决定功能,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等功能与其自身的结构息息相关,D
正确
5.D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A正确:如果用相同浓度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液浓度越小越易发生质壁分离,X值就越小,X/Y的比值就越小,越难恢复原状,甚至
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脱水死亡,在显微镜下观察液泡的颜色就越深,B、C正确:如果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处理,XY的比值越大,内外浓度差越小,质壁分离越不明显;又因为是同一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所以X/Y
越小,外界蔗糖浓度越低,D错误。
6.A增加作物的叶面积可以增加光能利用率,但不一定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在植物果实积累阶段大量增
施氮肥可能导致华而不实的现象,过量的氮可能引起稻株贪青迟熟,生育期延长,A错误;延长光照时间可以
延长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间,从而增加有机物的产量,B正确:施肥的同时进行合理灌溉,可促进无机盐
的溶解,成为离子状态的无机盐可被根系吸收并随水运输,C正确:阴雨天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细胞呼吸中
有机物的消耗量,从而使有机物的积累增加,D正确。
7.D产生酒精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只进行无氧呼吸,二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两种情况下CO的
变化值均大于O2的变化值,A正确:酒精含量过高会抑制细胞呼吸,B正确: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会变
成灰绿色,可用其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C正确: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能检测CO2的产生量,D错误。
8.B细胞焦亡时水分通过孔道进人细胞,细胞体积变大,最终裂解死亡,A正确:细胞刚开始发生焦亡时只是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2773Z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湿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7e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蓝藻和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发现两种细胞在结构上有异同。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且成分相似
B.两种细胞的核糖体都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C.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D.两者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水和无机盐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含水量因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
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互转化与细胞的代谢强度有关
C.人体补充生理盐水的目的是补充Na+,以防止肌无力
D.给土壤增施含镁化肥,有利于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合成
3.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动态变化,核纤层是
核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核膜的支架,可保持核的形
「外
核孔复合体
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八核纤层
A.核纤层在细胞分裂时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参与
染色休融合
核纤层蛋白障酸化
核膜的解体和重建·
,8
B.在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核膜解体,染色
体散乱分布
1
、桑色休
C,在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核纤层解体,此时细胞
化枝鲜层蛋白
质中染色体的数量加倍
的期
D.核纤层蛋白的去磷酸化是末期开始的标志,游离
枝风小泡融
枝纤层蛋白去牌酸化
的核膜小泡融合成新的核膜
0c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胞器之间主要通过囊泡连
不则
接。然而最新成像技术发现,成对的细胞器仅相隔
10~30纳米,距离足够近,即使是最小的病毒也难以在它们之间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形
成了交换脂类、离子和其他分子物质的连接,甚至有科学家拍到了大鼠细胞内线粒体与内质
网直接接触的相关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形成囊泡
B.线粒体和内质网直接接触可能与脂质的运输有关
C.内质网只与线粒体直接接触,与其他细胞器都是间接接触
D.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与其自身的结构息息相关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共6页)】
23277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