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
买铅笔
*
目 录
1
说教材
2
说学生
4
说教法、学法
说目标
3
5
说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 北师大版 一年下册 第一单元
*
1
说教材
本节是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起始课,也是新学期
的第一节数学课。教科书借助学生熟悉的“买铅笔”的情
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
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初步感知了加减
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生学习100以
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在本单元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
2
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
短,已经知道“整体中去掉部分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
算,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得数,但是对算理的理解不
多。因此本课我利用情境、摆小棒、小小发明家、
小小投票会、游戏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理解并分享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说目标
3
*
教学重点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
4
说教法、学法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教学中我把情境 给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从这些问题中选取能够体现重要学习目标的问题,鼓励学生摆小棒自主探究,然后交流分享。
*
过程设计
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自主探索
交流分享
总结体验
拓展延伸
激情引趣
观图提问
5
说设计
*
(一)激情引趣,观图提问
有15支铅笔
*
还剩几支铅笔?(板书)
15 – 9 (板书)
(二)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这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探究15-9怎么算?再引导他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
争当小 小 发 明 家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我将学生说出来的各种算法分别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都积极投入到了寻找算法争当 “小小发明家”的活动中来了
*
1)数数:通过一根一根地数小棒找到答案。
2)拆数 : 把15分成10和5,
10 – 9 = 1 1 + 5 = 6
把9分成5和4
15 – 5 = 10 10 – 4 = 6
3)想加法算减法:
想 9+(6)=15 所以 15 – 9 = 6
学生们在探索、交流中出现了这样几种算法:
*
为突破理解算理这个难点,我鼓励学生以小棒为主要学具,边摆小棒边表达自己的算法 。手脑并用寻求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是个很难的过程,这时课件演示小动物摆小棒。
*
一根一根地减。
1、2、3、4、……
=
*
把15分成了10和5.
10-9=1
1+5=6
15 - 9 =
5 10
6
1
*
把9分成了5和4
15-5=10
10-4=6
15 - 9 =
5 4
6
10
6
*
买铅笔
有15支铅笔,我买9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
15-9=6(支) 答:还剩6支铅笔。
1、王一轩 数数法 2、宋宇辰 拆第一个数法
3、吴佳泽想加法算减法 4、王艺淞 拆第二个数法
小小发明家
小小投票会
板书设计:
*
*
(三)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第一层 基本练习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页第1题)
11-9= 18-9=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页第4题)
10-9= 11-9= 16-9= 13-9=
18-9= 19-9= 12-9= 15-9=
通过第一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第二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
第二层 解决问题
3. 给小鸟找家的游戏
(让学生戴小鸟头饰,根据卡片上的题的得数去找相应的家,配上欢快的音乐。)
只有把计算教学用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
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
才会更感兴趣。把练习融于给小鸟找家的游戏,让学生
在玩中学,这样既让学生放松又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
1)看了图,你知道什么?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3)怎样列式计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不同的算式)
第三层 综合应用
*
1、这节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方法?
2、如果让你再算15-9,你怎么算 为什么?
3、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四)总结体验 扩展延伸
*
“得法于课内,增效于课外”,我设计了
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索了
计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如果小兔买8支
铅笔,那么还剩几支呢?你能用今天所学
的方法来解决吗?欢迎大家课后继续探索。
*
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
好奇
好探究
好秩序
好分享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