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由下列实验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罐内发生爆炸,说明面粉具有可燃性(粉尘爆炸)
B.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甲烷燃烧)
C.纯铜片表面留下划痕,则黄铜的密度比纯铜大(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
D.蛋壳表面产生气泡,则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鸡蛋壳中加醋酸)
2.已知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丙>丁
B.乙可用于制取氢气
C.甲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D.丁能与丙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炽热的铜网
B 区分硝酸铵与氢氧化钠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
C 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D 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含碳量不同
C.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D.高炉炼铁得到生铁
5.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镁
B.铁
C.铜
D.锌
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
B.可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是金属的回收利用
7.现有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锌的固体混合物粉末ag,在高温的条件下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82g,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1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7.14g B.6.42g C.7.62g D.9.22g
8.将适量的铁粉投入盐酸中,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A.溶液变成浅绿色 B.有无色气体产生
C.铁粉不断减少 D.有棕色沉淀生成
9.工业、农业、医药和生活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B.农业上可以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C.人类通过研发药物可保障人体健康
D.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C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A.A B.B C.C D.D
11.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A杯中的水通过灼热铁管,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Fe3O4和“可燃空气”,气体通过冷水中的铜管后用B装置收集。拉瓦锡发现该气体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空气”是氢气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蒸气与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将气体通过冷水中铜管的目的是除去水蒸气
1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二、填空题
13.铝合金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材料,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光伏发电可为电解水制氢气提供电能,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光伏发电用到的高纯硅是用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
(3)镁与稀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_______
15.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两种金属。
①先向盛有等量镍粉和镁粉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观察到都有气泡产生,且镁粉与稀硫酸反应更剧烈,镍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绿色。
②查阅资料可知,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接下来,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上图中,①固体A是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要验证Ni、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i、Mg、Cu、稀盐酸 B.Ni、Cu、MgSO4溶液
C.Mg、Cu、NiSO4溶液 D.Ni、MgSO4溶液、CuSO4溶液
(3)写出一种节约金属资源的方法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与B连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C装置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D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
(5)E实验的结论是: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四、计算题
1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铝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易拉罐、瓶盖、食品包装袋、铝箔等。若能回收起来,既能回收非再生能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全校每班中抽取二名学生家庭作调查,得:每个学生家庭一年内消耗铝约为0.5千克。假设全校一年能回收到1350千克废铝,废铝中含铝为80%,若全部和稀盐酸反应用于制取氢气,那么能制取氢气____千克?
18.向盛有200g盐酸的烧杯中加入11.3g铁合金(铁碳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10.9g,计算:
(1)该铁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
(2)该铁合金属于钢还是生铁;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试卷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C
6.B
7.B
8.D
9.B
10.B
11.B
12.B
13. 金属材料
14.(1)
(2)
(3)
15.(1) Cu/铜 (或)
(2)ACD
(3)回收废旧金属、合理开采金属资源等。(合理即可)
16. 集气瓶 2H2O22H2O+O2↑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
17.120
18.(1)解:设铁合金样品中含Fe的质量为x,生成FeCl2的质量为y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故该铁合金属于钢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该铁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11.2g;
(2)该铁合金属于钢;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