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新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的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家庭化迁移是指迁移人口携同部分家庭成员(配偶、子女或父母)在城市工作生活,还有
部分家庭成员留在故乡的迁移方式。统计表明,与独自迁移相比,半家庭化迁移人口定居城市
的意愿较低。据此完成1一3题。
1,多数情况下,半家庭化迁移首先是携同子女迁移而不是父母,主要是考虑老人的
A.饮食文化
潭B.生活习惯
C.出行方式
D.定居成本
2.与独自迁移相比,半家庭化迁移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较低主要受制于
A.迁移距离
B.受教育水平
C.就业机会
D.家庭负担
3.为了提高半家庭化迁移人口的定居意愿,应
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②加强交通运输建设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④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北与青海省接壤,西北与新疆
雏吾尔自治区毗邻,平均海拔为4500m,属丘状高原低密度纯牧业地区。下图为2005~2017
年那曲市聚落规模等级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一6题。
8001
2005年
m2010年日2017年图2005-2010年
日2010-2017年
700-
600
S
500
()家能
20.
100
-100J00.2
0.2-0.5
0.5-1.0
1.03.0
3.0-7.0
>7.0
(hm)
(注:0~0.5hm
为低等级,0.5~3.0hm2为中等级,3.0hm2以上为高等级.)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232773Z
4.那曲市聚落规模等级变化中
A.2005年个数随等级升高而增加
B.总体上低等级数量偏多
C.2017年为各等级数量中最多的
D.中、高等级数量多
5.从整体看,那曲市聚落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A.多样化和大型化
B.分散化和一体化
C.分散化和小型化
D.多元化和工业化
6.推测那曲市聚落主要分布在
A.靠近水系的河谷阶地
B.山间的和缓坡地
C.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
D.河流的上游地区
大豆原产于我国,东北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但随着世界各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和大豆种植
育种技术的进步及我国大豆产量增长有限,我国国内大豆已失去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已成
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据此完成7一9题。
7.导致我国大豆产量增长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生产力低
B.种植面积不足
C.总产量较低
D.自然灾害频发
8。与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关联度最大的是我国
A.经济总量大
B.耕地面积少
生T(1
C.科技水平高
D.经济发展快
9.为保障我国大豆供应安全,我国应该
A.全部从巴西、美国进口大豆
B.围湖造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C.加大研发技术,提高单产量
D.把粮食作物用地转为大豆种植用地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参为日本的“母亲湖”。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琵琶湖湖水逐浙富营养化,发生了蓝藻暴发现象。下图为1983~
2016年琵琶湖蓝藻基发年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一11题。
501
一发生天数一水域数量
12
4
5
10
3
5
价it
o
19831987-19921997120022007.20122016(年)
10.由图可知,琵琶湖
A.每年都有蓝藻暴发现象
B.蓝藻暴发水域数量与天数大致呈正相关
O A0C EI05 CIS I10S GIOD
C.水体富营养化逐渐严重
候我汽·第市山婴取拉“8一0商非(1
D.蓝藻暴发最多的水域数量大约有45个
尖要简“原超"绿“珍饰()
11.琵琶湖水体富营养化可能会导致湖区
》的
A.水生生物减少,湖水透明度提高
B.营养物质增多,渔获量增加
C.水草大量繁殖,湖水含氧量降低
D.蒸发量增大,湖泊最终干涸
松花江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是黑龙江省主要
河流之一),南源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该流战水能资源较丰富,规划建设多级水电
站。右图为松花江流域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232773Z府谷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D3.C4.B5.C6.A7.B8.D9.C10.B11.C12.B13.A14.D15.A16.D
17.C18.A19.D20.C21.A22.B23.A24.D25.A
26.(1)当地气候湿热,空调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亚马孙河及支流水量
大且平稳,水运便利等。(4分)
(2)热带雨林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注意保护当地的雨林生态环境:常年高温、多雨,需完善厂房的通风散热、
防雨防潮功能:完善工厂园区内的防洪、排水设施等。(4分)
(3)增加就业: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税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
验:生产、供应高品质电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4分)
27.(1)调整了农林牧渔业的占比,加大科技投入,第一产业产值大幅上升,(2分)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以传统
商饮服务业为主,产值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等。(2分)
(2)过度开采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发展初期“随资源建城”,城市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第二产业占主
导,但产品附加值低,第一、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等。(4分)
(3)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安全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科技水平,进行产品深加工,延伸煤炭产
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做
好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高人才和科技支撑,精准招商引资,开辟新产业
等。(4分)
28.(1)主要沿杭州湾沿岸分布:北岸分布较多,南岸分布较少等。(2分)
(2)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运和水运条件优越,交通干线众多,交通便利:淡水资
源充足;工衣业基础雄厚;上海市辐射带动作用强等。(6分)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强该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不同城市间的联系与交
流;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比重等。(4分)
29.(1)天气系统:气旋(低气压)。(2分)主要动力:中纬西风(西南风)。(2分)
(2)特征: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盆地(平地)。(2分)原因:新疆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中亚低涡移至北部频率高;西部离中亚低涡发源地近,受其影响大:受地形拾升作用,山区更易形成降水。
(4分)
(3)位置:西南部。(2分)理由:中亚低涡为气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当气旋西北部冷气流从较
高纬度运动至较低纬度地区时,气旋西南部的冷、暖气流交汇易形成强降水(西南部地处锋面气旋左侧,受
到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降水)。(合理即可,2分)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3277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