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期中复习测试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中复习测试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9-30 11: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桐高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精选2
1.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用煤气灶燃烧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炒菜提供热量
C.铜质炊具长时间不用生铜绿
D.灶具大理石板被食醋腐蚀变粗糙
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主要由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分子的直径 B.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气体分子的式量.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物质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
C. 摩尔质量就是1mol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D. 自来水厂常用某些含铁或含铝的化合物作净水剂
5.将4.6克金属钠加入X克水中,最后所形成的溶液里,Na+和水分子个数比为1:5,则X等于
A.18克 B.10.8克 C.21.6克 D.19.8克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7.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 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的质量为10g、20g、30g,析出A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依次为ag、bg、cg ,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 c=a+b B a=2b-c C c=a+2b D c=2a-b
8.核内中子数为N的R-,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E,则对于该微粒的正确表示方法是
A. B. C. D.
9.从平时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实验中,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O的CO2 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 C.稀释浓硫酸 D.滴加液体
10.四位学生设计了下述四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含有SO42-。其中合理的是
11.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还含有NaCl),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12.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C.新制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D.新制氯水滴到Na2CO3 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1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ml 1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 1mol/L的氯化钠溶液 B.75ml 2mol/L的氯化镁溶液
C.150ml 3mol/L的氯化钾溶液 D.75ml 1mol/L的氯化钙溶液
14.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几滴淀粉溶液、CCl4、酒精、NaBr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无明显现象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橙色
15.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④>③>①
C.质量:②>①>③>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②>④
16.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三分之一水的烧杯中,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推测金属钠的性质的是:①质软 ②密度小于水 ③强还原性 ④熔点低 ⑤生成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全部
17.下列各组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  B.②⑥⑦    C.①④⑧  D.④⑥⑧
18.有下列溶质组:①KCl、Na2SO4 ,②KCl、Na2SO4、NaCl,③NaCl、Na2SO4、K2SO4 ,
④KCl、K2SO4、Na2SO4 。实验室要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 (K+) = c (Cl-) =
1/2 c (Na+) = c (SO42-),则其所选的溶质组可以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或② C.只有①或③ D.①或③或④
19.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且溶液的pH值为7;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③⑤②①④
20.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气体A(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100m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21.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入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 B.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
C.①一③一⑤一②一④ D.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
22.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溴相似,在粗碘中含ICl和IBr,受热时I2、ICl、IBr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以制得纯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A.H2O B.Zn C.KI D.NaCl
23.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无标签溶液, 为鉴别它们,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只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有三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C.若只有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BaCl2溶液
D.一只试管出现气体,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24.下列物质:①Fe ②CO2 ③盐酸 ④CaCO3 ⑤Ba(OH)2 ⑥熔融KCl ⑦蔗糖 ⑧KHCO3。(填代号,以下同)
⑴能导电的是
⑵属于电解质的是
⑶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⑷⑧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为
27.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B.升华, C.结晶,D.分液,E.蒸馏,F.层析,G.过滤。
⑴ 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⑵ 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钡;
⑶ 分离汽油和水;
⑷ 分离乙酸(沸点为118°C)与乙酸乙酯(沸点为77.1°C);
⑸ 提纯混有氯化钾的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
28.许多元素有多种核素,而且在自然界中各种核素都有固定的原子摩尔分数。如氧元素存在16 8O、17 8O、18 8O三种核素,氢元素有11H、12H、13H三种核素。
⑴请你估计,16 8O、17 8O、1 1H、2 1H、3 1H五种核素最多可能组成 种水分子。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2 1H2 和18 8O2两种气体,它们含有质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⑶相同质量的1H 218O和2H216O,它们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⑷ 17 8O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9.实验室要配制100mL1.0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⑴ 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________g。
⑵ 若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锥形瓶,B.200mL容量瓶,C.烧杯,D.胶头滴管,E.药匙,F.托盘天平,G.洗瓶
⑶ 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尚缺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前必须___________。
⑸ 配制过程有以下操作:A.移液,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⑹ 下列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E.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
3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并用纯净、干燥的氯气与金属铜反应的装置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b        
⑵B中装     ,其作用的是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C中装     ,其作用的是              
E中装NaOH溶液,其作用的是              
⑶写出A、D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装置中:                         
D装置中: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D
C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C
B
A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6(8分)⑴ ①③⑥ ;⑵ ④⑤⑥⑧ ;
⑶ ②⑦ ;⑷ KHCO3=K++HCO3- 。
27(5分)⑴ A ;⑵ G ;⑶ D ;⑷ E ;⑸ C 。
28(5分)⑴ 12 ;⑵ 1:8 、 1:10 ;⑶ 1:1 ;⑷ 略 。
29(12分)⑴ __5.9__g ; ⑵ __AB__;(填序号) ⑶_100mL容量瓶_、玻璃棒;
⑷___温度____、___规格____,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
⑸ ___BEAC(A)DF__ (填序号);⑹ _____B_____。
30(10分) ⑴a 分液漏斗 ,b 圆底烧瓶 ;
⑵B中装饱和NaCl溶液 ,其作用的是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C中装 浓硫酸 ,其作用的是 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
E中装 NaOH溶液 ,其作用的是 吸收剩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
⑶A装置中: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
D装置中: Cu + Cl2 =△= CuCl2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31(10分)
⑴(4分)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⑵(3分)44。8m3或44。8*104L
⑶(3分)508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