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散步
【基础知识探究】
1.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熬( ) 歧( ) 霎( ) 粼( )
2. 根据所列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2)忍受,艰苦支持。——( )
(3)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
(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3.“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这句话的“挺不住”是什么意思?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www.21-cn-jy.com
(1) 这段话共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2)学习这种手法,用几句话描写深秋的校园风景。
【课内文段分析】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2·1·c·n·j·y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
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
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
2.“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你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21cnjy.com
3. 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
4.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没有用到比喻手法?“好像”的作用是什么?
5. 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课外文段赏析】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21·世纪*教育网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www-2-1-cnjy-com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入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入的庄严境界。2-1-c-n-j-y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林清玄《浴着光辉的母亲》) 21*cnjy*com
1. 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的见闻。
2.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用那么崇敬的眼神看那位母亲?
3.“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请你说说这句话特别之处在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在文中找出来。
5.想一想过去的十几年你的妈妈对你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能不能列举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
【自我反馈】
一.(1)áo 煎熬 qí 分歧 ( http: / / www.21cnjy.com ) shà 霎时 lín 粼粼 (2)信服 熬 分歧 委屈 (3)去世了 (4)比喻;拟人 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1)D (2)自然怡人;预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前方是一片美好的前途 (3)因为他们是家庭责任的象征,需要认真地去担负起来 (4)没有;表现了我的一种猜测,一种肯定 (5)整个世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它说明了我们身上具有的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1教育网
三.(1)一位母亲不断痛惜呵护弱智的儿子,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们都很崇敬她 (2)因为那位母亲无私地溶入爱里令他们非常感动 (3)比喻十分新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5)略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