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高二语文阅读限时训练(含解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高二语文阅读限时训练(含解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12: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一、立足文本
天虽奇冷,但我和黄开湘同志不知性急还是怎么的,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一头是汗。路上碰到了我们的老首长邓小平同志,我们赶紧勒马下来,向他敬了个礼。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然后问:“你们驻扎在哪里?离这儿多远?”我们一一作了回答。他又问道:
“听说你们团在青石嘴一仗,缴了敌人不少布?”
“是的,上交了不少,还留了一点。”我说。
小平同志说:“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
“好,照指示办!”我回答得很爽快。
小平同志高兴地笑了,又说:“讲妥了,一言为定!如有多,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衣。”
我点着头说:“好,我回头派人给送去。”
我们牵着马跟着小平同志,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到了会场。
1.《长征胜利万岁》这一段对话,对表现文章内容和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
8时整,我们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埋伏得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令下,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2.请赏析《长征胜利万岁》中划横线的句子。
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红军长途行军”“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蒋介石的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
3.在文章《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引用敌人的电报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啊,原来这里挂的是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
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4.《长征胜利万岁》中,此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战士们看到区苏维埃政府牌子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试分析。
《大战中的插曲》中,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土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
5.文章为什么要写救日本小女孩的故事?
6.《大战中的插曲》中,作者在回忆故事的同时,第3段和第7段回忆了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或思想活动,第8段插入了关于日本军队的残忍和中国军队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对比议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和好处?
7.在《大战中的插曲》中,聂荣臻在统帅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争的间隙,以送还日本小女孩为契机,向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政治工作。那么你认为,在战争中,是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还是对敌人开展政治宣传更重要?说说理由。
二、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辈子的“长征”
翟俊杰,这个名字总是与“八一”“军旅”紧密相连,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电影壮歌《血战台儿庄》,展现三大战役的系列史诗《大决战》,特别是那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长征》,均出自其手。
三十年来,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沿着百年中国的足迹步步探寻,也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长征”诗篇。
1941年,翟俊杰出生在河南开封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翟俊杰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祖父屋里浓郁的书香味。“我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祖父教我学《岳阳楼记》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后逐句讲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翟俊杰出生之际,父亲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遭遇严刑拷打。
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而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则为他日后毅然从军,立志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17岁时他参军成了一名文艺兵。其间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战争,即1959年的平叛战役和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每逢战事,文艺兵们必然挺身而出,赶赴前线,鼓舞士气。
亲历战争,让翟俊杰对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从与杨光远联合执导电影《血战台儿庄》开始,先后导演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作品都深受好评,但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翟俊杰“三拍长征”。每一次拍摄,于他而言,都意味着一次朝圣,而每一次回归历史,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为长征的影像建构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1994年上映的《金沙水拍》,是翟俊杰的第一部长征之作。该片中翟俊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诸多细节的处理让整部影片萦绕着传奇色彩和悲壮氛围。
同时他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影片中毛泽东形象“有血有肉”。在爱人面前,他真情流露,不加遮掩;面对亲人的遭遇,他忧愁满怀,却顾全大局。不同于主流叙事中的器宇轩昂、指点江山,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尤其在红军陷入险境之际,其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在翟俊杰看来,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对长征时期毛泽东的形象把握,延续到了翟俊杰的第二部同题材影片《长征》之中。
“长征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是异常悲壮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而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这才有了长征。”
于是,在电影《长征》里,党的内部斗争之严苛,被他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
影片中,长期受到打压和被边缘化的毛泽东,形容憔悴,愤懑忧郁,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但始终不退让、不妥协,作为革命家的风范由此凸显。
此外,翟俊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比如在音乐运用上,便首次采用了“声画对立”的手法,以凄美的《十送红军》曲调反衬出惨烈的厮杀场面。
独具匠心的呈现,让“长征”二字的意蕴显得深沉、悲怆。
十年之后的2006年,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却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来贯穿电影始终。透过王瑞的个人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普通战士温情与信念兼具的长征之歌。
作为“长征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的长征》成为凸显翟俊杰个人电影观的最鲜明一笔。
(摘编自《光明日报》)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翟俊杰回忆跟祖父学习《岳阳楼记》的内容,是为了表明传统文化对他的熏陶,也正是因为此,为他日后毅然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B.电影《金沙水拍》中,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C.本文标题《一辈子的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翟俊杰三十年来对中国革命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征程,也概括了他导演生涯中不断以创新求突破的征程。
D.传记讲求真实性。然而撰写一位艺术家,文笔生动,如“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等语句,增加了文采,但不够平实,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
10.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
11.翟俊杰“三拍长征”最为人称道,这和他的“创新”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有哪些“创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胡子”王震(节选)
《三国志》论关羽与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人。”毛泽东引之论王震将军:“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王震将军凡受领任务,必蓄胡留须,不达之不净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戏呼为“王胡子”。
王震将军,湖南浏阳马跪桥人。小名王余开、王正林,后改名王震。父王贵才、母董其谱,人称“王家老大的堂客”。将军出世,始难产,恰雷雨大作,母惊尖叫,遂出。故人称其为“雷震之子”。
王震将军作战以勇猛著称。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直指晋东南。王震将军奉命夺之。战前动员,将军立棺上,挥拳大声曰:“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是役,部队激战一昼夜,大捷,将军头部负重伤。
罗元发将军告余,王震将军指挥作战,每至关键时刻,必站立一线前沿。1947年5月4日,我军总攻蟠龙镇。时任二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至前沿,见敌有溃逃迹象,急取卡宾枪,跃出战壕,大喊道:“我是王震,跟我来!”部队官兵士气大振,潮涌而上,随将军冲向蟠龙镇。
南泥湾,延安之南大门,纵横一百二十里,土地荒芜且肥沃。1941年,王震将军率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该地,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挥镐,恳荒种地,纺纱织布,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由此始也。据三五九旅军史载,1941年、1942年两年,该旅开荒耕种三十余万亩,年产粮九百余万斤,除全部自给外,每年上交公粮三百多万斤。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花篮的花儿香》歌曲,颂其事,扬其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1949年10月,王震将军率部穿祁连,越戈壁,涉冰河,跨天山,挺进西北,解放新疆。之初,毛泽东于河北平山西柏坡约见王震将军,以红娘喻其进疆角色,曰:“你到新疆去演红娘,既为配角,又为主角。要有很高的艺术哟!”将军谆谆记之,躬身实践。
王震将军率部进疆后,军营中传顺口溜曰:“抗日战争打硬仗,南下北返饿肚肠,烂(南)泥湾里去开荒,胜利之后去新疆,成了光棍丢爹娘。”据云,王震将军闻之谙然神伤,遂命兵团去湖南召一批女兵进疆,以解决“光棍”问题。
王震将军虽为武夫,则喜好文化人,推崇文化人。建国初期,与将军常交往的文化人有华罗庚、杜鹏程、丁玲、胡绳、艾青、周立波、李四光、陈白尘、吴祖光、张权等等。
1944年冬,王震将军率南下支队过汾河、黄河。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随行,途中骡马冰上行,不慎打滑落水,书和仪器均丢失。陈康白痛惜落泪,王震将军好语相慰。后将军作诗一首送陈康白,诗曰:
吕梁山上剃胡子,
汾河岸边丢骡子,
死也不丢竹杆子,
誓与马列共生死。
艾青,著名诗人,1957年划为右派,下放建设兵团某师。某日,王震将军见艾青,曰:“艾青同志,你好!”艾青呐呐,曰:“我是右派,您不能称我同志。”将军对曰:“你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我们国家的光荣。”是时,将军立于卡车之上,对全师官兵曰:“有个大诗人,艾青,你们知道不知道?他是我的朋友,来歌颂你们,欢迎不欢迎啊 ”全场掌声雷动,艾青热泪盈眶。
某日,诸将军作客于王震家中。忽闻警卫报告,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到访,王震将军急“轰”走诸将军,亲至大门,执陈白尘手进客厅,相谈甚恰,并背诵陈白尘剧作《大风歌》中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952年10月,王震将军弟弟王馀美致涵将军,索资为其母建一栋“王家大院”。将军阅后回涵曰:“弟弟:妈妈回家去住,我负责砌两间房子,也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务员,要拿钱回家砌王家大院,新疆人民要斗争我,家乡父老要骂我。你定要我拿钱,我写信给农会,发动大家斗争你!把分得田地种好,按照政府的规定缴纳农业税。此复并谅。”
建国后某日,王震将军回乡。闻其弟王馀美家鸭子常吃队里谷子,无人敢管。将军即召生产队领导,专门开会解决王馀美鸭子问题。会上,王震将军对在场的县人武部干部胡世中命令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震上将命令中尉同志,跑步到王馀美家捉鸭子,二十三只不许漏网一只,全部交给供销社。”
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病逝于广州。次日,佛山机场举行隆重仪式,送将军遗体返京,余与同事郑国联随行采访。回首八年前,余随郭林祥、向守志、张希钦诸将军于南京机场迎候王震将军情景,仍历历在目:将军皓首长身,风骨棱棱,策杖而下,且以杖指诸将军,一一直呼其名。是时,将军抱拳与诸将军戏言,曰:“我先去见马克思,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报到。”真恍如隔世也。王震将军秘书李慎明告余,将军临终前留遗墨曰:“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
壮哉,王“胡子”!
1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通过多个小事,展现传主形象。王震将军关心士兵疾苦,率部进疆后,听到军中流传的顺口溜,黯然神伤,努力解决士兵的光棍问题。
B.作者文中对王震将军不畏惧艾青“右派”的身份,坚持称艾青为“同志”,并对他表示热烈欢迎的描写,是为了体现他敢作敢为、无惧非议的品质。
C.王震将军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在他作诗安慰陈康白和与陈白尘交谈时,背诵《大风歌》的故事中可以得到证明。
D.王震将军作战勇猛,不畏牺牲,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站立于一线前沿,带领士兵上阵冲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E. 本文条理清楚,文笔简洁凝练,通过语言、神态、外貌的描写,展示了王震将军传奇一生的若干侧面,字里行间充溢着对这位富有个性的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13.文中第一段毛泽东引用《三国志》的话来评价王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4.王震将军虽是一介武夫,却喜好文化人,推崇文化人,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15.“胡子”王震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推荐阅读
朱德初心的萌芽、成长和形成
北宋思想家张载曾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这成为后世读书人安身立命和理想奋斗之所在。在近代列强入侵、国势倾颓之下,“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朱德的初心。其形成,与朱德童年的生活遭遇和学习经历密不可分,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艰辛度过童年——初心萌芽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朱德初心的萌芽,始于对自己和穷苦百姓悲惨生活的同情。
1882年,朱德的祖父朱邦俊一家,租佃了地主丁邱川家的田地,从此全家成为佃农。朱家每年都要用50石粮食纳租,以致终年不得温饱。一旦遇到灾年,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即便如此,地主仍会给勤劳本分的朱家加以刁难和压榨。1895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三十),朱家因无力满足地主蛮横的加租要求,被逼着连夜退佃搬家。在除夕这样一个本该其乐融融的团圆时刻,朱家被迫分居两处,不满9岁的朱德跟随伯父母、祖父母和三叔、四叔迁居大湾;他的生父朱世林一家则迁居陈家湾。
家庭的辛酸遭遇,地主的为富不仁,给幼年朱德留下锥心之痛并埋下反抗的种子。50年后,朱德在祭奠母亲时,沉痛地表示:童年的这一经历和他亲眼所见的许多不平的事实,孕育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在他所说的“许多不平的事实”中,饥民吃大户被打杀的惨剧就是其中的典型。当时,四川水旱灾害严重,粮荒严峻,饥民只得到处乞讨,前往有粮食的地主家要一点吃的填肚子,叫吃大户。朱德曾目睹六七百衣衫褴褛的饥民颠沛流离吃大户,他们没偷没抢,却被地主请来的官兵一路打杀,惨不忍睹。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朱德的心。
当时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朱德不仅自己感受到作为劳苦大众的冷暖,更能心同此理、感同身受地理解、同情其他百姓的悲惨生活。朱德不仅自己要反抗、摆脱这种不公和苦难,而且还要使千千万万与他一样的劳苦大众摆脱苦难、获得解放。
这在他于1944年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直接的反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朱德发誓:“我将继续尽忠于自己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前后对照可见,朱德已经把对母亲的感情和对吃大户的贫苦百姓的同情,升华到为全中国贫苦百姓谋幸福生活的高度。而这种升华正源于他童年的家庭遭遇和目睹的不平。
主动关心时局——初心成长
朱德初心的成长,与他的私塾老师席聘三密不可分。
席聘三饱经沧桑,熟读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朱德从10岁起就跟随席聘三读书。他青年时代思想成长的重要8年,都是在席聘三的教诲下度过的。在其感染下,朱德打牢了旧学功底,而且开始了解中华民族遭受的侵略和面临的严峻危机,并主动地关注时局。
正值1898年维新变法之时,席聘三想办法找到了一份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的文书,向朱德等学生讲述了国家遭到的侵略和时人挽救危亡的努力。朱德听了之后深受触动,他借来先生的那份文书,一边抄写一边领会,受到其中革新思想的启蒙,尤其对加强军事力量的主张感兴趣,还开始注重体育锻炼。这为他后来投笔从戎的实践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民族的苦难始终牵动着朱德的目光,他开始关注时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消息传到大湾,朱德就和同学聚集在席聘三家里,讨论义和团能否打赢八国联军,以及义和团发展到当地该怎么办的问题。当得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一路烧杀抢掠时,朱德极为愤慨,对百姓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席聘三从“科学使得西方国家转趋富强”这一事实出发,特别要求学生们深入治学,以便到国外去研究西方科学。由此,朱德开始接触、学习西方科学,表示将来要出国学习西方科学,实现科学救国;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实现富国强兵,使穷苦百姓和灾难深重的祖国不再受到欺侮。
就这样,在席聘三的启蒙、教育下,朱德幼小的心灵萌发出爱国主义思想,他开始有意识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读书不忘忧国——初心形成
朱德初心的最终形成,深受张澜的影响。
1906年秋,朱德进入顺庆府(今四川省南充市)官立中学堂学习。这所新式学堂的校长张澜和一些教师都是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热血志士。他们对中国所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比席聘三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之虑。他们在给朱德等学生的讲课中,不断介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事实,还经常隐约地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张澜更是激愤地提醒学生:“要亡国灭种了,要牺牲身家性命,去救国家。”他的话使已经开始关心国家之事的朱德深受震撼。作为当时社会底层中饱受欺压的弱势群体,朱德对国家的苦难和屈辱更为敏感和痛惜。“救国”的意识深深植入他的心海,由此接受了“读书不忘救国”的思想,这成为他一生中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1906年冬,朱德从顺庆府中学堂毕业。离别时,20岁的朱德赠给同窗好友戴与龄一首诗作: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存亡忆记中。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朱德的离别诗,没有传统的离愁别恨之苦,只有对古今历史兴亡的担忧和思考。他以“污吏”与“书生”、列强的狼虎之心和祖国的泣红之泪对照描写,反映出国势的严峻,以及自己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他以书生自况,明确表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挽民族于既倒的远大志向。至此,朱德的初心最终形成。此后,朱德坚守这份初心,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70个春秋。他用“倾心为国志无违”“一息承肩总未休”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不愧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楷模。
原载:《党史文汇》2020年第3期
1.【答案】①对话增强了回忆录内容的真实性。②表现了邓小平关心宣传队的红小鬼和机关工作的同志,有大局观;也表现了作者服从命令的军人品质。
赴会路上,邓小平指示为宣传队、机关同志做衣服,写出了红军当时在生活上的困难。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一方面对话增强了回忆录内容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讲妥了,一言为定!如有多,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衣”,可知表现了邓小平关心宣传队的红小鬼和机关工作的同志,有大局观;“好,照指示办”“好,我回头派人给送去”,可知表现了作者服从命令的军人品质。在赶赴开会的路上,邓小平根据实际情况指示为宣传队、机关同志做衣服,写出了红军当时在生活上确实存在着困难。
2.【答案】写战士们的神情和心理,表现战士们高昂的战斗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此处语境主要写战斗之前的部署与准备。划线句是战斗前对战士们的描写,“眼睛紧盯着川里”运用神态描写,侧重写战士们的战斗前的严肃与凝重的神情;“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运用心理描写,表现战士们战斗打响前渴望打击敌人,赢得胜利的兴奋与激动心情。划线句表现战士们高昂的斗志。
3.【答案】引用敌人电报中的话,以调侃的语气表达了红军轻松击溃敌军的喜悦、自豪之情和对敌人的蔑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内容上,看句段写了什么,有什么独特之处;结构上,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确定,或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或贯通全文等。本文中作者引用了敌人的电报内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是敌人想要达到的目的,但实际上是“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敌人的无能和红军的勇敢,同时,在段落的结尾,作者以调侃的语气表达了红军轻松击溃敌军的喜悦、自豪之情和对敌人的蔑视。也间接表现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4.【答案】以上三段,写吴起镇的名气大与并无古迹形成反差,凸显了区苏维埃政府牌子带给指战员的亲切感。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可知写吴起镇的名气大与并无古迹形成反差;“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啊,原来这里挂的是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知凸显了区苏维埃政府牌子带给指战员的亲切感。
5.【答案】孩子弱小,父母双亡,写出战争给孩子带来的灾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相关内容的主要意思,然后联系作品主题,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切记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6.【答案】①在回忆故事的同时,作者对自己当时想法或思想活动的回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思想和感受,有利于表现文中人物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②议论性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透过故事表象深入故事实质,从更深层面揭示事件的意义,对深化主旨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上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7.【答案】观点一:军事上的对抗谋略更重要。
没有高超的军事谋略,就难以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战胜敌人。战争最直接地体现为军事上的对抗和冲突,因此,运用过人的军事智慧和军事谋略,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是战争的关键因素。比如,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百团大战,打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在军事谋略上处于优势,是开展对敌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军事上的胜利或局部胜利,就失去了话语权。因此,如果不能运用军事谋略在军事对抗中处于有利地位或相对稳固的地位,对敌开展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观点二: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更重要。
政治工作能使已方获得更多道义上的支持。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工作是争取更多道义支持的渠道,使战争向着有利于已方的目标发展。聂荣臻通过送还日本小女孩,对日军展开政治工作,触动了当时日军士兵的内心,使他们回信表示感谢;在战后又引发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这些作用都是军事谋略和军事手段难以产生的。
政治工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好于“百战百胜”,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更多的在于带有政治工作色彩的“伐谋”“伐交”,而不是在于体现军事谋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中相关信息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9.【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原文,应是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传统文化和纯朴民情为他日后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B项中“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根据原文“在翟俊杰看来”一句,可见只是翟俊杰的理解。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
10.【答案】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解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考生到文中去筛选原因即可。
11.【答案】《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我的长征》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小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解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筛选传记主人公的“创新”。
12.【答案】BCD
【解析】B项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为了证明王震对文化人的推崇,C项不能说明王震文学功底深厚,D项每次战斗不准确。
13.【答案】①高度评价王震善待士兵敬重文化人的特点。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王震的事迹。③因为评价者很有地位,所以毛主席的评价,增强传记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引用的作用有:①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②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④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⑤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14.【答案】①与华罗庚等众多文化人交往。②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渡河时书和仪器均丢失,王震好语安慰。③不怕艾青的右派身份牵连,对他热烈欢迎。④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到访,王震将军急“轰”走众人,亲至大门,执陈白尘手进客厅,相谈甚恰,并背诵《大风歌》。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15.【答案】①对党忠诚,勇担重担。王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南泥湾垦荒、解放新疆,为党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②作战勇猛,体恤士兵。王震每至战争关键时刻,必站立一线前沿,指挥作战。努力帮助士兵解决婚姻问题。③喜欢文化人,推崇文化人。与众多文化人交往,安慰陈康白、热烈欢迎艾青、与陈白尘畅谈。④不搞特权,对家人要求严格。拒绝弟弟索资建王家大院,解决鸭子吃公家谷物的事情。
【解析】本题实质是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需要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这类题目通常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如本题,要作出答案,其实只要注意文本的开头和结尾处的叙写,加上正文中的有关作者自身的例子,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