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14: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爬山虎的脚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谜语
是虎不是虎
有脚只会爬
紧贴墙上绿
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又称爬墙虎,原产中国、日本。适应性强,在中国栽培很广。
资料宝袋
  爬山虎附山石、墙壁等向上生长,如爬山之虎,因而得名。
  爬山虎常作为垂直绿化材料,用以攀附墙面、园林山石或枯树干等,尤其适合高大建筑物墙面的绿化。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
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1949年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馆馆长等。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
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重要长篇小说《倪焕之》。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字词学习
爬山虎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弯曲 痕迹
牢固 瞧不起 枯萎 嫩茎
jūn
bǐng
wěi

nèn
dié

qiáo
hén
jīnɡ
词语解释
嫩红:像初开的杏花那样的浅红色。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一顺儿:同一个方向或顺序。
叶柄:叶的组成部分之一,连接叶片和茎,长条形。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牢固:结实;坚固。
1.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想一想,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
位置 颜色 样子
段落分析
第一段:交代了爬山虎的位置。
第二段: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讲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第四段:讲了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第五段:讲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不触着墙的样子。
爬山虎长在墙上和屋顶上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叶子的细微变化作者都能够观察出来,说明作者对叶子进行了连续而细致的观察,这也表明了作者表达的准确性。
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的,说明作者进行了怎么样的观察?
那么爬山虎又是怎样往上爬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在作者笔下,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颜色嫩红,这样的描写,你感受到什么?
观察真细致呀!
照样子,说一说。
很开心——
漂亮得很
很漂亮——
很快——
开心得很
很紧张——
紧张得很
快得很
结局一:没触着墙,萎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结局二:触着墙,牢固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哪句话用词准确。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墙上、房顶上
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
叶子

脚的变化
嫩红—嫩绿
没触着—萎
触着墙—牢固
位置:茎上长叶柄处的反面
样子:枝状细丝,蜗牛触角
数量:六七根
颜色:嫩红
思维导图
同桌拍手读一读儿歌,注意拍手和朗读的节奏。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
课后小结
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