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18: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有 的 人
——纪念鲁迅有感
目录
1.导入新课···········3
2.初始文本···········9
3.合作探究···········11
4.领悟写法···········19
5.拓展认识···········22
6.总结收获···········25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导入新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等
初识鲁迅
导入新课
鲁迅弃医从文
青年时期的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那个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赴日留学。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导入新课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了一个电影片段: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作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
“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导入新课
臧克家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
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
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写作背景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导入新课
听录音,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品诗情
初识文本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初识文本









合作探究
品析词语,感受内涵
悟诗意
合作探究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他们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
(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
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者)
合作探究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鄙夷和轻蔑。
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这里的两个“活”字所寄托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
激愤、鄙夷
深情、怀念、赞美
合作探究
3、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这个“骑”字写出了“有的人”怎样的表现?
“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态。
缓慢、语调高昂、敬佩
轻蔑、鄙视
合作探究
4、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这里的“不朽”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
这里的意思是反动统治者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妄想流芳百世。作者言语间满含对这些人的鄙视,“不朽”加引号,表示强烈的讽刺与否定。
不可思议、鄙视
合作探究
5、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铿锵有力、愤怒
深沉、崇敬
合作探究
6、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很高,很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像鲁迅一样的革命者的崇高地位,也表现了广大人民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爱戴之情。
缓慢、崇敬、赞美
反复:表达强烈的情感。
合作探究
一种人,虽生犹死
(身体苟活而灵魂已死)
一种人,虽死犹生
(身体已死而精神不灭)







领悟写法
这首诗不只是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所以我们读到反动统治者的部分时,要充分表达出我们的鄙视和憎恶。
读到革命者部分时,要用深沉、缓慢的语气读出我们对他们的崇敬、爱戴与思念。
领悟写法
领悟写法
谈一谈:
在历史或现实中,既有流芳百世的英雄,也有遗臭万年的奸臣,你能联系具体人物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吗?
拓展认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拓展认识
忠于革命、舍身取义的鲁迅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更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革命者。
勿忘历史、勿忘初心、牢记使命。请带着对反动统治者的憎恨和鄙视、对革命者的怀念和敬佩之情,再次朗读诗歌。
拓展认识
总结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