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21: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读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生字、重点句的投影。
教学重难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前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姿态 迷人 至少 邻居 成熟 完整 尤其 提前 香飘十里)
2、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划出相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喜欢桂花的香气--( )--桂花( )桂花--( )桂花,
3、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 基本训练
1、 听写词语(资态 迷人 杭州 一大箩 成熟)
三、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趣事吗 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板书课文题目——桂花雨,齐读课文题目
四、 探究交流
交流提示
1、小组成员交流前置作业,教师巡视交流共性问题,组长有序组织。
2、重点交流3、4题关注4号学生,用?标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 展示点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两句话写出了桂花的香。第一句中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第二句是说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约束,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 从课文中找答案。
(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香气会显得更浓郁。)
(2)那么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它已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 两地的桂花没有区别,但因为母亲用感情去体味它们,所以感觉自然不一样。)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一个“又”字说明作者曾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来。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着作者童年的快乐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成为她幸福童年中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六、当堂检测
1、学生自主完成当堂检测
2、同桌互换互判,打分
3、表彰满分学生
4、学生改正错题,回勾。
附:当堂检测
一、用√画出句中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30分)
1、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 hánɡ hái )州。
2、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luó luò )。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zhī zī)态。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0分)
( )的乡情 ( )的香气
( )地寻找 ( )的摇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0分)
本文记叙了“我”儿时在家乡的无穷乐趣,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作者 。
七、课堂小结
1、学科长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表彰优秀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