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戏剧世界 领略艺术魅力—— 九下第五单元活动·探究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步入戏剧世界 领略艺术魅力—— 九下第五单元活动·探究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1 08: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步入戏剧世界 领略艺术魅力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活动
热身
戏剧知多少?
戏剧知识卡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戏 剧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活动一 感知剧本特点
戏剧离不开剧本,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浏览本单元节选的三篇剧本,想想它们在形式上与小说有何不同。
形式上,剧本最鲜明的特征是: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台词(即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和舞台说明(即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组成。
台词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旨的主要手段。
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梳理课文,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完成图表并思考:戏剧冲突围绕什么展开?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
4.
5.
2.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福聚德由盛
转衰的原因
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
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羞辱卢孟实
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
活动二 梳理主要情节
活动三 品读戏剧语言
观看《天下第一楼(节选)》话剧表演视频,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完成,并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任务一:选择片段合作朗读,揣摩人物的语气和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任务二:选择片段反复朗读,品味“京味”。
任务三:选择片段细读,找出包含言外之意的“潜台词”,感受作品意蕴。
小组汇报
任务一:选择片段合作朗读,揣摩人物的语气和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 语气(心理) 人物形象
罗大头 发怒、高傲 手艺高强、居功自傲、自负
卢孟实
唐茂昌
唐茂盛
《天下第一楼(节选)》
小组汇报
任务二:选择片段反复朗读,品味“京味”。
【示例】
罗大头 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来的,我一撂杆不干,福聚德就得关门。
王子西 (调解地)这是干吗?谁不知道,福聚德指着大罗一根杆撑着哪,啊?!
罗大头 (故意拿糖)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甩手就走)
王子西 哎,楼上还有座儿呢。
卢孟实 走了,就再别回来。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掌柜的,你那点儿底别以为我不知道!
有座儿
我这儿
那点儿底
一撂杆
摆掌柜
内容题材
“福聚德”本来是诞生在北京前门口的烤鸭店,以它为聚焦点,写它在时代风云变幻中从一个小店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天下第一楼”,又经不住内忧外患而由盛转衰的故事。题材本身带着浓厚的北京味道。
民俗文化
“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瑞蚨祥”;大年初四看“落子”“龙抬头”“喜幛子钱”,初六“开张有忌讳,不许穷小子进门”等,都展示出当时老北京人情世故、特有风物和餐饮美食等民俗文化。
方言俗语
“耷拉脸子”“搭济一下”“心里窝着口气”“得空儿”“你得下心”“闪了舌头”“敢情”“给我走着”“不开眼的”“拿糖”“别人五人六的”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也使人物台词带有北京特有的韵味。
剧情
复辟、军阀混战、鱼龙混杂的社会现状在剧中得到充分展现,比如给“侦缉队”送礼,“王爷贝勒府”“皇上都在日本租界当了寓公”等,尽显北京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
京味特色
小组汇报
任务三:选择片段细读,找出包含言外之意的“潜台词”,感受作品意蕴。
片段 潜台词
示例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掌柜的,你那点儿底以为我不知道! 常 贵 (急拦)大罗! 王子西 这是干什么,散了! 表面上是让争吵的罗大头离开,实际上是在警告罗大头:再这样吵下去,福聚德会散伙
舞台说明知识卡
戏剧除了台词,还有舞台说明,请借助“舞台说明知识卡”,在课文中画出舞台说明并进行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
1.定义: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
2.分类: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3.作用: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4.特点: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扩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活动四 研读舞台说明
阅读剧情梗概和故事的时代背景,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的根本原因的认识。
“外患”
“内忧”
卢孟实既要应对克五这样的封建残余势力,还要打点侦缉队等,社会腐朽、文化落后是福聚德发展的“外患”。
唐家少爷排斥卢孟实,挥霍福聚德的收益,小伙计自甘堕落,罗大头动不动撂挑子威胁,家族传承式企业的先天不足和国民性格的缺陷是造成福聚德衰落的“内忧”。
共同
活动五 探究作品主题
1917年,张勋复辟之后。福聚德传到第三代,老掌柜唐德源年老体衰,两个儿子又无心经营,王子西、常贵等尽力支撑,但是有克五这样的大爷要伺候,有警察、钱师爷这样的人物要小心打点,竞争对手全赢德又虎视眈眈。福聚德入不敷出、处境艰难。卢孟实临危受命。
第一幕
第二幕 1920年,北洋政府执政。在卢孟实的精心打理下,福聚德已经盖起了一座气派的大楼。卢孟实重订店规,调整人员,改良莱式,斡旋于各色人等中,又有玉雏儿等人的倾心相助,福聚德的买卖日渐红火。
剧情梗概
第三幕 1928年,国民政府统治。八年后,福聚德已经名噪京师,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然而,这也正是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开始。在内忧外患之下,誓要改变“五子行”身份的卢孟实被迫把店还给唐家,回归故乡。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这十一年,是张勋复辟又失败、北洋军阀执政、民政府统治的特殊时间段,正是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时期,各种军阀势力纷争,社会秩序混乱。而且无论什么势力上台,社会的整体风气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也没有任何改观。
梳理阅读策略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意。
4.关注舞台说明,设想舞台表现。
5.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活动六 编写剧本提纲
《屈原(节选)》 《天下第一楼(节选) 《枣儿》
人物 卢孟实(福聚德掌柜)、唐茂昌(老东家唐德源的大儿子)、唐茂盛(唐德源的二儿子)、王子西(福聚德的二掌柜)、常贵(福聚德的堂头)、罗大头(福聚德的烤鸭师傅)、玉雏儿(卢孟实的相好,胭脂巷的妓女)、克五(某王爷的后代,食客)、修鼎新(福聚德的“瞭高儿”兼账房,曾是傍着克五的清客)、成顺(福聚德的学徒)、福顺(福聚德的学徒)、小伙计、福子
时间 八年后的大年初六
地点 福聚德店堂
情节 正值新年,形形色色的人物在福聚德登场。唐家两少爷来强行索钱要人,店内烤鸭师傅摆谱置气,小伙计不守店规,看似兴盛的福聚德隐藏着重重危机
屈原(三闾大夫)、靳尚(上官大夫)、郑詹尹(太卜)、卫士二人
老人、男孩
夜晚
东皇太一庙正殿
某一天
村里的老枣树下
在乡间的枣树下,老人遇到了男孩,他们在树下交谈起来,十分亲热。老人的儿子离家打拼,老人思念儿子;男孩的父亲在城里安家,男孩盼望着父亲回家。他们都在想念着亲人,希望他们能回到自己身边,来吃家乡的“枣儿”
上官大夫靳尚亲临东皇太一庙,威逼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的密令,当夜谋杀屈原,使得屈原的处境极度恶化。屈原出场,借“雷电颂”的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梳理《屈原(节选)》和《枣儿》人物关系,并写出戏剧冲突。
《屈原(节选)》戏剧冲突
《枣儿》戏剧冲突
活动七 品读独白语言
戏剧中,独白是品析人物象形的重要依据。请选择一段屈原的独白,揣摩屈原当时的语气(心理),大声朗读,模仿读出屈原当时的情感,并概括屈原的人物形象。
人物 语气(心理) 人物形象
屈原
《屈原(节选)》
课后作业
自主学习《枣儿》,完成作业本P95-97第6、8题。
戏 剧
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
活动一 改编课本剧
以小组为单位,从《孔乙己》《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四篇课文中选择一篇,将其改编成剧本。
活动二 合作排练
根据排练戏剧的步骤及要求,小组合作确定每个人的分工,导演撰写导演手记。
分工 工作简述 人员安排
导演 统筹安排剧目的排练、表演
编剧 牵头改编或创作剧目
演员 扮演角色、塑造人物
摄影 记录排练、演出的影像资料
音乐 选择音乐,烘托剧情与人物情感
服装 选择服装,指导演员搭配服装
场记 记录各项事务
宣传 制作节目单、邀请函、海报,承担其他宣传工作
活动二 合作排练
导演手记 戏剧名称
分工安排
戏剧背景
戏剧情节概要
戏剧矛盾冲突
戏剧主题
人物形象
道具
服装
配乐
布景
活动三 赛前准备
1.各小组商定把剧本名称报给课代表;
2.小组内推选1人担任评委,组成班级评委会;
3.推选主持人,撰写简单的串词;
4.师生商定奖励方案,准备奖品;
5.各小组参赛选手准备辅助资料(图片、音乐、视频等),认真练习;
6.师生共同制定戏剧评分标准。
戏 剧
任务三 演出与评议
活动一 观剧评剧
评剧标准
课本剧 名称 评分等级 剧本主题、冲突 (25分) 舞台说明 (25分) 表演自然、有表现力 (25分) 吐字清晰语言流利
(25分)
A (20-25分) 正确把握剧本 主题、冲突 正确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 表演自然、动作手势熟练有表现力 情感充沛、吐字清晰、语言流利
B (15-19分) 较好把握剧本 主题、冲突 较好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 表演较自然、动作较有表现力 情感较丰富、吐字较清晰
C (10-14分) 不能正确把握剧本主题、冲突 不能较好利用(或补充)舞台说明 表演不自然、动作缺乏表现力 没有情感、语言不清晰
总分 (100分) 合计
活动二 撰写感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感触。班级将组织一次“戏剧之旅”分享会,请任选一个你感兴趣的任务完成。
任务一:根据各小组演出的课本剧,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剧评。
任务二:结合你在活动中的体验,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抒写300字左右的活动感受。
戏剧评论知识卡
1.内容:包括戏剧的文学剧本、演员表演、化妆布景、音响效果、音乐演奏、灯光照明、舞台调度等。评论中,要强调突出戏剧的舞台性艺术特征的分析,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以及在观众中所产生的思想反响和艺木效果。
2.结构:(1)针对戏剧作品的基本描述。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5个“W”和1个“H”,即何事、何人、何时、何地、 何故、怎么样。
(2)针对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进行简要描述。
(3)对角色的设定和演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4)对剧本的设计进行评估,并对舞美设计、布景、服化道、音效、编舞、特效等进行评价。
(5)对整部戏的风格和方向进行分析,谈编剧的创作意图,思考导演试图传达给观众的想法。作品背后含有什么样的深意,是否向观众提出问题并引发思考。
(6)表达对作品的赞美或批判。
《放牛班的春天》在演艺中心展演,演艺中心官网上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剧评。请阅读下列戏剧短评,多角度了解戏剧评论的写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