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公元500-1500年,当欧洲文明处于中世纪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美)斯图亚特 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学习目标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社会变化
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
古代朝鲜
古代日本
古代越南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7世纪
多部落并存,相互
混战;
多神崇拜
6世纪
622年
默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8世纪中期
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国的大帝国
632年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世纪中期
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麦地那
叙利亚
巴格达
波
斯
中国唐朝
印度河
埃及
北非
西班牙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东接
中国唐朝
东南
印度河
南包
整个半岛
西南
尼罗河下游
1.建立和扩张
一. 阿拉伯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默罕
默德
(1)政治:政教合一,集权专制
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曼苏尔(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不仅是独揽政教大权的世俗专制君主,同时也是神。……为了贯彻专制集权统治,曼苏尔建立了一套组织庞大而严密的官僚统治机构,并设立“维吉尔”(即宰相),为政府最高长官,辅佐哈里发总理万机,权力极大。中央机关设各部局,分掌各种行政事务,重要的有财政、驿站(监察)、司法、工商、农业和军事等部。……财政收入是帝国的经济命脉,各省的财政总监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并不受总督的管辖。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哈里发”,意思是“先知的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
2.统治
一. 阿拉伯帝国
2.统治
一. 阿拉伯帝国
(2)经济: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思考: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
中有何作用?
阿拉伯帝国的交通运输发达,外贸范围广泛,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种类繁多。它是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2.统治
一. 阿拉伯帝国
(3)文化:东西方文明的使者
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①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融合。
材料1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齐世荣 《世界历史》
思考: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2 阿拉伯文化是在游牧民族传统、伊斯兰教精神及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古代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而成的。
——胡伟达《阿拉伯文化》
材料3 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①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阿拉伯帝国地处欧、亚、非洲交界处,文化在此交汇,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华。
③统治者重视知识,开放宽容的态度;并统治者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
④阿拉伯人征服的都是有千年文明的地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小结: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事务
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各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文化灿烂: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作讲述古代阿拉伯地区有一位国王叫山鲁亚尔,他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宫相维齐尔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山鲁佐德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因爱听故事而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一千零一夜》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东西方交流: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人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创造,到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又发明了数字“0”,并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北部地区后,将数字传入欧洲的,所以欧洲人一直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文艺复兴很大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的数学等也都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阿拉伯商人频繁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伊斯兰教,也带来了阿拉伯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孙秉莹等《世界通史纲要》
课堂练习1:《阿拉伯文学史》中讲道: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国家重视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B
15—16世纪,帝国经济繁荣,都城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的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
材料:奥斯曼帝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众多文明的洗礼和文明间的交往,因而它呈现出在不失自身文明特点的同时能够吸纳外来文明的开放态度和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奥斯曼帝国文化保留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记……
二. 奥斯曼帝国
1、发展历程
奥斯曼土耳其人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最初生活在中亚地区,11世纪迁移到小亚细亚。1299年,突厥人的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新国家被称为“奥斯曼”。
19C初帝国趋于没落。“一战”中败于协约国,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1922年凯末尔击退欧洲势力。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逐步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C中期
1453年
奥斯曼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位首都。
16C后期
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13C
二. 奥斯曼帝国
二. 奥斯曼帝国
(1)政治:政教合一
最高统治者是苏丹(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经济:一度繁荣
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政治 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政教合一 经济 工商业发达,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思想文化 均信奉伊斯兰教 对比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2、统治
大哥,让过不?
你猜?
欧洲商人被迫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两大帝国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
阿拉伯:采取交流、吸收和融汇的方式,具有沟通东西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奥斯曼:控制亚欧商路,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①东西方贸易:奥斯曼帝国扼亚非欧三大洲要冲,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
促使西欧国家致力寻找新的商路,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灾难,破坏生产力。
③地区局势: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
国际关系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
④文化传播: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
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保存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文艺复兴提供基础。
问题探究: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1.中古印度
- 孔雀王朝(前324-前185年,第一个基本统一的古印度奴隶制王朝)
-贵霜帝国(55-425年,大月氏人入侵)
- 笈多帝国(320-540年,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 拉其普特时期(7世纪中叶-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
- 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突厥人入侵)
- 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蒙古入侵)
- 英属印度(1858-1947年)
- “印巴分治”(1947至今)
中古时期
建立时间:4世纪
政治:政局稳定,国王直接控制恒河中下游,政令不够统一
宗教:印度教为国教
建立时间:13世纪初
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
最高统治者:苏丹(政教合一)
地方:行省制度(苏丹任命---穆斯林)
三.中古南亚与东亚国家
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都是来自印度以外的封建主。……侵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统治者自认为所进行的是反对不信教者的“圣战”,所以对待印度教徒十分残酷。
——童自觉、路振光《世界古代史》
印度教三大主神
婆罗摩(大梵天):创造之神,是宇宙和天地万物(包括神、人)的创造者,被称为始祖。
毗湿奴(遍入天):赐福于人类的保护神。
湿婆(大自在天):苦行神和舞蹈之神。
对比学习:笈多帝国与德里苏丹国
笈多帝国|320-540 德里苏丹国|1206-1526
建立
民族
政治
宗教
4世纪初
13世纪初
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
伊斯兰教为国教
印度人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突厥人
中央集权,政教合一。
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长官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2.中古日本
三.中古南亚与东亚国家
(1)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过程
中国人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秦汉之际
6-7世纪
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646年
“大化改新”,日本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推动了日本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影响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①背景:
10世纪,日本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庄园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武士集团的形成
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
②形成:
③特点:
17世纪,德川幕府建立,实行锁国政策加强统治。
-----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官职俸禄
效忠
纳贡
兵役
中央集权制瓦解
天皇仅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
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日本武士:卫士或随从,主要从事与战争有关活动
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④发展:
(2)幕府统治
2.中古日本
三.中古南亚与东亚国家
【课堂探究】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影响?
有关锁国的利弊,历来议论纷纭;但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利因素。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可以说都是由于锁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
——坂本太郎《日本史》
黑船事件(1853)
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消极:严重阻碍日本工商业的发展,堵塞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输入,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生。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确保封建秩序的稳定性和国内的和平稳定;推动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提供发展环境
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
半岛,模仿中国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
高丽王朝,仿效
唐朝制度。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
自立为王,迁都
汉城,改国号为
朝鲜。
7世纪末,新罗借助唐朝势力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
3、中古朝鲜
(1)发展过程
(2)高丽的对内统治
(3)朝鲜对外御敌
16世纪末,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仿效中国唐朝制度
三.中古南亚与东亚国家
邓子龙 李舜臣
秦汉到唐末,越南北部由中国中央政权管辖
唐朝末年,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1010年,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
明清时期,维持宗藩关系。
968年,越南北部的地方统治者自立为王,成为北宋藩属国
古代越南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4.古代越南
三.中古南亚与东亚国家
材料一:高丽王朝统一后,为巩固其政治统治,参照中国的唐朝实行封建君主的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御史台(司法、监察)、翰林院(掌管机要文书)和中枢院(负责军事),地方划分为十道,设节度使。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材料二:7世纪初,日本孝德天皇进行改新,仿效唐朝体制改革官制,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氏姓贵族世袭制,各级管理由国家任免。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探讨中古时期的东亚文明所呈现的特征。
日本建筑
日本货币
材料三:
形成儒家文明影响圈
伊斯兰教
文化圈
儒家文明
文化圈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东西方文明的使者西亚
多元宗教并存的南亚
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东亚
课堂小结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德里苏丹国
文明传承
文化冲突
相互借鉴
多元并存
中国
日本
朝鲜
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