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何谓王道?“对手不乖,便从他身上碾过去。”
何谓霸道?“就算乖的,也碾过去。”
何谓天道?“亲,今天该你被碾了。”
何谓儒家之道?“碾过去之前跟他说一声。”
何谓墨者之道? “用自己造的大轮子碾过去!”
何谓兵家之道?“简单高效的碾过去。”
何谓道家之道?“一边打酱油,一边淡定的看着你被碾!”
何为佛家之道?“碾完你告诉你其实碾等于没碾,没碾等于碾,你被碾是因为以前碾过别人!”
何谓法家之道?“我依律严厉地将你碾过!”
何谓纵横家之道?“我喊上一帮人来碾你!”
何为阴阳家之道?“我算出你今儿晚上要被碾!”
……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
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
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在你的面前,有两条道路的可以选择:
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
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
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王道”与“霸道”
“王道” “霸道”
以仁义治天下
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到元、明时期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南宋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经典窄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仁政、王道: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社会背景介绍:
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传》)而齐国在东方诸国中实力强大,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
著作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也是古代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
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题目解说
齐桓,即齐桓公;晋文,即晋文公。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事”,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读文本,正字音
胡龁
hé
觳觫
hú sù
褊小
biǎn
忖度
cǔn duó
便嬖
pián bì
吾惛
hūn
放辟
pì
畜妻子
xù
彘
zhì
庠序
xiáng
孝悌
tì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同时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思考讨论: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本分析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
“保民而王”
文中齐宣王问了哪几个问题?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何由知吾可也?
3、(以羊易牛),是诚何心哉?
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行何以异?
6、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7、若是其甚与?
8、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齐宣王,妫(gu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吾甚惭于孟子。”
燕昭王为报国仇,统帅燕国及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就此衰落。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ǔ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pú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助词,的
谈论
是以,因此
流传
不得已,“以”,通“已”,止。
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之徒:这类人
齐王实问“霸道”
巧妙回避
化被动为主动
孟子转谈“王道”
1、齐宣王为何一开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的故事?
齐王实问“霸道”
巧妙回避
化被动为主动
孟子转谈“王道”
1、齐宣王为何一开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的故事?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举例?
孟子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是怎么来说明齐宣王可以保民的呢?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 之。’不识有诸?”
以羊易牛
是心足以王矣
“不忍”之心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问题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 也!见牛未见羊也。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笑曰: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王曰: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王曰: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换位思考)
(安抚)
君子远庖厨
见牛未见羊
类比
(以羊易牛),是诚何心哉?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 也!见牛未见羊也。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君子远庖厨
见牛未见羊
类比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举百钧
不举一羽
明察秋毫
不见舆薪
恩及禽兽
不及百姓
类比推理
不用恩
王之不王
不为,非不能
(推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不能
不为
王之不王
推恩:保四海
不推恩:妻子不保
王
不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对比
天下可运于掌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御于家邦
由小及大
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
对比
推恩是以君主的“不忍之心”为起点,逐渐推广到百姓身上,进而“王天下”,因此“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
类比推理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推恩足以保四海” or“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两难境地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请度之!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之所大欲
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不足?
可知: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霸道)
犹缘木求鱼
比喻
所为所欲:不得,有后灾
缘木求鱼:不得鱼,无后灾
(霸道)
四夷
(中原周边、少数民族)
西戎
南蛮
北狄
东夷
(旁敲侧击)
可得闻与?
邹国“小”、“寡”、“弱”
敌楚必有灾
齐国小、寡、弱(“以一服八”)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类比
盖亦反其本矣!
发政施仁
天下…皆欲赴想于王
孰能御之
(王道)
王曰:吾惛 愿夫子辅吾志 请尝试之
(直击要害)
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制民之恒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仪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实现理想社会?
论辩逻辑总结
论点
保民而王
主观条件
“不忍”之心
(以羊易牛)
恩及禽兽,不及百姓?
不为,非不能
推恩 or 不推恩
两难境地
王之大欲
霸道
必有灾
发政施仁
后果
反其本
根本办法:
制民之产
(折枝之喻)
(缘木求鱼)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理想社会: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①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孟子作为孔子倡导的儒学继承人,由于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各派政客说峰迭起,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不得不以“好辩”的姿态出现,往往在交锋中获胜。
为政之道
“予岂好辩哉 不得已也。” ——《腾文公下》
1
“仁”发展到“义”
亚圣孟子
儒家三大贡献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仁是人的内心修养,义是人所遵循的正道。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义",乃表明他更注重对人外在行为的评价,也表明他更注重实际一个 人内心的真实思想我们是无从知道的,也无须知道.无须控制也无从控制.只要他外在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即可。所以.”"义者.宜也”所以,孟子的“义"比孔子的“仁”。更具体可行,操作性强。
民族性格
2
“仁政”“王道”
亚圣孟子
儒家三大贡献
孟子把孔子的“仁”从道德角度发展为“义” ,从政治角度,他又将之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 他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学术向政治的过渡,学者成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
为政之道
3
“性善论”
亚圣孟子
儒家三大贡献
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论语》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都与孔子不矛盾。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
道德基础
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大丈夫人格 ,这是最有魅力的人格,也是后来封建社会最难得一见的人格,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的稀有元素。面对大是大非时,我们能不能有一种浩然正气充斥于心中,做一会堂堂正正的人,能不能有尊严的活一次呢?这是孟子对我们的人格启示。
浩然正气王者师
孟子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
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转换话题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王道。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二、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第五步: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展开论述:
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身有“不忍之心”。且认为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实施“王道”的基础。
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要“推恩”。
第四步:列举了霸道的危害。从而让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三、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现象,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
4.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文章句式整齐,气势充沛,“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质疑辩理,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比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四、句式整齐,善用对比
文中齐宣王心理出现三次波折,孟子是如何说服他的?
①畏难
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孟子 ?
牛羊之事
不忍之心
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
(以羊易牛)
仁术
孟子的这一番话,言之有理,也让人听着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
文中齐宣王心理出现三次波折,孟子是如何说服他的?
比喻
②心怯
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 ?
不举一羽不见舆薪
为长者折枝
挟太山以超北海
能行王道
给齐宣王推行王道的信心
为陈述仁政主张铺平道路
文中齐宣王心理出现三次波折,孟子是如何说服他的?
③求大欲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且要扫清的障碍。
孟子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
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缘木求鱼
以邹敌楚
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称霸梦
第一部分(1—14),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15—20),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第三部分(21—33),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
第四部分(34—35) ,回归“保民而王”的主张,
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根据孟子劝说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文言知识总结
1、无以,则王乎:
2、然则废衅钟与:
3、王说: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盖亦反其本矣: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10、是罔民也: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停止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说,通“悦”,高兴
枝,通“肢”,肢体
刑,通“型”,作榜样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涂,通“途”, 道路
愬,通“诉”, 控诉、控告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通假字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古今异义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词类活用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词类活用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
将以衅钟
省略句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夫子之谓也
牛何之
然则一羽之不举
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一词多义
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舍
(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一词多义
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