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15: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对比两张图片,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夏天,与烧烤更配哦!
魏晋 汉人胡食画像砖
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
五胡十六国,从表象上看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时期,深入探究起来,它其实应该说是由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第一次统一是后赵石勒实现的,他统一了除辽西的前燕和凉州的前凉之外的北方地区,……第二次是前秦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是北方短期的大统一。……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出现了更大的分裂局面。但是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同步进行,终于走向了北魏的第三次统一北方。
——樊树志《国史概要》
联系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壹】论从史出
古今 胡汉交融现盛世
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提到,“……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即胡汉互化。”
活动一:结合图片(图册P71),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生产
社会习俗
北齐宴饮图
精神文化
政治制度
民族心理
【贰】时序梳理
前秦 矛盾激化难一统
时序梳理
A
B
C
D
E
联系第四单元所学知识,在字母处填上相应政权名称。
前秦 矛盾激化难一统
及(王猛)疾笃, (苻)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晋书·卷一百一十四·载记第十四》
(苻)坚曰:“……今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 《晋书·苻坚载记》
活动二:结合图片和材料,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结果,分享从中获得的启示。
【叁】框架构建
北魏 孝文汉化促交融
拓跋鲜卑迁移路线图
嘎仙洞
根据材料,你能推测出鲜卑人的生活状态吗?
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魏书·序纪》
鲜卑骑马俑
嘎仙洞刻石拓片
北魏孝文帝(467-499)出行。孝文帝拓跋宏,北魏献文帝之子,冯太后之孙。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好为文章……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北魏 孝文汉化促交融
活动三:联系教材P94,结合材料,分析定都平城的北魏出现了哪些统治危机。
北魏统治者……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为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步兵如不前进,往往被骑兵踏死。……在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魏孝文帝《魏书·任城王传》
北魏 孝文汉化促交融
孝文帝改革后15年间,只发生6次暴动事件。
——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探求》1994年6期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衒之《洛阳珈蓝记》
从洛阳的“礼仪富盛,人物殷富”和“15年间6次暴动”,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思维导图
框架结构
表格
框架构建
活动四:任选一种形式(框架、表格、思维导图等),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意义等)进行有效整合。
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
战争
碰撞
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败,东晋以少胜多
北魏建国 439年 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
缺乏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交往
和平
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494年
背景:民族矛盾;北魏统治困难
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措施
意义:增强北魏实力;促进民族交融
隋唐盛世
古今 胡汉交融现盛世
民族
大交融
经济、政治
文化、习俗
观点一:孝文帝主持的改革,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他缺乏民族自豪感,抛弃了本民族的长处,而热衷于学习汉文化的糟粕,最终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
拓展作业
观点二: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巩固国家政权,抛弃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客观上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对消除汉族、鲜卑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交融,酝酿隋唐盛世,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因素远远大于消极因素。
孝文帝在位期间,是北魏一代改革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课外查阅“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资料和书籍,提炼你的观点并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