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讲故事 教学建议(表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讲故事 教学建议(表格式,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18: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讲故事
一、知识结构分析:
连除问题 乘除混合运算问题
解决问题 200÷2÷4 200÷(2×4)
乘除混合运算问题 先求一份数:850÷5×3
本课重点 先求总数:150×4÷3
二、教学目标 :
1.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能正确分析乘除混合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3.培养学生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难点:能正确分析乘除混合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易错点:丽丽家的母鸡3天能下93个鸡蛋,照这样计算,一星期能下多少个鸡蛋?(不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建议
环节 材料 核心问题(任务) 设计意图
一、探索学习,解决问题。 1.口算练习:456÷3÷2456÷(3×2)2.(教材第19页情境图)3.学生出现的方法(画图和列表法)4.850÷5=170(字) 170×3=510(字)(分步算式)850÷5×3=170×3=510(字)(综合算式) 1.你能说说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吗?2.淘气3分能讲多少个字?3.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吗?(针对学生表示的结果组织集体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4.根据刚才画的图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大家说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先求什么? 1.在学生已有的学习上巩固连除、乘除混合运算。2.引导学生发现,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3.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启发从多角度表示数学信息,发展提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帮助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4.体会解题思路: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解决类似问题,一般要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二、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1.笑笑讲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要3分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2.150×4=600(字)600÷3=200(字)(分步算式)150×4÷3=600÷3=200(字)(综合算式)3.出示例题1和例题2。例2:笑笑讲一个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讲150字。如果要3分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 1.大家读题后尝试用图形表示出这道题。2.大家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列式计算。3.这道题与上面的例题解题思路一样吗?对比算式:850÷5×3150×4÷34.小结:第一题先求出1分能讲多少个字,而这题是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字。 引导比较此题与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熟悉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学以致用,明确解决类似问题要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归一应用题和归总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1.看图列式计算560个 ?个2.(1)玩具厂3天加工240个玩家,照这样下去,2天能加工多少个?(2)玩具厂做玩具,计划每天加工240个,3天完成。实际完成任务只用了天,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3.拓展: 说一说图意,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2.请给下面两个算式选择合适的情境问题,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40×3÷2240÷3×23.请观察这4幅图,把他们分分类,你会怎样分?为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读懂图中的信息并找到数量关系。巩固用图示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此类较难问题时,需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先求总数,再求每份数。比较图形,观察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
五、练习设计参考
课前练习(注:可安排前测的安排前侧,便于找准教学起点。)
脱式计算(书本P20练一练3)
279÷3÷3 735÷5÷7 960÷6×4 800÷(2×4)
课中练习(注:可安排课后及作业本上的针对性练习,针对本课重难点的训练。 )
(1)看图列式计算
560个
?个
(2)(1)玩具厂3天加工240个玩具,照这样下去,2天能加工多少个?
(2)玩具厂要做玩具,计划每天加工240个,3天完成。实际完成任务只用了2天,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
(3)拓展:分类
课后练习(注:带“*”,指向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内容,体现思维拓展、实践探究、分层要求。练习时间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后。)
(1) 王老师运一批书,每次运140本,运了4次,正好运完这批书的一半。如果剩下的书分8次运完,那么平均每次运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