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练习一 教学建议(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练习一 教学建议(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18: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练习一
一、知识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易错点:(1)12除以4加2的和是多少?
(2)12除以4加2的商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建议
环节 材料 核心问题(任务) 设计意图
一、 猜想验证,回顾旧知。 想一想,算一算: (1)15 ÷ 5 - 2 = 15 ÷(5 - 2)= 6 × 4 + 3 = 6 ×(4 + 3)= 1.同学们,请你比较上下两组算式,你能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结果一样吗? 2.同学们,这两组算式上下两题的结果是不相同,你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来说一说为什么数都一样,结果却不相同?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计算—验证”的过程,在观察中比较计算题组中数字、符号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猜测中凭借自身的数感和知识经验初步感知这两组计算题组的结果,在计算中巩固运算顺序和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在验证中激发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思考和理解这组题目背后答案不相同的原因,并且能结合生活情境加以解释,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运算顺序,更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数学模型。
二、 强化基础,提高练习 1. 2. 看图列式计算。 2.按要求完成题目。 强化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或示意图,合理正确的列出算式的能力。 2.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拓展训练,思维提升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进一步感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升思维能力。
五、练习设计参考
基础练习(注:可作为课堂巩固练习使用。)
想一想,算一算:
(1)15 ÷ 5 - 2 =
15 ÷(5 - 2)=
(2) 6 × 4 + 3 =
6 ×(4 + 3)=
提高练习(注:可作为课堂思维训练题使用。)
(1)
(2)
拓展练习(注:可作为课后思维拓展训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