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祖先的摇篮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祖先的摇篮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16: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课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里面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我这节语文课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主动识字的愿望)
2.过程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以读会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3.情感和价值观: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教学重点: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朗朗上口,内容简单,十分容易理解,但是追究更深层次的寓意,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体悟了。班里学生整体水平层次不齐,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囊括,难易适中,逐渐引导,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五、说教法
1.图片引入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学习,同时用教师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童趣的基调学习课文。引入课文的学习
2.运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六、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由发言,感悟,学习!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过程
首先我先给孩子们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茂密的大森林,图片上还有许多的小动物,这是一张卡通图片,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今天的课题。
1、教师讲故事
师: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在森林里居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大家来看一看,都有什么?
生:
师:啊,这么多小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
师:老师特别喜欢讲故事,看到这只小刺猬没有,老师立马就能编一个小故事出来,大家信不信?(一天,小刺猬觉得肚子饿了,于是到森林里找吃的,它找啊找啊,突然看到一颗苹果树,下面有许多落下来的红苹果,小刺猬打了一个滚,就采到了野果,开开心心的回家去了)
2、学生讲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谁比老师厉害,也能随便讲一个小故事呢?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都佩服你们了,各个都是故事大王,小动物们在这样美丽、富饶的森林里生活开不开心啊?幸不幸福啊?我们的祖先也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地方,这里也是祖先的摇篮。
3、引出课题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一下题目:祖先的摇篮(10分钟)
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除了导入课文之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且问题难易适中,覆盖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在此期间,我还纠正和培养学生说话完整的习惯。
(二)、说学习过程
初读课文,复习词语
开始,让学生们理解摇篮的意思,通过图片和讲解,明白什么是摇篮,然后结合课文,为学习第一自然段做铺垫。
1、理解“摇篮”
师:摇篮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摇篮里有什么?
然后了教学环节连接紧密,我设计了“生命蛋”的环节,让需要复习的生字词语从摇篮里飞出来,很好的连接上,然后让同学们拿着事先发的小卡片,对应词语,认读!同时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让整个课堂充满童趣。
2、复习词语
师:我知道咱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和他们交了朋友,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都是什么名字!
⑴学生认读,当小老师
⑵全班齐读
这个教学活动,让枯燥的文字生动起来,并且生命蛋孕育了词语,森林孕育了祖先,十分的切题,学生十分容易接受。
(三)、学习第一小节
学习第一小节,设计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学习一个比喻句,练习一个句式,理解“一望无边”等词语的意思,并且学会用感叹的语气读课文。从读中体会,小作者为什么会觉得真有意思。
1、齐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2、把“原始森林”比作“祖先的摇篮”——(祖先在摇篮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3、练习:那()是()的摇篮
4、体会“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有语气词“啊”和感叹号“!”,朗读中带有(惊叹、赞叹)的感觉,同学们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
5、体会“一望无边”(解释: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说明原始森林很大。朗读语速稍慢。
(四)、学习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的学习,让学生会快速的读课文,然后找到相关老师要求的答案,找到之后马上举手,体会不同的读法给学生带来的体验,然后老师在讲解动词“掏”和“摘”时,用肢体语言描述,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朗读过程中也加上动作,学生会觉得十分的有趣。
1、学生快速的浏览第二小节,找一找,圈一圈: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做些什么?
师:我们的祖先在大树上干什么呢?
生:摘野果、掏鸟蛋
师:这里有两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呢?
生:摘、掏(能不能换成拿?还可以掏什么?)掏: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师:那我们的祖先还在树上干什么呢?
师:谁和野兔赛跑,谁看蘑菇打伞?
生:我们的祖先
师:能不能换个动词说这句话呢?
生:追野兔,赏蘑菇
(五)、学习第三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让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将孩子的好奇和天真读出来,然后再模仿第三小节说一说,孩子们还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大家一起发挥想象,孩子们还干了些什么,最后小组之间交流,小组长汇报自己组的讨论情况。
师:那么孩子们都干了些什么呢?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小节,圈一圈:那时候小孩子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用动词仿写……)
(六)、学习第四小节
第四小节,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朗读遇到不同的标点符号会有什么样的技巧,在朗读当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回味课文的韵味。然后体会各个词语的意思。
1、老师范读第四小节(边读边想象风儿轻轻吹动树叶的情景,朗读要轻柔缓慢,逐渐低柔,“遥远”适当拖长,读出回味无穷的感觉。)
2、找学生读。
3、“那回忆”指第二、三小节对祖先生活情景的想象。
4、“美好”自在、悠闲,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5、“遥远”时间久远
6、教师指导学生读最后两句话(啊!语音可延长。“苍苍茫茫”一词,第一个“苍”要拖长一些,表现森林的广阔无边,“我的祖先的”后面适当停顿,以突出“摇篮”)
7、啊!(抒发强烈的情感)
8、我们祖先的摇篮!(照应开头)
教师总结升华,提升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
9、表达了对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歌颂和赞叹。
八、教师小结
这么,美丽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的多么自由自在啊,大家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生活编一个三字歌吧!
整个教学过程,囊括了听说读讨练,让课堂十分的丰富,并附有节奏感。
练一练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起到很好的巩固和检查作用。
九、说作业
作业让学生写小日记,实际是对课文感悟的一个考察,提高学生语言总结,感悟课文的能力,并且发挥想象,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
同学们,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请你们课后与爸爸妈妈分享你的做法。然后写一个小日记,题目就是《我在原始森林的快乐生活》。
十、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了一颗大树,一片草坪,一个小孩子,除了能够衔接课文之外,对最后主题的升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有一个完整的总结。
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板书,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也对这堂课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