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16: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影片《2012》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
根据( )文明的记载传说,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当这一天黑暗降临后,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来。
玛雅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第五课
目标导航
1.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了解古代印度、朝鲜、日本、印第安文化等发展历程和成就。
2.理解生产力发展、自然环境与区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3.分析古代印度、朝鲜、日本、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4.感悟古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1
课程
标准
2
学习
聚焦
时空坐标
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公元前6世纪 2-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1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雅利安人进入
南亚次大陆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定型
日本形成
天皇制度
日本诗歌集《万
叶集》完成
日本逐渐
形成武士道
印第安文
化衰落
佛教
产生
印度教开
始兴起
朝鲜半岛的居
民修建瞻星台
日本小说《源氏物语》成书
朝鲜半岛的史书
《三国史记》完成
宗教博物馆
——古代印度文化
东方小中华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神秘印第安
——美洲印第安文化


01
CONTENTS
02
03
宗教博物馆
古代印度文化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2、历史沿革
①哈拉帕文化(4000多年前)
印章文字
②吠陀时代(BC1500—BC1000)
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
③列国时代
(前6-前4世纪)
佛教产生
④笈多帝国
(320年~540年)
印度教兴起
仔细观察《古代印度形势图》,结合课本p26,简要指出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问题导学
从公元前20世纪起,印欧人陆续迁移,进入到印度河流域的被称为“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后,逐渐成为印度主要居民。
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
婆罗门教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吠陀教是其起源之一。
雅利安人和婆罗门教
结合教材知识简述图片分别代表印度文化的哪些成就?
①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
②文字:梵文
③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④艺术:佛塔、石柱、石窟
⑤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问题导学
古代印度文化——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思考:种姓制度有哪些特点?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的人不得通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旃陀罗
(贱民)
评价:婆罗门教在种姓制度下维护了等级秩序和奴隶主贵族(婆罗门、刹帝利)阶层利益,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但也造成种姓隔离,导致了社会矛盾加剧,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为日后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古代印度文化——文学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的故事。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摩诃婆罗多》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了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双方激战18天后后者获胜的故事。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
【合作探究】古代印度文化—特点和成因
特点:印度文化宗教色彩浓厚,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因:①自然灾害的频繁,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神的信仰特别强烈;
②恒河流域草木常青引发了印度先民对生命不死轮回的思考。
材料 大自然的毁灭力量给予古代印度居民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还无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之时,这种恐惧情绪自然地表现为宗教性的崇拜,将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神奇化起来,想象他为各种的神,于是出现了各种神话和传说。
——摘编自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公元前9世纪恒河中游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取代印度河,成为印度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那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树木参天,经冬不凋,自然界这种浓郁得过剩的生命力,启发了土著居民对生命不死轮回问题的思考。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宗教色彩浓厚。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多样性。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3.包容性。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4.佛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受佛教影响的文化也很繁荣。
5.以诗代史。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这两部文学巨著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印度文化的特点
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
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所有的东南亚,泰国、缅甸不言而喻,受影响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
——张光璘、李铮编《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影响
柬埔寨吴哥窟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东方小中华

佛教、道教从中国传入 宗教 朝鲜 日本 宗教
天文 思想
史学 文学
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乐舞 建筑绘画
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 文字 文字
神道教
武士阶层崛起,形成武士道
《万叶集》《源氏物语》
法隆寺
大和绘、浮世绘
7世纪, 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借用汉字,创制字母
《三国史记》、《高丽史》
据教材P28-29梳理概括古代朝鲜与日本的文化成就,完成下表。
问题导学
古代朝鲜文化
男有烈士之风,女有守正之俗,史称小中华。
—— 《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实录》
韩国·景福宫
640年,高句丽开始派遣弟子前往唐朝学习国学,同时新罗也派遣弟子入唐学习,新罗王朝因为与唐朝的友好关系,上至官方,下至百姓,都掀起了一阵唐朝热。788年,新罗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科考内容也是以儒家经典为主。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新罗又派出许多贵族弟子留唐学儒。在高丽时代,儒学教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其思想感情及日本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适应日本人的审美要求,在技法和样式上不断追求日本风味。为了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避免零乱的线条和过于严峻的笔法,因此多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
古代日本文化——绘画
浮世绘,即日本传统的风俗绘画(版画),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收录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共计四千五百余首。它以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分类方法为借鉴,采用汉字作注音符号,收编了部分汉诗,同时直接反映“遣唐使”来唐情况的诗歌,是中日友好交往和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影响的证明。
古代日本文化——文学
合作探究: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史料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式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问题
阅读教材并搜集资料,实证“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观点。
日本人借用了汉字,发明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
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
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作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
以长安为模型,日本人首先在奈良,然后在京都建立了帝国新都。庙宇、楼阁、花园都具有中国的特征。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日本。
日本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在维护日本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基础上,对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新。
古代日本对中华文化吸收借鉴的特点
3
具有实用主义特征
以儒学为例,儒学传入日本之初,只在小范围内缓慢发展。后来日本统治者利用儒家的部分思想规范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这推动了儒学在日本的发展。幕府时期,长期的战乱使人们对现实失去信心,人们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于是儒学成了佛教在日本传播的辅助工具。
2
具有选择性、坚持主体性
日本在坚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改造,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1
由被动到主动、由间接到直接
早期中华文化主要通过朝鲜、日本向外传播,后来日本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主动派使节、学问僧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
深化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 旅顺大屠杀(1894年)
“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 《朝鲜宣祖实录》
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的制度,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尊奉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
4、宗教:中国道教等的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儒家(中华)文化圈: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美洲印第安文化
神秘印第安

新航路开辟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以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据教材P30-31,归纳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成就,完成下表,并简要概括印第安文化的特点。
角度 玛雅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 印加文化
宗教(多神崇拜) 崇拜的大多是 神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建造了规模宏大的 ,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文字 创造了独特的文字 图画文字 无文字,结绳记事
历法 玛雅历 阿兹特克历法 太阳历与太阴历
其他 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锻造铜器、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 修筑驿道,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
自然
太阳神
金字塔
问题导学
独立发展
程度较高
特色鲜明
玛雅羽蛇神金字塔
祭祀神灵 观察天象
建 筑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印第安金字塔遗址有哪些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印第安人修筑的金字塔是美洲文明的历史见证,为研究美洲文明提供了可信的素材。这些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美洲文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克奥第特兰年代记》认为,人类每5125年进行一次循环,称作“大周期”。也就是说,2012年12月21号的黑夜降临之后,第二天的黎明将不会到来
由于预言没有成真,后来有南美洲玛雅族长出来“辟谣”,说2012年并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就像你们老的日历用完了,再去买本新的。
历 法
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现行公历,一年以365.2425日计算,玛雅历以365.2420日计算。而根据天文学家计算,一年应该是365.2422日。玛雅历的误差为每年0.0002天,换算成秒仅为每年17.28秒。可见,玛雅历的准确性超越了公历。
毁灭
启示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印第安文化衰亡进行合理解读。
材料一 哥伦布命令海地的印第安人凡年龄在14岁以上者,不论男女,每人每3个月就得交纳装满一个鹰脚铃那么多的金砂作为贡品,否则一概处死。海地印第安人不堪忍受西班牙人的虐待,纷纷自尽,并杀死子女,以免长大后受虐待。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第4年,海地印第安人饿死、累死、病死、自杀和遭到屠杀的占全岛人口的1/3。 ——《世界古代史辅助读本》
材料二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印第安文化衰亡进行合理解读。
解读 从外部看,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奴役、屠杀以及疾病、瘟疫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文化的毁灭性破坏;从内部看,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和阻隔,美洲文明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内部之间的交往有限,发展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由此可见,文明需要交流和相互借鉴,文明的多样性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宗教博物馆
古代印度文化
1、文明与宗教
2、文学、艺术
3、对周边的影响
东方小中华
古代朝日文化
神秘印第安
美洲印第安文化
1、玛雅文化
2、阿兹特克文化
3、印加文化
梵天佛地丰富多彩
儒风华俗
独具特色
独立发展
神秘独特
1、朝鲜文化
2、日本文化
3、中华文化圈
课堂小结
材料1:古代玛雅人很早就认识了“0”,而古代印度人首先发明了“0”。
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沿岸建筑起宏伟的金字塔,古代阿兹特克人同样在茂密丛林中建起太阳与月亮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加人都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规律制定了太阴历。
材料2: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和谐共生。 ——习近平
结合材料和所学,如何认识文明的多样性与共通性,谈谈你的看法。
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只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我们才能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人类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互通有无,通过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自身文化发展。使自己的文化在交融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因,从而使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在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在世界文明的对话互鉴中,更好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守护文化民族性。
延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