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20世纪以来
移民:
难民
劳动力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文化交融、认同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生产的国际化加强
劳动力大规模
全球移动
(现代社会人口迁徙重要特征)
①
②
劳动力流出方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及其转移情况
20C50-70S
20C80S开始
劳动迁移
知识精英迁移
①
②
就业机会增加
企业对受教育专业
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趋势
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经济移民呈现出知识化、高端化
特征①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显著特征)
②
移民人口多源性
移民文化多元性
多元一体
(种族歧视、族群冲突)
给美国社会带来创新力
消极
积极
重要角色:跨国公司
官方语言多样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宗教建筑、传统文化活动
阶段 流出地 流入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
非洲、亚洲劳动力
中东产油国
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
东欧
西欧、北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拉美和亚洲的移民逐渐成为主流,使人口的民族构成正逐渐发生转变。亚洲人集中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如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的唐人街规模都很大。作为少数民族的移民初期在一些较低层次的细分市场上找到生存环境……后来,亚裔移民凭借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顶尖人才,如以李政道、丁肇中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科技精英。
思考:美国的人口迁移发生什么变化?
等级 申请条件
EB-1 具有特殊才能,并享有国家级或国际级声誉的杰出人才、教授、研究人员、跨国公司高管等
EB-2 有非凡能力的高学位人士,申请人需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兼有5年专业相关工作经验
EB-5 向美国商业投资50-100万美元
美国“绿卡”申请条件
天气逐渐变热,但学校规定还不可以开空调,各班都开着门上课,突然从隔壁5班传来了一阵大笑声。
一名德国学生举手并起身说:“5班的笑声打扰到我们了,我认为我们应该去5班抗议。”
一个日本女孩站起身来说:“我去把门关上吧,尽管可能热一点,但是噪声会小很多。”
一些来自非洲的同学建议道:“不如我们像敲鼓那样敲桌子,来表示抗议吧。”
一位俄罗斯的女生表示赞成,同时她说:“我们也可以大笑,让他们明白这样做会打扰别人。”
两位韩国学生窃窃私语说:“西方的学生脾气真大啊,他们不懂保持冷静。如果我们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怎么能与其他班级好好相处呢 ”
一位匈牙利的女生听到了韩国学生的话,说:“我真不理解你们亚洲人,利益受到侵犯也不知道抗议。”
一个国际生组成的班级
感知多元文化碰撞
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世界和谐共处?
和谐内敛的东方文化+民主平等的西方文化+其他族裔文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加坡在语言教育上坚持“英语+母语”的双语教学,即在学校教育中,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用语,承担大部分科目的教学,而母语作为各族学生的必修“母语“课程和文化德育课程语言。……它打破了单一族群教育体制,少年儿童从小懂得接受多元化的社会和制度;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各族学生能够享有同等教育资源,同时能够学习他们的母语和文化,让“多元”文化的“各元”不至于失根。……新加坡式英语……让多元的新加坡人找到了共同体的感觉。
——赵泽琳《“多元”族群与“一体”公民——新加坡多元族群治理与公民意识塑造》
佛牙寺龙华院
(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
(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
(伊斯兰教)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在整个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既互相砥砺与坚守,又互相渗透和影响,最后互不干涉,互相体谅,求同存异,万邦协和。
节日 所属族群
元旦 全民
春节 华人
耶稣受难日 基督徒/欧亚人
国际劳动节 全民
卫塞节 佛教徒
开斋节 马来—穆斯林
新加坡国庆节 全民
哈芝节 马来—穆斯林
屠妖节 印度族
圣诞节 基督徒/欧亚人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
何凤山,湖南益阳人,生于1901年,1932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出任外交官,1937年被派往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1938-1940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40年5月离开维也纳回国,后在美国加州定居,1997年9月28日去世,享年96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何凤山挺身而出,为犹太难民签发前往中国的签证,使许多面临死亡威胁的犹太人绝处逢生,何凤山发放的签证因此被称为“生命签证”。从1938年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他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1938年11月纳粹对犹太人实施大屠杀后,何凤山为更多的犹太人发放了签证,使数千犹太难民逃脱了纳粹的屠杀。他们中很多人辊转来到上海,在中国找到了避难地。
对犹太难民的救助
何凤山救助犹太难民的事迹长期未载于史册,1998年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提供线索,经美国“生命签证”组织查找相关人士和资料后才得以确认。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何凤山“国际义人”荣誉称号。何凤山的儿子和女儿代父亲接受了荣誉证书和证章。
“世界难民日”历年主题一览(2001-2017)
……
2002年:“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
2003年:“难民青年”
2004年:“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
2009年:“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
2012年:“难民别无选择,你有”
2013年:“用一分钟时间,支持一个难民家庭”
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离的家庭即便只有一个也太多”
……
2017年:“因为勇气,我们与难民同在”
——摘编自联合国难民署网站
何凤山
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