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外交成就 期末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外交成就 期末专题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20:0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交成就 专题复习
一、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
1.概况: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抗美援朝的结果:1953.7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4.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国际意义: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历史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势
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势
1)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1949年),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2)美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三、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进一步确认;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
特点或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方针:“求同存异“(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提出)
万隆会议意义:①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4.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四、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影响:①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美建交
1971年“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70年代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五、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
外交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3、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十九大以来的外交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事例: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举办首届“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
※※注: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对比新旧中国的的外交启示:①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后盾和保障,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②只有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设良好的和平环境,才能发展自己。③我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