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0 17: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 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古代文明。
知道古巴比伦王国兴起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重点)
掌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特别是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难点)
学习目标



黄河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华夏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
两河文明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文明的起源——地理位置
2.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3.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4.自然条件:
河水泛滥,积淀农耕肥沃土壤(经济:农耕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
古代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小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兴起
苏美尔人
约公元前
24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约公元前
1595年
公元前
539年
统一
强盛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亚述 帝国
新巴比伦 王国
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消灭
灭亡
萨尔贡一世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
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空中花园(想象图)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5.古巴比伦的发展概况:
苏美尔文明
文字
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笔”——芦秆或木棒三角形尖头
“纸张”——泥板
相关事实:
文字:楔形文字
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教育
楔形文字的发明,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特点:一头粗、
一头细
60进制
苏美尔人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将从上弦月到下弦月所需要的29天视为一个计时单位,推定当月亮运行经过12个计时单位时(一半是29天,一半是30天),一年就过去了。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与其他进位制不同,六十进制在一般运算和逻辑中并不常用,主要用于计算角度、地理坐标和时间。
苏美尔文明—— 世界最早的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1、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的统治
对外
对内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政治
法律
经济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法律上: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大兴水利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 18世纪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
众神之王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发展历程
衰亡:公元前509年,古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所灭。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人物扫描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头都被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汉谟拉比死后,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许多地方发生暴动,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个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种满了奇花异草,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知识扩展
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
太阳的标志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马什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君权神授
1.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既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还是在圣经法典之前的古代最全面的司法典籍。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5条: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102条: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第274条: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②“同态复仇”原则,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①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③带有阶级歧视的原则,地位高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④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地位和权威。
⑤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2.制定者:
3.特点: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家庭奴隶制
经济领域
社会等级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三《汉谟拉比法典》
4.内容:——十分广泛
家庭奴隶制内容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男性家长制对奴隶和妻儿有绝对权威
事件:穆某向鲁某借了一大笔钱赔偿了别人的经济损失并且答应3年后一定按时还钱。但是3年之后穆某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其妻子、儿女卖给鲁某,妻子不从,状告穆某将自己与子女买为债奴。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为什么?
奴隶来源:战俘、购买
依据: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
判决结果:穆某妻子申诉无效,驳回申诉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你还能从法典条文中得出什么信息?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根据第199条和200条,其真的符合同态复仇的原则吗?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不符合
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奴隶主)的利益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三《汉谟拉比法典》
同态复仇法
原始观念: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第278条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想一想:《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6.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7.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汉谟拉比法典》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看管的古巴比伦遗址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电钻破坏文物
战争的诅咒似乎不肯放过这个消失的“伊甸园”,战争的创伤在一点一点侵蚀这个古老文明的血肉。
战争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高峰
文明象征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
文明成就: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数学:60位进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出现时间:公元前3500年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
(统一、君主专制、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地理概况:西亚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堂总结
美索不达米亚
课堂练习
1.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指的是( A )
①幼发拉底河 ②底格里斯河 ③尼罗河 ④黄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统一事业的古巴比伦国王是( A )
A.汉谟拉比 B.胡夫 C.图特摩斯三世 D.哈佛拉
3.《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能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是( B )
A.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规定
C.家庭奴隶制 D.买卖奴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