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18: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 2.5光的反射和折射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折断”的铅笔
C.镜中的像 D.日食
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沿某一角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 如图所示。为使光斑向左移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向容器内缓缓加水 B.增大入射角
C.将激光笔向右平移 D.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
3.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将() 【来源:21cnj*y.co*m】
A.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4.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5.如图是双龙鹿田水库边拍摄的照片,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山的倒影。下列关于水中山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是山的倒立缩小的虚像 B.是与实际山等大的实像
C.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倒影与实物到水面距离相等
6.下表列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对应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光学现象 科学知识
A 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 光的折射
B 平静的水面上出现桥的倒影 光的直线传播
C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光的色散
D 潭清疑水浅 光的反射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7.课堂上,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坐后排的同学容易被前排高个子同学挡住,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8.如图所示的一幅漫画,若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为60°,则小柯观察小猫光线的入射角是    度。小猫发现小柯在盯着它看,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的荷尖上,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请回答: 21教育网
(1)大鱼应该选择图中   (填“A”、“B”或“C”)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
(2)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
10.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从图中分析可知,入射角的度数为   。
(2)折射光线是   。
三、综合说理题
11.坐在门边第一小组的小王同学发现,在晴朗的正午不拉窗帘情况下,坐在位置上时(如图点A),常常会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为了探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她查阅资料发现:“在明亮环境中,当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少时,会使得人的视觉感觉较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在A位置看不清靠窗黑板上的粉笔字原因。
21·cn·jy·com
12.雨后晴朗的夜晚,某段街道上只有一盏路灯,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应该往亮的地方走还是往暗的地方走?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部分
1.B
光的直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www.21-cn-jy.com
AD均为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C为反射,B为光的折射。
故答案为:B
2.A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A.向容器内加水后,水面上升,此时入射点向左移动,则折射光线也向左平移,那么光斑向左移动,故A符合题意;
B.增大入射角后,折射角也会增大,此时光斑向右移动,故B不合题意;
C.将激光笔向右平移,则入射点向右移动,那么折射光线向右移动,此时光斑向右移动,故C不合题意;
D.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时,相当于激光笔向右移动,根据C中分析可知,故D不合题意。
故选A。2·1·c·n·j·y
3.C
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分析判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
因为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SOM=∠S'OM=45°,
所以像点S'也以2 m/s的速度沿着S'O向下运动,且S'O与SO互相垂直。
故选C。2-1-c-n-j-y
4.B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靠拢法线偏折,因此烧杯底部成的光斑会变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21*cnjy*com
5.D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成因判断。
水库旁边的山峰发出的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于是在水面内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就是“倒影”,故A、B、C错误;
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倒影与实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D正确。
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6.C
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A .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上出现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
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7.漫;直线传播
(1)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肯定物体;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影子、日食月食和小孔成像等。
(1)课堂上,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2)坐后排的同学容易被前排高个子同学挡住,这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
8.30;可逆的
(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
(1)根据图片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为30°。
(2)小猫发现小柯在盯着它看,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1cnjy.com
9.(1)C
(2)0.6
(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规律分析解答。
(1)蜻蜓发出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入大鱼的眼睛后,它反向看回去,会看到成在实际位置上方的蜻蜓的虚像,即真正的蜻蜓在看到位置的下方,故选C。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规律可知,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则蜻蜓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离,也就是0.6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1)30°
(2)OG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COE=90°-30°=60°=∠COF,则二者肯定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那么CD为法线,AB为分界面,而OG肯定是折射光线。因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EO为入射光线,∠EOC为入射角,入射角为30°。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从南面窗户射进来的光在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而A点正好在反射光的范围内,此时镜面反射光的强度远远大于黑板上粉笔字发生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强度,因此只能看到一片明亮,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光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范围;光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据此分析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从南面窗户射进来的光在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而A点正好在反射光的范围内,此时镜面反射光的强度远远大于黑板上粉笔字发生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强度,因此只能看到一片明亮,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www-2-1-cnjy-com
12.(1)迎着灯光走,灯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人感觉地面暗,应走暗处。(2)背着灯光走,灯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一些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应走亮处。
光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个范围内,此时有光线射入眼睛时很明亮,没有光线射入眼睛时很黑暗。光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据此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