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极地地区 说课课件(共38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极地地区 说课课件(共38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0 21: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说 课 过 程
1
2
3
4
说课程标准
5
6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
说教法学法
说教材
说学情
3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课程标准
4
5
课标要求:(1)说出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
6
课标解读:极地地区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区域,这是由于其自然环境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南极地区在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典型性,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使用,设计了以南极探秘为案例学习极地地区。
2
说学情
说课程标准
3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学情
4
5
对学生来说,南极地区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区,对南极探秘既有挑战性又有神秘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如纬度、气候的相关知识学习。
但我校是五四制,六年级学生学习七年级的课程,年龄偏小,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有限,知识还不完整,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较弱。
2
6
1
1
说课程标准
说教法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6
3
说教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内容比较简明: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由于特殊的位置、造成了寒冷的气候,人迹罕至,保存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最原始的自然环境,从而成为科学考察宝地,所以更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好环境。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探究精神,能很好体现地理学科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
(1)教材分析
2
说学情
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读图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通过说明对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南极地区气候条件的恶劣,认识到极地科学考察的艰巨性,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
开展科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
影响
重难点突破
以问题引领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1
说课程标准
说教材
3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6
4
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模拟考察—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2
说学情
开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组合作为载体,注重活动展示;将各教学目标分解,细化融入教学过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发展的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1
说课程标准
5
说教材
3
说教法学法
4
说板书设计
6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矛盾质疑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环节二
问题引领
新课探究
环节三
情感释放
课堂升华
环节四
探究无限
课堂延伸
2
说学情
①面积很小,却跨经度最多
②四周只有一个方向
③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
却有储量最多的淡水
④没有形成煤的条件,
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煤炭
环节一 矛盾质疑 ,导入新课
南极地区
环节二 问题引领,新课探究
南极地区
一、去哪里考察
二、考察什么
三、为什么考察
模块一 揭秘南极
模块二 探访南极
模块三 科考南极
模块四 感受南极
①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 ②呈放射状的射线表示什么线? 圆圈表示什么线?
③指向南极点是什么方向?
模块一 揭秘南极
温故知新我在行
南极圈
南极地区
图说南极地区
(2)找出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
模块一 揭秘南极
(1)找出南极圈,说出南极地区的纬度范围。
南极大陆
南美洲
大洋洲
非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长城站
中山站
西
西
西
西








西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趣味活动(一)极地方向我能辨
帮老师辨方向: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请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模块二 探访南极
①南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②南极大陆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③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什么?它是如何适应寒冷气候的?
合作探究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0℃以下,1983年7月31日,俄罗斯东方站观测到-88.3℃。在这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在空中以冰晶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
“寒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为30—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年降水量10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到南极大陆的科学家,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差不多所有的人嘴唇都会干裂。
白色荒漠
在南极科考队员中流传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是12级风的3倍。人在暴风中像迅猛洪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能卷走车辆,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能被风吹的光亮如新,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 。
“风 库”
模块二 探访南极
南极地区气象资料
南极气象观测记录
年平均气温-50℃
最低温-88.3℃
平均风速17—18米/秒
最大风速100米/秒
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
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东方站
世界部分大洲平均海拔(单位:米)
南极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平均2000多米)
“冰雪高原”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
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
洲名 平均 海拔(米)
南极洲 2350
亚州 900
非洲 750
北美洲 700
南美洲 600
大洋洲 340
欧洲 300
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盖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4800米。总贮冰量为2800万立方千米,也就是说,地球上的90%的冰雪集中在南极,占地球表面淡水储量的72%。
看我的特写照!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你看我像不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
妈妈,为什么我们这里总是这么冷?
小时候我也这么问你姥姥,她说…
聪明的你,帮企鹅分析是什么原因?
趣味活动(二)
假如你真的有机会去南极,在去之前,
应该准备哪些装备呢?请选择:
特质羽绒服、羊绒帽、羽绒靴、墨镜、
粗绳子、保湿霜、防风面罩、T恤、薄毛衣。
特质羽绒服、羊绒帽、羽绒靴:南极地区非常寒冷。
绳子、防风面罩::南极地区风大,安全之用。
保湿霜:南极地区非常干燥。
墨镜:太阳照在雪上反射的光非常强,眼睛长时间受到照射,
会感到疲劳,至眼花最后到雪盲症。
①南极大陆为什么被称为“冰雪高原”?
②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
冰层?
③南极地区的风为什么会这么大?
……
展示问题 探究问题
综合分析
模块三 科考南极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么
恶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
科学家来这里研究?
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哪些
科学考察站?请在图上标注出来
看图说话
①科学家在冰盖上是怎么进行研究的?
②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阅读感悟
科学家在考察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高风险的南极科学考察
冰缝
暴风雪
坠机
材料一: 南极洲有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
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极具
战略价值的铀、钚等稀有矿藏。
材料二:南极大陆的98%被冰雪覆盖着,南极洲的冰和雪是世界
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90%的冰雪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表面
淡水储量的72%。
材料三: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鲸、海豹和企鹅。还有很多种类
的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等。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
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到50亿。
材料四: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
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丰富的矿产资源
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丰富的海洋资源
原始的自然环境
长城站
中山站
中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哪些科学考察站?
为什么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大多选择在2月份?
昆仑站
位置:南极洲乔治王岛上,中国的第一个
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圈以外
建成时间:1985年2月20日
位置: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在南极圈
以内,可以看到极昼或极夜现象
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
位置: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我国第一个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建成时间:2009年1月29日


在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有煤田,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煤田之一。
煤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森林生长在温暖的地区,为什么在寒冷的南极会有煤呢
趣味活(三)
三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模块四 感受南极
环节二 问题引领,新课探究
南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
鲸鱼、海豹等,近年来,由于商业
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
滥捕滥杀,已陷入危机之中.....
SOS专栏
焦点关注
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
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
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
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
队打着科学研究的名义到南极
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
止捕鲸的呼声!
SOS!
惨不忍睹
企鹅观察
环境污染
冰川融化
臭氧空洞
七嘴八舌
极地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极地环境保护
国际组织、极地
科学考察者的
事情
我来说说
①你从《企鹅日报》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②与上述信息相关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
③该怎样和平开发利用、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的南极考察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6月8日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环节三 情感释放,课堂升华
深情凝望
寄语南极
请同学们写一句
对南极地区的寄语!
环节四 探究无限 课堂延伸
世界上有许多干旱的地区,如中东地区、
撒哈拉沙漠、占我国国土44%的西北地区
等都极度缺水,而南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
资源,但利用率极低。目前世界能源紧张
而南极地区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但利用率
也极低。怎样才能使宝贵的资源得到
充分利用呢?
1
说课程标准
6
说教材
3
说教法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南极探秘
巨厚冰盖
地理
位置
自然环境
丰富
资源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南极圈以南纬度最高
三洲三洋
气候特点
烈风 干燥 严寒
地形特点
冰雪高原
海拔高
固体淡水
地下矿产
海洋生物
特殊性
科学考察
环境
保护
2
说学情
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环境
我们的家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