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19: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SO3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t10 D.K1>K2
2.一定条件下,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将聚餐打包的食物放入冰箱中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佩戴口罩
4.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Cl2(g)和SCl2(g),发生反应: SO2Cl2(g)+SCl2(g) 2SOCl2(g),下列示意图能说明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a和c B.b和d C.c和d D.b和c
5.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2C(g) Δ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2时,v正>v逆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Ⅱ
6.下列有关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和解释不合理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N2和H2合成氨的速率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
C.采用500℃左右主要考虑反应速率问题
D.采用高温高压合成氨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平衡产率
7.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O2=2CO;②Fe2O3+3CO=2Fe+3CO2。该炼铁工艺中,焦炭的实际用量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要的量。其主要原因是
A.CO过量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D.反应①②都有一定限度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ol L-1盐酸和0.1mol L-1硫酸分别与2mol L-1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B.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mol L-1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C.Mg、A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mol L-1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0.1mol L-1HCl和0.1mol L-1HNO3分别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块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可变体积的容器中进行,则下列条件的改变使其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氦气
10.关于甲醇制氢反应CH3OH(g)+H2O(g)CO2(g)+3H2(g)  H>0,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H2平衡产率的措施有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CO2(g)浓度
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在0~6s内,C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0.067 mol·L-1·s-1
B.6s后,反应停止了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
D.在0~4s内,v(A)=3v(D)
12.现有两支盛有溶液的试管,在其中一支中加入少量,迅速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下列与相关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13.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发展方案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压强/MPa 温度/℃ 催化剂 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
能斯特方案 5 685 铂粉 0.96%
哈伯方案 20 550 铀 8.25%
现代方案 20 500 铁催化剂 19.1%
A.上述方案中原料应循环利用
B.铁催化剂在500℃左右催化效能最好
C.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取决于催化剂的选择
D.寻找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剂可以作为合成氨工业发展方向
14.处理、回收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CO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发生的反应为: 。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慢反应;
第二步: 快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中与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
C.增大CO浓度可显著增大处理的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平衡转化率
二、多选题
15.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n(H2O)=n(C2H4)=1mol,容器体积为1L]。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Δ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K=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
三、填空题
16.t1℃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剩余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平衡时SO2转化率为______。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消耗nmolO2
E.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生成nmolO2
(3)t2℃时,若将物质的量之比n(SO2)∶n(O2)=1∶1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SO2的转化率为_____。
17.回答下列问题:
Ⅰ.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 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
(1)达到平衡后加压,C的含量_______(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判断,在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
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A的转化率最大的是状态_______。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如图所示为气体分解生成和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3)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4)N点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5)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四、原理综合题
18.CO和都是大气污染物,用CO作还原剂,将转化为硫磺,具有重要的意义,发生化学反应为: 。
(1)已知相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焓(由压强为100 kPa,温度298 K下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 mol物质的热效应或焓变)如下表:
物质化学式 CO(g)
标准生成焓() 25.58
计算_______。
(2)将2 mol CO和1 mol 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制取硫,分别用及作催化剂,进行上述反应,同时伴有其他副反应发生,20 min时的转化率、硫的产率及其选择性(硫的选择性)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反应物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由图可知工业上应采用合适的催化剂为_______,理由是_______;图甲在420℃时,上述反应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3)当一定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表达式分别为:、(、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T时,平衡常数K=_______(用、表示),温度升高,K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9.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下的、在下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2)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当时,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根据“先拐先平”者大,从图像中可以看出t2先达到平衡,所以温度t2>t1,A正确;
B.该正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减小,则体系的混乱度减小,即 S<0,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降低,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0,C错误;
D.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逆向进行,K值减小,K1>K2,D正确;
故选C。
2.B
【详解】C的浓度变化为0.6,则C的速率为0.3,A的速率也是0.3,B的速率是0.15,根据三段式:
,根据计算A的转化率为3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即①④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会加速去油污能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将聚餐打包的食物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食物腐败速率降低,故C不符合题意;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佩戴口罩,防止空气中传染物进入到人体中,与反应速率无关,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B
【详解】由图像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中t1时刻正反应速率在减小,说明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中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中两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所以此时并没有达到平衡;d中所示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B正确;
故选B。
5.B
【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放热反应,该容器为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t2时刻改变条件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后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平衡,新平衡状态时逆反应速率与旧平衡状态时的相等,说明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详解】A.由图可知,0~t1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t1~t2反应保持平衡状态,v正=v逆,A项错误;
B.根据分析,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B项正确;
C.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相等,结合反应的特点,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I=Ⅱ,C项错误;
D.I、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I=Ⅱ,D项错误;
答案选B。
6.D
【详解】A.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选项A合理;
B.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 3H22NH3,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选项B合理;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且在时500℃催化剂活性最大,因此采用500℃左右主要考虑反应速率问题,选项C合理;
D.采用高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由于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平衡产率,选项D不合理;
答案选D。
7.D
【分析】反应①②都是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反应①中的碳和反应②中的CO不能完全转化,致使焦炭的实际用量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要的量。
【详解】A.反应②Fe2O3+3CO=2Fe+3CO2为可逆反应,提高一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三氧化而铁的转化率,反应①2C+O2=2CO也是可逆反应,也有一定限度,也需要提高碳的使用量,A选项不全,故错误;
B.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反应速度会变慢,和碳消耗量无关,B错误;
C.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只能降低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和碳消耗量无关,C错误;
D.反应①②都有一定限度,共同导致碳消耗量增加,D正确;
故答案为:D。
8.D
【详解】A.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氢离子浓度不同,故反应速率不同,A错误;
B.固体反应物表面积不同,则反应物间接触面积不同,故反应速率不同,B错误;
C.反应物的性质不同,反应速率不同,C错误;
D.氢离子浓度相同,反应物间接触面积相同,故反应速率相同,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因C为固体,当增加C的量时,其浓度不会改变,则不会对速率产生影响,A错误;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态物质的浓度均增大一倍,故反应速率增大,B项正确;
C.当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时,充入氦气,原来各种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速率不变,C项错误;
D.当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充入氦气,容器的体积必然扩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小,故反应速率减小,D项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H2的平衡产率不变,选项A不合题意;
B.增大压强即缩小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H2的平衡产率减小,选项B不合题意;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2的平衡产率增大,选项C符合题意;
D.降低CO2(g)浓度反应速率减慢,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H2的平衡产率增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B
【详解】A.在0~6s内,C的化学反应速率约为,A正确;
B.6s后,反应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反应没有停止,只是达到动态平衡,B错误;
C.由图中信息可知,0~6s内B、C物质的量分别减小0.6mol、0.8mol,A、D物质的量分别增加1.2mol、0.4mol,所以B、C、A、D系数比为3∶4∶6∶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C正确;
D.在0~4s内,用不同物质表示表示反应速率,速率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v(A)=3v(D),D正确;
故答案选B。
12.C
【详解】A.H2O2分解成O2和H2O的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A项错误;
B.使用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但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减小,最后反应速率会减慢,不可能保持不变,B项错误;
C.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C项正确;
D.使用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反应完全消耗的时间短,但最终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D项错误;
答案选C。
13.C
【详解】A.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上述方案中原料应循环利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故A正确;
B.铁催化剂在500℃左右催化效能最好,故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不取决于催化剂,故C错误;
D.寻找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剂,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可以作为合成氨工业发展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A.由信息可知,第一步为慢反应,活化能较大,第一步中与的碰撞仅部分为有效碰撞,故A错误;
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第一步为慢反应,其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活化能,故B正确;
C.CO参与第二步反应,第二步为快反应,不影响总反应速率的快慢,则增大CO的浓度对处理的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B。
15.AB
【详解】A.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乙烯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错误;
B.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转化率增大,根据图知,压强:,B错误;
C.a点乙烯转化率为20%,则消耗的,根据“三段式”:,
,C正确;
D.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达到平衡时间越短,温度、压强:a<b,则反应速率:,所以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D正确;
故选AB。
16.(1) 0.1mol L-1 min-1 20%
(2)ABE
(3)80%
【详解】(1)列三段式有

则v(SO3)==0.1mol L-1 min-1;平衡时SO2转化率=×100%=20%;
(2)A.反应前后体积不同,即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A正确;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反应中遵循原子守恒,不能由此判断是否平衡,C错误;
D.反应同向进行,不能由此判断是否平衡,D错误;
E.消耗2nmolSO2的同时生成nmolO2,即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E正确;
故选ABE。
(3)设SO2、O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反应过程中总物质的量减小了2mol×20%=0.4mol,由2SO2(g)+O2(g) 2SO3(g),可知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0.4mol时,SO2反应了0.8mol,其转化率为80%。
17.(1)变大
(2) 升高温度 a
(3)放热反应
(4)40%
(5)1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B物质的量减少,C物质的量增加,说明A、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3 mol后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3 min内A、B、C改变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3 mol、0.6 mol、0.6 mol,改变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2,故该反应方程式为:A(g)+2B(g)2C(g)。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到平衡后C的含量变大;
(2)①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t3时刻改变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②t3时刻改变条件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的转化率降低;t5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然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所以A转化率最大时生成物C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点;
(3)根据图像可知: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H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4)根据图示可知:在N点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50%,假设反应开始时n(H2S)=1 mol,则平衡时n(H2S)=0.5 mol,n(H2)=0.5 mol,n(S2)=0.25 mol,在相同外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则H2的体积分数为;
(5)假设反应开始时加入1 mol H2S,M点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平衡时n(H2S)=0.5 mol,n(H2)=0.5 mol,n(S2)=0.25 mol,n(总)=0.5 mol+0.5 mol+0.25 mol=1.25 mol,则p(H2S)=p(H2)=,p(S2)= ,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
18.(1)
(2) 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420℃时硫的选择性约为1,但是用作催化剂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更高、硫的产率更高
(3) 减小
【详解】(1)标准生成焓由压强为100 kPa,温度298 K下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 mol物质的热效应或焓变,因此由盖斯定律计算;
(2)因为反应放热,若平衡转化率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不受催化剂影响,因此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增大,产率增大;图甲和图乙相对比,当420℃时硫的选择性基本都到1,但是用作催化剂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更高、硫的产率更高;;
(3)达平衡时,;因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
19.(1)
(2) b 总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
(3) 33.3% ,210℃ ,250℃
【详解】(1)结合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2)总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时,平衡逆向移动,减小,则a为250℃下的曲线,b为下的曲线。
(3)当时,设、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转化了b,列三段式:
始/ 0 0
转/
平/
,得,的平衡转化率;分析题给图象,时,曲线a相应的点表示温度250℃、压强,曲线b相应的点表示压强、温度21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