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课[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2-21 21: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从情节入手,抓住精彩语段与关键语句,分析并把握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抓住精彩语段与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口味,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背景介绍:导入: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的时候,诗人光未然向着黄河,唱出了对黄河精神,对中华民族的赞歌。在历史上,世界上曾经被侵略,被侮辱过的国家不仅仅只是我们中国,远在欧洲大陆上的法国,也曾经被其它国家多次地侵略过。在十四至十五世纪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后来在十几世纪七十年代法国和普鲁士之间又爆发了普法战争。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都有德都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看看课文是如何表达爱国情感的。
整体感知,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小说的情节。
2、问:可谈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困惑;感受等。
阅读引导,理清思路,把握人物。
问《最后一课》是一堂怎样的课,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法语课,爱国课。 使爱国主义这种情操的体现具备了一个特定的,特殊的环境,使其表现得更强烈,更突出。
作者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来展开故事情节。
小弗郎士在上课途中———上课前、上课中————下课时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把握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练习P54 1、
小说的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外貌、语言、动作。
第二课时
1、复习引导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基本情节,并分析了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那么他爱国吗?那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小说的,来分析、把握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主题。
2、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
3、分析练习
4、对比汉语。
情节: 心情、态度 变化原因 形象意义
开端: 贪玩,调皮、幼稚、怕老师 爱国主义意识在成长:1、贯穿故事情节
发展: 诧异、产生共鸣难过悔恨 2、深化爱国主义主题。
高潮和结局:理解老师、崇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