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考情分析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格方式和知识点归纳了解孔子和老子的简介,并掌握孔子和老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2、通过材料和典故,让学生真正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通过高考演练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自主探究:走进孔子(阅读课文, 给孔子建立一个小档案 , 培养我们的阅读、归纳能力)孔子小档案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政治理论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六经、《论语》2.孔子之思想学说对鬼神敬而远之“仁”、 “礼”(1)政治思想 A核心思想B治国主张为政以德
(3)哲学思想(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仁”的主要内容:爱人 (2)实现“仁”的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克己复礼”“正名”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主张:为政以德,以仁、礼治国。
君主专制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民本主义的调节,使君主滥用权力的现象不能不有所遏制,而不至于公然以天下为敌,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所谓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吏为民役”等,是中国历史上民本主义的思维定势和施政方略。当然,古代的“民本”、“重民”,根本上不同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它的核心内容是为民之主或为民作主,是把民众作为君主治国的基础,而绝非让民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大事。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遗产我读《论语》之 鬼神观﹡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态度: 敬而远之,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在中国“颠簸流离,
游说列国,
惶惶如丧家之犬
不可终日。” 千年礼乐归东鲁
万古衣冠拜素王思考:孔子在自己的生活年代思想并不被各诸侯国重视,为什么后世却成为主流思想?孔子在首尔孔子在柏林孔子在世界2、国内: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1.地位: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后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世界: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孔子问礼于老子两位圣贤先哲的相遇,不仅成就了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且成为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见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初识老子老子思想一、政治思想
二、哲学思想
1、本原
2、天命观
3、辩证法
无为而治道是世界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矛盾、对立和转化、守静高考演练(2009年山东)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量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复习巩固 文化的传承需要形式的创新
更需要 我 辈 的 努 力……积极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反对严刑竣法——实质是反对统治者强权政治,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
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对老子思想的评价1、“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
2、道教把他尊为太上老君,把他神化,充满神秘色彩 。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