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1 16: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一课时说课稿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由相等关系转到不等关系,来学本章内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它们内容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本节课在上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利用数轴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好本章内容,为一次函数等数与代数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概念;会利用数轴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及探讨交流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形成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归纳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1)重点:理解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难点:会用数轴准确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2、教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3、学法:交流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六步)
(一)创设情境,新知探究
活动一:用商店销售毛巾实例,引入概念
设计意图:从实例引入,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活动二:组织学生探讨交流,如何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和明确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步骤;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得到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给出四组基本的不等式组,先让学生通过数轴确定解集,从直观上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基本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达到会说、理解、会运用。在教学中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口诀中的每一个大字与小字代表的是符号还是数?二是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感悟一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总结规律,得出口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数轴直观地掌握这四种有代表类型的解集,突出“公共部分”的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区分出这四种不同的情况、理解口诀后,以后做题中,能否结合数轴更快更准地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口诀的使用对难点突破起了有效的作用。
在同学们积极探究出口诀后,设置比比谁的反应快的练习,十二道练习运用口诀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调动课堂气氛,巩固口诀的运用。
活动三:练习运用
2 .解不等式组
(三)学以致用,一试身手
1. 抢答练习
3.拓展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解不等式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以及解不等式组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数轴的直观表示有助于准确的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口诀的运用使问题简单化达到突破本节课难点再者,第二个不等式组无解,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等式组并不总是有解。一个不等式组是否有解,谁说了算呢?那就要看看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是否有公共部分了!
(四)归纳小结,整体感知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定义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3、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为学生创造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再次巩固了用数轴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突出了重点!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1、(必做题)学案.1-8题
(五):快乐套餐
2、(选做题) 学案9-12题
设计意图:为了实现所有的学生都有很好的收获,我把作业分成了选做题和必做题,要求优等生需全部完成,其他学生只需完成必做题,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1、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求出解集,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适用的方法。我认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易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2、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直观的展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各解集的公共部分,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公共部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设计的抢答题环节,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重点内容的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得口诀的运用技巧,有效提高解题效率。
3、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分类题型,数形结合总结得出,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定无解。使学生不会觉得数学概念学习的单调乏味,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反思
4、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教师示范解答例题等环节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去尝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学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教学效果不错;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在对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上有所欠缺,学生活动的时间过多,以致堂堂清无法在课堂上完成。
2、课堂的节奏还可以更紧凑些。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一定再会改正以上不足之处,使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解决的方法
1、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发挥学生的力量,开展“兵教兵”的活动
3、课余对还未掌握的学生进行课后个别辅导
4、安排“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小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恳求各位前辈、领导对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足给予指导。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帮助我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