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1 05: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由徐锡麟领导,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②袭取镇南关,弹乏而败 ③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④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 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对如图邮票理解不正确的 是 (  )
A.历史上也称这次起义为“辛亥革命”
B.这次起义的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C.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黄兴
D.这次起义发生在广州
3. 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黄花岗起义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C.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4. 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5.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主要力量来自 (  )
工人 B.农民 C.地主 D.新军
6.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7.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8.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9.有学者指出,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传播了民主共和等先进的思想观念
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10、“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11.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的领导人是(   )
A.刘道一 秋瑾 B.章炳麟 蔡绍南
C.蔡绍南 邹容 D.刘道一 蔡绍南
12.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历史事件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13.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这次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15.“1911年,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材料中的“选择”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16.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关联信息判断,中间空白框内应填(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7.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引进了西方科技
B.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C.形成了三民主义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8.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1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20.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鸦片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与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世界。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张海鹏指出: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胜利,是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1)依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两位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这场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案
1-5BACCD 6-10ABCCC 11-15DCDDD 16-20CBCAC
21、(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遭遇侵略,救亡图存运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迫切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意思相近即可)
(3)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2、(1)武昌。
(2)民族独立和振兴(或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意思相近即可)
(3)君主专制制度